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设有效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时间:2022-04-26 02:17:28

浅谈如何创设有效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有效课堂教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关键词】教学情境数学认知结构建构主义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想象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完成三维目标的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培养学生优秀的情感态度和高尚的价值观。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回到现实空间,使知识背景更充足,学生理解更透彻。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英国教育家艾米尔说:“教授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教师要创设有效、合理、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将学生引进课堂,解决生成问题。本文主要对当前情境创设存在的误区,有效教学情境的特征以及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作一些探讨。

一、当前教学情境存在的一些误区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使课堂有活力。古语云:“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但是,有的教师仅仅为了应付公开课,搞一些花架子,没有真情实感,使课堂本末倒置,看似热热闹闹却是无效。

1.形式化的情境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有的教师创设的情境就如同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有的教师将情境与知识分开。比如讲解圆周长和面积时,先将周长和面积讲完后才把祖冲之的故事读一遍,这样的课堂毫无生气,也没能体现数学知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假问题情境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而我们有时为创设教学情境提出的问题没有任何思考价值或者根本不能引起学生思考;有时候在数学课堂上居然让学生齐回答:“是”、“不是”、“对”、“不对”;有时在公开课上,教师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但害怕学生不会回答,还没有等学生听清楚问题内容,就公布答案了,根本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的问题情境只能是无效的。

3.缺乏真情的情境

新课程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投入丰富的情感,用真情打动学生。比如我们以数学家的故事为背景创设情境时,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被数学家的事迹所打动,又怎能感动学生呢?有的教师上课满脸阴森森的,创设的情境僵硬死板,没有感情投入,学生的学习变得生搬硬套,学习就像和敌人谈判一样,担惊受怕。赞可夫说:“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氛围,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4.偏离教学的情境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运用的过程。数学教学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不能将数学课讲成语文或者历史课。激发学生兴趣应该有度,不能只为了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而忽略了知识的掌握。

二、有效教学情境的特征

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其背景,能够解决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新知与旧知之间的矛盾。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体验认知对象的特征。

1.生活性

创设情境就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创设情境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该适时而设。列夫·托尔斯泰说过:“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

2.针对性

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摸得着”。创设情境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对掌握新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数学认知过程,即新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所以创设情境要能引起学生的回忆,有明确的目的。

3.学科性

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是抽象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数学具有抽象性、精确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数学的语言是简洁的,定理是和谐的,理论具有统一美,推理具有逻辑美;数学构思是具有创新性的。在创设情境时要体现数学的这些特点。

4.问题性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师生间沟通、合作、交流互动的重要手段。情景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创设的问题情境还应该让学生能够生成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形象性

越是抽象的知识,越需要形象的事物为载体。数学本身具有抽象的特点,我们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才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能运用自如。形象性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一切认知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我们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该是可以感觉得到的,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

6.情感性

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对学生没有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学生对自己的爱。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教师要将自己的爱融入教学情境中,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遇朝阳。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励是教师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工具,更是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只有发自教师内心深处的激励,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共鸣,是他们认同这种激励,并为这种激励所激励。

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生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创设教学情境要有利于学生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谢明初·数学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4]何其宗·当代教育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6

[5]齐欣·名师人格教育的经典细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6]刘家访·教育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8

[7]李文林·数学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8]赵振威等编·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张奠宙等编·数学教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高段“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 下一篇:例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的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