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黄菇病的调查与防治建议

时间:2022-04-26 09:35:34

江苏省丰县于2008年春季引进秀珍菇,进行大棚夏秋季栽培。2009年6月笔者下乡调查时发现部分秀珍菇子实体发黄,向种植者了解了相关情况,拍了照片,咨询了有关专家,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根据秀珍菇子实体发黄的症状及发生过程,初步判定为秀珍菇黄菇病。为进一步摸清秀珍菇黄菇病的发生情况,笔者进行了多次调查,现将结果简述如下:

一、 秀珍菇黄菇病的发生情况

秀珍菇黄菇病为假单胞杆菌引起的细菌病害。初发时先在菇盖的下垂部位或凹陷处发黄,接着向菇盖的其他部位扩展,使整个菇盖呈焦黄色。菇盖变黄后向菇柄发展,致使菇柄变黄,进而整菇变黄,菇体干缩,呈干腐状。病菇生长缓慢,菌褶扭曲。据笔者在菇棚内初步查看,黄菇病为局部、少量发病,即零星发病。

1.浅色品种易发病

调查中发现秀珍菇品种不同,黄菇病发生情况不同。浅色品种发病率(发生黄菇病的菌包占调查总菌包的比率)为20.8 %(加权平均,下同),高的达62.6 %。深色品种发病率为2.7 %。

2.质量差的菌包易发病

通过跟踪调查,笔者发现质量差的菌包,即被链孢霉污染的菌包,黄菇病的发生率为35 %。不仅如此,被链孢霉污染的菌包的出菇量比健康菌包的出菇量明显减少,且菇的商品率也明显下降。2009年9月15日笔者再次到被链孢霉污染的菌包处调查,发现菌包上、地面上有粘菌。粘菌侵染菇体后,菇体变成蛋黄色,菇体腐烂、粘糊,糊状物流到其他菇体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由此可见,被链孢霉污染的菌包,不仅影响出菇的数量和质量,而且易感染病害。如第1潮菇易发生黄菇病,秀珍菇生产后期易发生粘菌病。

3.头潮菇易发病

秀珍菇黄菇病主要发生在头潮菇。据调查,头潮菇黄菇病发生率为9.4 %~20.8 %,高的达62.6 %。二潮菇则没有发现黄菇病。

4.菇体上有水珠的易发病

调查中发现,处在同一栽培架上的菌包,菇体上有水珠的易发病。

5.栽培种的纯度

本地秀珍菇栽培采用大棚层架式摆放菌包,菌包两头出菇的方式。在同一栽培架的相同高度相邻的菌包,一包发病,而左右相邻的菌包子实体生长正常;或一连几包均发病,而与之相邻的左右菌包子实体正常生长。同一菌包,少数菇体生长正常,多数菇体则发病。由此说明,栽培种的纯度不同,发病情况不同。

6.通风不良的菌包易发病

虽然种植者对菇棚进行了通风,但由于本地秀珍菇栽培采用大棚集中连片的方式,大棚棚体较大,一个大棚约1 334 m2,棚间相距仅2~3 m,不便于通风降温降湿。调查中发现,在通风口较大、通风时间较长、通风较好的情况下,发病率为9.4 %,疏于管理的大棚,黄菇病的发生率为43.9 %,而在大棚间存在临时搭建的生活设施,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发病率为62.6 %。

在菌包摆放总高度相同的情况下,摆的多的菌包黄菇病发生的比率大。调查出菇菌包数分别为32包、33包、52包,出现黄菇的菌包分别为5包、6包、13包,出现黄菇的比率分别为15.6 %、18.2 %、25.0 %。

7.旧棚发病稍重些

调查中发现,旧棚(即2008年春季新建的大棚,2008年用此棚生产过一季秀珍菇,2009年再次栽培秀珍菇时仍用此棚)采用的是2008年用过的棚膜,发病率为20.8 %,高的达62.6 %。用旧膜,膜下的水滴滴到哪里,哪里易出现黄菇。2008年秋新建的大棚,2009年栽培秀珍菇时采用新膜,秀珍菇黄菇病的发生率为9.4 %。

二、 一点思考

针对调查中了解的秀珍菇黄菇病的发生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产量损失,增加农民收入,是技术推广部门和秀珍菇种植者的当务之急,特别是新发展秀珍菇地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选择适宜品种

秀珍菇栽培中选择深色品种,可减少黄菇病的发生。

2.选用优质菌包

选择信誉好的菌种生产单位,选用其生产的优质菌包。生产中严禁使用被链孢霉污染的菌包,以减少黄菇病及粘菌病的发生,减轻损失。

3.加强湿度与通风管理

根据天气变化、大棚内温湿度及秀珍菇子实体生长情况,合理调控大棚内温度、湿度,在满足秀珍菇子实体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大棚内喷水时要喷雾状水,喷水后适当通风,以减轻黄菇病的发生。

4.选用优质棚膜

秀珍菇栽培中尽量采用新的优质棚膜。若应用已经用过一季的棚膜,在用前要用清洁的水彻底清洗,保持膜的清洁,从而减少黄菇病的发生。

5.及时摘除病菇

秀珍菇出第1潮菇时,一旦发现子实体变黄,呈黄菇病症状,要立即派专人及时摘除病菇,将病菇单独存放于盛菇容器中。采完病菇后,将病菇带出大棚,在远离大棚处将病菇深埋。之后,将采菇、盛菇的工具、容器清洗消毒。采摘病菇的人员在采菇后清洗手部,并用肥皂洗手。

上一篇:冬棚蔬菜管理切忌“三过量” 下一篇:我国朝天椒生产的市场前景\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