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观念呈现的语文教学策略

时间:2022-04-25 10:55:46

基于学生观念呈现的语文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与语文素养。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如必须建立以学生的素养提升为追求的价值取向;必须改革教师的各种观念;必须改革教学的现状,祛除应试教育的桎梏;必须以学生观念的呈现为实现手段等,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实效与高效,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本真。

一、语文教学中应呈现的观念

语文教学目的的实现就是一个学生观念不断形成并呈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同的观念呈现体现了教学的实效性。不可否认,由于考试的指挥棒作用,语文教学已经沦为了通过考试的工具,语文没有语文性是现实语文教学的真实写照。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所呈现的观念多为考试必须的字词等标准答案,语文的教育性所剩甚少。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笔者以为,必须重建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观念呈现。

1.情境再现。情境再现是电视片中常用的手段,所谓语文教学的情境再现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与教学目的的需要,通过展现活跃的形象、厘清事件发展的轨迹、再现场面的气势和景物的色彩以及人物情绪的变化来调动读者思想感情的过程。情境再现的直接作用就是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从而强化教学效果。情境再现有几个步骤,包括:理清头绪,对语文教学而言,就是弄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等主要的信息,找到切入点;设身处地,即读者推己及人,换位思考,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角度回到作者的时代与背景中;触景生情,即以作品呈现的背景及其事件为大环境,以自身情感的体验为目的,切身感受作者的思绪与情感。经过这样几个阶段,情境得以再现,这对于读者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具有积极的作用,避免了纸上谈兵,空穴来风,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培养。

2.情感共鸣。情感共鸣是读者阅读文本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现象之一,是两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在日常行为和生活上产生了一种灵魂上的和精神上的无限延展和沟通,其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是基本一致的,形成配合默契的交往。从心理学上说,是他人情感表现或造成他人情感变化的情境的刺激作用下,所引起的主体的情感或情绪上相同或相似的反应倾向,又称情绪共鸣。情感共鸣产生的认知前提是想象,即人脑以曾经感知过或体验过的各种事物的表象为材料,通过分析综合的加工作用,而产生了对未曾亲自感知和体验过的事物的形象心理过程。如同情、怜悯等,就是属于感情共鸣的心理现象。情感共鸣产生的重要条件是进行角色置换,也就是把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转成自己,来体会所孕育的情感。如天上雷声震震,我们往往体会到“老天发怒”;看到“阴晴圆缺”就会莫名的高兴与伤心;看到自然界的花木凋零,体会其痛苦的心境,使人的情感和花木的情感融为一体。这是理解文学作品的关键,没有情感的共鸣难以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思想。

3.思想升华。从物理学上说,升华意味着物体从固态变为气态,没有经历液态的环节。而对于思想来说,升华意味着通过对事物的精炼、分析并找出具有方法论意义的观点进而提升境界的过程。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升华就是教学主题思想的展现,就是从做人、做事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的积极的教育。思想升华至少包括三个步骤:一是提炼,即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与研究,提炼出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或积极的体验,当然提炼的主体可以多元,方式可以多样;二是认同,即学生对于提炼出的思想情感认同接受,认为是积极的,值得学习与体验的,认同的过程就是吸收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三是实践,即学生在实践中会不知不觉践行所习得的思想情感或体验,这里的实践既包括社会生活中的实践行为,也包括学生通过自己的作品所流露出的思想。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得学生的思想不断得到升华,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

二、基于观念呈现的教学策略

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应该是自说自话的“一言堂”;没有学生观念呈现的教学应该是语文性与教学性都体现得不够充分的课堂。现代的语文教学改革就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运用各种手段,不断呈现学生的观念,进而提升他们的素养与能力。

1.角色换位,体验情境。情境再现的手段很多,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角色的语言描述,就像说书一样,通过惟妙惟肖的语言再现情境;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以电影或视频画面的方式再现情境等。但这样的手段要么没有真实性(如语言描述,即使再形象,如果学生的语言体会能力不够,也难以达到真实情境再现的目的),要么感觉离现实较远。我们认为,角色换位可以让学生真实地置身于事件发生的场域中,把学生换位成故事中的角色,从而再现情境。如学习《哈姆雷特》中的名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在这样的诘问中,体现了哈姆雷特王子对这一问题的困扰和决心。只有反复思考这样的问题,才能体会作者的情感。而当展现了全部的场景以后,教师就应该通过角色扮演,让不同的学生体会不同的情感,进一步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2.多元运用,生成意象。意象是“意”与“象”的结合,思想情感与具体物象的结合,文学意象是审美的认识、审美的情感和审美的物象的统一,作者正是借助这样的物象表达不同的情感。生成意象就意味着深入历史中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要运用多方面的手段,帮助学生生成各种意象。这些手段可以是语言、音像等多媒体手段等。如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苏轼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谱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读这首词,我们仿佛看见作者在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着,全然不顾风雨,好不惬意。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画面的展现,通过雨天野外行走的体验等手段,体会在不同的情境中,作者的不同心情,从而生成不同的意象。再如对“小桥流水”“大漠”“孤雁”“圆月”等意象的体会都帮助学生深层次体验作者的情感。

3.结合生活,唤醒情感。唤醒情感就是由学习主体置身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境、活动中而激起的心理感受,是发自内心的。语文教学中,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世界,把语言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沟通起来,其中活动的设计以及其他互动和交流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语文课堂成为体验生活的舞台,使语言知识呈现鲜活状态,激发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比如在教授《想北平》时,这老舍先生的抒情之作,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北平文人对故乡深切的眷恋与热爱在文中尽情展现,这里有动情的追忆,有对故都风物的信手描摹,抒发了一个平民知识分子的乡土之恋。思乡的主题对于我班寄宿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虽然他们已经渐渐长大,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故乡就意味着母亲的温暖与关爱,意味着开心与快乐。我通过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乡情感,唤醒了他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4.现代解读,思想共进。现代解读就是以现代的视角揭示古代或以前的问题或事件。只有对文章的现代解读才能发挥文章中精神的现代影响与辐射作用,也才能使学生明晰作品的现代意义。如教授19世纪的诗人朗费罗《箭与歌》时,在生活中,“箭”和“歌”本是极普通的事物,诗人却能化腐朽为神奇,运用这两个意象写出了一种人生体验;有时我们随意唱一首歌(或者说一句话、做一件事),时过境迁也就浑然忘却,然而很久以后才惊讶地发现,这悠扬的歌声,永远铭记在朋友的心中,这就是友情,一种宝贵的人生体验。无论时光怎样流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付出中我们得到朋友,品尝友谊的快乐。“我把一支箭射向空中,它落下来,不知在何处”,现代的人就是因为快节奏的生活,使得我们就像那支箭一样,飞在空中,无人注意它的轨迹和存在,而我们也往往忽视了朋友发出的信息,忽视了友情。作者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表达了自己对友谊的认识。这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有极大的帮助。正是在这种现代的解读中,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浦淑敏,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211100)

上一篇:种子的力量超越一切 下一篇:浅析散打实战心理的活动特点及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