从创意产业的角度谈兰考泡桐的本土化设计

时间:2022-04-27 12:04:02

从创意产业的角度谈兰考泡桐的本土化设计

摘 要:文章是在本土化设计的背景下,选取“兰考泡桐”为设计研究对象。经过对兰考泡桐资源现状的分析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综合利用的可行性分析,探讨了河南本土特色资源兰考泡桐材与现代产品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并提出兰考泡桐材在设计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案,力争通过设计引导生活并承载文化。使兰考泡桐木制品既不失地域特色,又符合现代产品的功用。不仅更好的开拓地域产业链和产品类型,同时又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使地方传统工艺产业得到更大的价值体现。

关键词:兰考泡桐 本土化 特色产业 设计

检 索:.cn

Abstract :The article select Paulownia elongata as the design object of stud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ocalization design. After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aulownia elongata and its feasibility in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modern design, explored the method of Henan local characteristics resources Paulownia elongata materials combined modern product design, and puts forward the feasible scheme of Paulownia elongata materials in the aspects of design and application and strive to guide life and carry culture through the design. In this way, Paulownia elongata wood products do not lose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form to the modern product function. Not only develop the regional chain and industry types better, but also enhance the added value of products and the traditional craft industry gets greater value.

Keywords :Paulownia Elongate, Loc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Design

Internet :.cn

一、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新型产业模式,强调文化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发展创意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创意产业已经成为经济的新引擎。随着我国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创意产业在相关延伸领域的推动作用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逐渐将文化创意元素与传统产业特点相融合,以全新的文化视角和手段为传统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创意产业通过知识产权的形成和利用,将文化艺术创意和商品生产相结合,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日益显著的核心驱动作用。

二、兰考泡桐特色产业现状

当年,由焦裕禄倡导栽种的泡桐,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带动兰考农民致富的一项特色经济产业,而其产业化链条的延伸,也促进了兰考经济的发展。目前,兰考县有板材加工企业400多家,个体加工户5000多家,规模以上林业企业50多家,乐器企业24家,年产值50多亿元。

河南兰考、民权等地泡桐最早是被居民用作鼓风的风箱,后用来制作一些民族乐器,这些乐器音质优美,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等一些国家,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青睐。近几年来,泡桐这一丰富的地域资源已经被广泛利用在建筑建材、音板乐器、装饰材料等方面,从泡桐的栽培到泡桐的加工利用,泡桐加工业已经成为兰考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在国内,虽然泡桐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产业链,但是针对泡桐材综合利用的科研水平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国内泡桐材的利用主要是在人造板工业方面。用于桐木拼版、刨花板、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细木工板、木塑复合板材、室内装饰薄木、家居建筑用材、薄木贴面等都是较好的材料。

三、产业创意引导下兰考泡桐的发展

自创意经济的概念被引入以来,“创意”本身也在逐渐的被引申,被改变。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促使下,传统的创新、创意更具人文内涵。一方面我们认为是原生态的创新,另一方面则更加强调创新的生命有机性。“创意”被逐渐延伸到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组织和生产活动中,就是所谓的“创意产业”。

与此同时,在设计领域,设计文化是向着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趋势双向并行发展的。如同社会发展经历的阶段一样,这也是设计发展的必经过程。本土化设计是指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物化的设计过程。它注重本土人文、地域特征、经济发展、历史文化、风土民俗等因素的研究。是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与现代设计、当下最受欢迎的设计趋势相结合。以现代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为衡量标准,然后给出产品鲜明的个性特征。在设计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要谋求本国设计的发展,必须在大同中求不同,树立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域都有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只有凝聚这些积淀,提炼精华,才能使传统的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在本土化设计方面,日本做出了很好的诠释:竹子是日本固有的资源,日本设计师久保圭造从文化继承和本土化的视角出发,将竹子的特质完美呈现,做成与茶道文化精粹相匹配的茶筌。一方面继承传统的技法,保存茶筌的品质与艺术价值。另一方面,结合传统文化和新时尚,赋予茶道优雅纯净的新诠释。设计的本土化不能狭隘的理解为地域观念,抑或简单的加入一些象征本土化符号的元素。在茶筌的本土化设计中,设计师久保圭造并不是简单的将竹元素附加在产品上,而是深入分析日本的茶道文化,并长年累月沉浸于传统工艺的研究和制作上,以使用者的角度倾心制造,最终才形成了茶筌这样的极致艺术。与西方戡天役物的设计思想不同的是,中国设计讲求顺物自然、天人合一的设计精神,因此设计的本土化也着重体现在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审美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科技高速发展和工业化浪潮冲击的今天,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被逐渐淡漠。唯有重拾民族文化精髓和传统工艺,在全球化局势下,保护、发展和传承传统文化,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人本主义思想对待本土文化,才能找到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出路。而兰考泡桐充满特色的产业现状中充分诠释了一个以地方性特色材料为契机的创意文化产业链的发展。

四、兰考泡桐本土化设计的可行性

真正的本土化设计不是在设计中加入单纯的形态或是符号,而是要深刻的理解传统本土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设计。本土化产品设计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把本土的民族文化、现代的科技、前沿的设计理念以及现代人的审美观相融合,最终赋予产品一定的文化理念。河南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文化发祥的核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更为深刻,它是中华民族根文化的代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河南不论是在古文化还是商业、科技文化领域,其地域文化的积淀都不可小觑。河南历史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宁陵白蜡杆、兰考泡桐等都体现了当地不同的风土民俗和文化特色。

针对河南地区兰考泡桐的本土化设计,首先要把握设计材料的文化价值体现,并在设计中融入自然的审美哲学,遵循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的原则。其次,还要在设计中融入人本思想,使产品体现人文特色。以兰考泡桐为主要材料的木制品设计需要体现人性化的一面,不仅能满足用户的基本功能需求,而且还要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在用户与产品的交流中可以产生一种情感的认同。设计的本土化精髓还在于能够用现代的设计理论方法传达传统的文化内涵,使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产品设计完美结合并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中国风格的本土化设计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和东方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的设计,既要体现传统文化精髓,又要树立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深刻理解本土文化,运用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形成可持续设计的发展观,对于树立正确的设计观有着重要意义。本土化设计不但具有传承和再造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时代特性。

五、实现兰考泡桐的本土化与创意化产业并行

第一,在设计中使用的任何一种材料,都有其固有的自然属性,这些属性决定了材料本身的特点,也影响了产品形态的生成。同时,材料的自然属性也影响着材料的应用领域,例如泡桐的材料强度不高,就不能用作产品的外壳部分;纸质等材料表面硬度比较低,就不能用在同环境接触较多的部分;易于导热的金属材料不适于做锅或水壶的手柄,反之,泡桐良好的隔热性能则可以作为一些隔热材料的使用,如杯垫、手柄等。

第二,兰考泡桐材的视觉特征对产品形态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具体感受某一材料的视觉特征时,主要是受这种材料的理化特征以及材料加工所形成的物体形态因素的影响。同一种材料不同的成型方式,也会使物体的整体形态呈现出不同的视觉特征。基于泡桐材易加工的特性,其加工形态具体包括线材、面材和块材。用线材表现的形态,具有流畅的空间运动感觉。从视觉心理上看,直线材给人以单纯、明确、刚硬、理智的印象;曲线材则给人以优雅、圆滑、柔软、抒情的感觉。用块状材料来表现的形态,具有很好的体量感,给人敦实、厚重的感觉。面材是线材与块材的综合体,面材的情感含义是轻薄而具有延伸感,面材的切口方向有近似线材的含义,平面方向却给人块材的感觉。对于面材的形态,如果处理得当,就能使人产生既轻盈而又充实的感觉。

第三,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型方法,不同的加工工艺也对产品形态的创新有直接的影响。比如泡桐材的加工工艺、金属成型的浇铸工艺以及塑料的注塑工艺,就有着很大的差别,泡桐板材具有宁折不弯的特性,可弯折的曲率较小,比较适合被设计成直线型、板箱式为主的简洁形态。泡桐因其良好的导音性能也广泛应用于民族乐器的音板制作中。而金属在造型上相对自由,可以被设计成形式多样的曲面形态。材料的自然属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所能形成的形态,但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限制会越来越少。因此,研究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师通过对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的了解和把握,能够更加灵活充分的运用和体现设计语言,使产品更加符合工艺上的要求。

结语

以兰考泡桐为代表的木制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与中国传统的木居文化是分不开的,人们日渐形成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或是精神需求都离不开具有自然和人性化双重特点的木质材料。泡桐木制品的应用领域可见一斑。

一个国家的设计如果不能从本土文化出发,就没有灵魂。现在大部分产品都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且部分的产品还是模仿欧美国家的仿制品。中国的产品要脱离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面临着设计创新的提升以及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等问题。中国的设计师需要从本国人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发觉中国自有的本土文化特色。作为消费大众,人们的认知观念由过去简单的单方向的资源消费观念转变为平等的生态保护观念;人们的美学欣赏水平更加趋于自然,在消费行为、生活行为上开始更多的选择那些资源友善型的产品。其次,对于泡桐本身来说,无论从物理性能、还是可加工性上它都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生态材料,可以作为目前不可再生材料的替代。而泡桐材料在家居用品、办公用品领域的开发,即是泡桐产业发展的深入和扩大,也是家居、办公用品领域在生态美学上的一次丰富。这说明二者的结合符合他们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最后,泡桐材在进入家居用品领域以及办公用品领域一方面需要在造型设计上考虑到兰考泡桐材本身的特点,将泡桐材的天然肌理、色泽与其他工业类材料、其他生物材料进行搭配设计,从而丰富兰考泡桐的视觉效果;只有将以上工艺与设计两方面结合起来,泡桐才能够真正的充分适应家居用品、办公用品、玩具等领域。

我们有理由重视泡桐应用范畴的扩大和推广,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家具用材和包装、民族乐器领域,泡桐材本身也具备深入到更广阔的应用领域的性能上、美观上、经济价值上的可能性。推广兰考泡桐的应用,将会丰富部分产品设计的造型语言,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得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112400420038)

上一篇:下意识行为的设计价值探析 下一篇:文化产业视角下河南民间美术保护与开发的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