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新课标下英语课堂师生互动

时间:2022-04-26 03:01:29

浅探新课标下英语课堂师生互动

新课程的实施,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课堂上呈现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焕发出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活力。这些都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中更好地体现互动。本文介绍了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准则与学生的行为转变,为广大师生提供一点参考。

1.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行为要求与分析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所以,在我们新课程改革后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充分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应该从只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考试成绩等狭小空间中转变为关注学生的成人教育等人文教育,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高中英语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英语学科知识,更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关注学生英语学科知识形成过程的同时,还应关注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英语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伴随着英语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英语学科学习的态度越来越积极,学习的信心越来越强,感到英语学习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对学习充满渴望。

我们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英语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使英语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这样,学生英语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也是他们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2.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行为转变与分析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起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而高中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

因此,在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英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还体现在学生的主体性上,鼓励他们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中,我们英语教师曾经受到行为主义的巨大影响,重复地运用了强化机械记忆来学习英语的做法。如,根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只要有足够的实际交际的语言刺激,对交际中出现的语言形式和语法知识,学生都会自然习得。他们认为只要交际的双方能沟通、交流,语言形式和语法运用的对错是无关紧要的。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部分英语教师则片面强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误认为现在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语法教学已经不重要了,部分英语教师甚至简单地认为实施新课标就是淡化语法教学。结果,有些青年教师不关注中学英语基础语法,更不研究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最多也就是对教科书上的语法部分照本宣科地过一过。从而导致中学英语教学中,必须而且有效的语法教学淡化到无,导致许多学生由于基础语言知识和结构掌握不牢,不仅不能用准确、得体的标准英语进行口头表达,更写不出几句没有任何语法错误的完整英语句子。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倾向……”,显而易见,“改变过分强调语法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只是要求改变以前语法教学的教法,并不是要求放弃语法教学。因为中国学生不可能有像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那样的学习环境,不可能在平时、在课外获得充分足够的英语语言刺激并内化其语言规则,进而自然习得英语。

所以,我们高中英语教学就要积极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要让学生在我们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观感知、亲身体验、自主实践、积极参与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自主的语言学习,并且主动地运用所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自然地运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的能力。这也是在我国实施新课程标准后引入的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方法。它以学生完成具体任务的欲望为动力,以用语言做事为完成任务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来体现教学的成效。

同时,我们英语教师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过程中,还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在新课程英语课堂改革中要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这是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自主活动而完成学习任务。当然,在任务型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随着外语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会逐一得到解决。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中有了师生的互动,有了师生的合作,有了师生的双赢,才是新课程改革的真正体现。

上一篇: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关注学生 下一篇:对杠杆平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