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科学发展观强化环境执法调研对策

时间:2022-04-25 09:55:12

践行科学发展观强化环境执法调研对策

践行科学发展观强化环境执法调研对策

环境执法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环境目标任务的有力保障。本人通过对辖区内部分企业的调研,结合近几年的环境执法情况,从法律意识、法制、体制、执法手段和执法队伍五个方面,分析了**环境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目前环境执法工作实际,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环境执法的对策。

当前的环境管理体系日益完善、管理手段也趋于多样化,但高速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投资的迅速增长和能源需求上升,以及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增加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使环境受经济发展的压力日益严重。而且,随着环境意识提升、环境价值观念的转变,社会和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我县的环境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是有关法律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如何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维护环境公益,是摆在我县环保工作者面前的难题,只有充分认识环境执法的本质属性,了解我县环境执法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才能解决实际执法的困难,为当前依法行政、推进双转型、建设新**,营造良好的环保法制环境。

一.环境执法现状

环境执法是指国家环境保护行政机关的执法机构以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为保证实现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公众健康而实施的监督检查、行政处罚以及行政强制等一系列行政行为。

近年来,我县环保部门积极落实各项措施,不断加大环境执法的力度,有力推动了执法工作,解决了大量突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二是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与处置,出台了《**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为推进环境应急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打下了基础;三是妥善处理了一大批环境问题,赢得了群众的支持,环保队伍也得到了锻炼。

在执法能力建设上,目前**环境监察机构已成立,为提高全县环境执法效能,强化科学监管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加强执法培训,逐步提高了环境监察人员懂法、执法、守法水平,提高了环境监察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

二.环境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环境执法能力和水平正在不断提高,环境执法工作也不断得到加强。但是,环境执法工作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当前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 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首先,有的干部缺乏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片面强调gdp增长与招商引资,忽视环境保护工作,不予配合环境执法。其次,公众的环境意识,尤其是环境参与意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面对环境问题过分依赖政府,对环境执法缺乏了解,甚至同情排污者,给环境执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法制不够完善

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很多,但在立法层面上仍然存在有空白、不明确、不具体、权责不清等等不完善的问题,往往造成"无法可依,有法不执,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这是导致环境执法难的不利因素之一。一是环境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存在立法空白,这势必影响到环境行政执法的规范性。

二是环保部门没有行政强制权,环境执法带有软弱性和不彻底性。三是立法缺乏导致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由于规定处罚额度过低,造成环境执法"一低二高三难":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执法举证难、追究法定代表人难和强制整改难。

(三) 管理体制弊端

环境管理体制弊端是影响环境执法的主要因素。体制弊端主要表现在环境统一监管能力薄弱、各部门环境监管职能横向分散、上下级环保部门纵向分离、跨地区环保部门地区分割、造成政令不畅,难以发挥整体监管效果。同时,由于一些分工不够明确合理,执行分工职能时越位、交叉和重复建设,造成公共利益和部门行业利益的冲突。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

(四)执法手段缺陷

我国主要采取环境标准、技术指标等硬性制度以及排污收费和排污交易试点等软性执法管理手段。但这些环境手段还存在着缺陷,甚至在这些手段之间还存在着冲突。有些硬性的技术控制指标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并未进行有效的成本收益评估。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负担,而且由于执行阻力大,致使规定得不到真正的执行,有损于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五) 执法队伍薄弱

当前,环境违法行为呈现出多样化、隐藏化的特点。环保部门执法装备落后,机动作战能力低,不能对环保违法行为准确、迅速地作出反应,无法及时调查、收集重要证据。执法程序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

三.强化环境执法的对策

环境执法工作的改革势在必行。针对如何使改革既不偏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又能达到维护和完善环境法制体系,最终实现保护环境,推进双转型目标,提出以下对策。

(一)增强环境法制意识

加强环境法制教育,特别应加强对企业法人的宣传教 育,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组织参观考察、召开现场会等形式,使其不断提高环境法制意识,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切实增强治理污染的积极性、自觉性和紧迫性。广大民众的参与是环保事业的根本动力所在,要坚持宣传教育与严格执法相结合,利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环保的热情;大力普及环保科技知识和法律常识,促使决策者和生产经营者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为环境执法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加强环境法制建设

立法机构应该对现行法律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完善立法体系,使环境执法有法可依。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 、健全环境法律体系

一是修订《环境保护法》,把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融进去,把环保工作历史性转变的要求整合进去,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等制度纳入进去。

二是拾遗补缺,尽早出台《有毒化学品和危害物品管理法》、《生态安全法》、《排污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解决无法可依的现象。

三是修订《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治法》等专项环保法律法规,解决有法难依、违法难究的现象。

2 、强化环境执法手段

一是提高环保部门的行政执法权利。国家和地方要赋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一些必要的强制执法手段,如查封、扣押、没收等,落实对违法排污企业"停产整顿"和出现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地方政府"停批停建项目"权、区域限批权等。

二是强化环保法律责任。在法律上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经济、工商、供水、供电、监察和司法等有关部门的环境监管责任,建立并完善环境保护行政责任追究制;完善"双罚"制度,确立既罚公家、也罚个人的"双罚"制度,推动企事业单位进一步贯彻环保法律法规,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三是实行重大环境问题一票否决制。对出现重特大污染事故、出台与国家环境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文件、引进国家明令禁止的企业,造成污染集中反弹的,实行一票否决。

3 、制定环境管理体制法

为了理顺环境执法体制,应制定一部综合性的环境管理体制法,科学划分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的执法权限。在综合性立法的基础上,再由环境单行法将各部门的职责具体化,进一步明确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一个具有系统性和协调一致的环境管理体制法律体系,这是保障环境执法有效运行的法制基础。

(1) 健全环境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弊端是影响环境执法的主要因素。建立上下协调、统一的执法体制,是加强环境执法工作的体制保障。

一是实行环保执法垂直管理,有效避免有的地区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对环境执法的干预。

二是设置区域性和流域性执法机构,负责跨地区、跨流域的环境管理和执法问题。

三是建立环境保护协调和咨询机构协调,协调各部门之间有关环境执法方面的事务、提高工作效率。

(2)完善环境执法手段

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有关的环境管理制度,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环境管理制度。必须确立正确的环境管理理念,考虑不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异性,给地方环保部门有灵活运用环境管理制度的空间。

①改革执法经济手段

一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提高执法机构的处罚强度,增加现有环境违法处罚数额或者采取比例罚款制,改变目前绝对静态的罚款方式,提高罚款的威慑性。

二是转变执法思路,改变单一的"强迫"守法为注重"引导"守法,采取经济激励手段,对守法企业给予税收返还、财政贴息等政策支持,让守法企业真正从守法中获得经济收益。

②创新执法科技手段

引进先进科技,创新环境检测方法和标准,为环境执法和环境管理的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比如,江苏省环保厅创新执法手段,探索并建立理化检测与生物毒性检测互补的现代环境检测监控体系,采用生物检测塘强化管理与监督,为创新环境执法、强化环境管理提供了技术基础。

(3)增加执法建设投入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治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对执法机构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要充实人才,择优培养选拔一批年轻、头脑活、能力强、肯吃苦、德才兼备的干部;吸引掌握高新科技的专业技术人才,改善环保部门的人员结构,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执法水平,文明执法和规范执法,杜绝索贿受贿行为,做到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提高环境道德水准,在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公作实践中,着力打造环保执法队伍的自身形象。

从硬件上可以推进建设同类项目集中区,集中治污,设施社会化管理,加大环保投入,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加快污染源在线检测的网络化建设,添置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培养专业技术队伍等。但在新的环境法律法规未出台、一些硬件不能在短期内到位时,探讨灵活的工作方法,加强队伍建设和岗位培训,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严格执法显得尤为重要。此外,还需建立一套相应的机制督促地方政府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的投入。

结语: 当前,**环境保护工作处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环境执法工作正在逐步形成以集中式执法检查活动为推动,以日常监督执法为基础,以环境监察执法稽查为保证,以公众和舆论监督为支持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体系。

但是,目前环境执法难现象仍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要从根本上改变执法难的状况,需要认清形势、开阔视野、理清思路,增强环境政策法制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要以对环境保护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采用有效的环境管理手段和措施,抓好环境执法,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程序,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常抓不懈,才能促使环境质量根本好转,推动**社会经济双转型。

上一篇:小车司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两会思想汇报:关注房地产调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