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公民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

时间:2022-04-25 09:37:29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公民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公民的社会心态产生了一些错误倾向,主要表现为物欲化、浮躁化和冷漠化。由于二者的定义、性质及目的相契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公民健康社会心态是十分必要的。在如何培育公民民健康社会心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发挥其生力军的作用、以社会大众为基点,发挥其历史推动者作用,从而全面培育公民健康的社会心态。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健康社会心态;培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012-02

社会心态是指“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状态结构,是以整体面貌存在和流行于社会成员之中、内化为社会主体的精神结构的心智状态。”通俗来讲,社会心态是公民对于社会现实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公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意识、心理状态以及行为的直接反映。

一、当前公民社会心态的主要倾向

社会心态映照着一个时代的发展,一个时展的点滴均在不断的影响着国民的心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思想文化的进入不断的对公民原有的心态造成冲击,当前公民的社会心态既有正面倾向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倾向:

(一)当前公民社会心态的主要正面倾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公民的社会心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正面的心态主要表现为开放化,即当前公民均可以已一种开放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外来的事物及新生事物,公民的心态也更为开放包容;其次是当前公民社会心态出现了竞争化的倾向,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公民不断的学习新的科学知识技术,更新武装自己的头脑,从而不断的推动着社会的向前发展;除此之外,公民的个人意识不断的增强,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越来越敢于维护自我的权益。

(二)当前公民社会心态的主要负面倾向

1 物欲化

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公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物质财富在生产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多种错误的价值观盛行。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上一些投机取巧,通过非法劳动来获得金钱的行为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与此同时贫富差距也不断扩大,当民众频繁看到这些现象后,心态必然会发生变化。例如:一些人为了金钱和获得物质上的享受,做出出卖自己的尊严的行为;一些人看到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后心理不平衡产生了消极的心理,更有甚者会产生仇富的心理,去一味的抨击当前社会现行的所有政策。

2 浮躁化

当前社会,许多人在心态上处于一种较为浮躁的状态,人们不愿意静下心来冷静的面对现实生活,对社会、对生活失去了信仰,而采取无所谓、无关紧要的态度。主要表现为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道德的冷漠,人生理想的淡化以及抱着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态度等。当前社会上泛滥的“娱乐至死”的精神就是浮躁化心态最好的体现,人们只是为了追求“一笑而过”的,而不去思考事情深层次的内涵,许多电视节目为了迎合人们的这种心态而使电视节目过于粗俗化、娱乐化。

3 冷漠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地理关系因经济的发展而更为的接近,但是人们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却愈来愈远,人性的冷漠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大病症。许多人都秉持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生活态度,对于危害他人的行为无动于衷,甚至是成为一个看客。2011年广东佛山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就是当前社会冷漠心态的典型表现。

以上是当前公民社会心态发生的较为普遍的倾向,公民存在的非健康的社会心态,对社会的发展则是十分不利的。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此我们要抵制这些负面的社会心态,树立健康的社会心态,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国民自身的素养,促使国民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育公民健康社会心态的必要性

(一)二者在定义上相契合

当前学术界对于社会心态的定义主要有三种,文章对于社会心态的定义是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的相互渗透表现出来的一种心智状态。从对社会心态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社会心态是公民对于社会存在的一种较为直接、较为感性的反映,属于社会意识的较低层次,它是正确社会意识形成的低级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引导人们树立与阶级要求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活动,就是在社会存在的基础上,引导人们树立与社会存在相一致的正确的社会意识。社会心态作为社会意识的较低层次,需要在正确的引导下上升到正确的社会意识,只有这样公民才能有效指导自身的实践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这一引导过渡阶段不可缺少的。

(二)二者的性质相契合

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直接感性反映,因此主流的社会心态不仅正确的反映着社会存在,同时它必然体现着当时统治阶级的意志。例如,在封建社会民众的主流社会心态即是“君权神授”而甘心处于封建贵族的统治之下,相反,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民众的主流社会心态演变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有权参与国家各项事务的管理。因此社会心态是具有阶级性的。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它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它的任务就是引导人们树立与统治阶级意志相符合的思想,从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发展。只有引导民众树立正确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心态,才能使民众更好的在社会存在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的社会意识,这样才会使民众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依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二者的目的相契合

培养公民健康的社会心态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培养健康的社会心态的目的就是要公民能够正确的对待当前的社会现实,客观正确看待社会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现实生活,从而才能发挥公民在社会主要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性,最大程度的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通过引导公民树立符合社会和阶级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其最终目的也是要发挥公民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在二者目的相同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活动在培养公民正确的思想道德过程中引导公民树立健康的社会心态有着十分有效的作用。

培养公民健康社会心态有着许多途径,但是综合上述三点看来,培育公民健康社会心态极为有效的途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桥梁对于培育公民健康社会心态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着十分必要的作用。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公民健康社会心态

(一)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

在引导社会心态方面,领导干部起着带头作用,只有领导干部树立了健康的社会心态,正确的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正常,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才会在领导干部的影响下树立健康的社会心态。同时领导干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更应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来树立健康的社会心态。

首先,要确立与时代相符合的评判标准。制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符合的评判标准,承认合理利益需求的重要性,允许领导干部合理的利益价值取向;其次,对于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及时更新,既要包括阶级和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道德外,还要包括与时展相适应的内容,例如:不再一味的提倡大公无私的精神,而是尊重领导干部的劳动,保证其合理的物质利益;再次,在对领导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忌空与虚的做法,不再一味的开大会,由上至下进行宣扬,而是应与领导干部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同时要设置一些激励手段,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

(二)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发挥其生力军的作用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青少年的社会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与走向。同时青少年所处的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时期,这个阶段青少年的心理虽在快速发展,但是其心智尚不成熟,极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使得心性发生变化甚至扭曲,因此培育青少年健康社会心态不仅关系到青少年个人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

对于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以及道德观等多方面的教育。首要的就是对其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十报告中指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其次,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还应注重方式,由于青少年的思想活跃,可塑性强,但是逆反心理也较重。再次要注重对青少年接触较多的载体进行开发利用。如:当前青少年接触网络较多,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杜绝不健康信息对青少年的毒害,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网络阵地,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来对青少年进行正确、健康思想的教育。因此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应采取高高在上的灌输方式,而是采取平向对等交流方式,先在情感上与青少年进行交流,在达成情感共通的基础上以说服引导为主。例如:当前社会心态的浮躁化造成了许多“娱乐至死”的心态,青少年生性活泼,好奇心以及玩心较重,易被社会上多样的娱乐生活所诱惑。面对此种情况,思想政治教育者若对其采取严厉的说教手段,这样极易引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而加重自身的错误心理,相反,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以理解为主,通过细心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来引导其改正自身的错误,从而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三)以社会大众为基础,发挥其历史推动者的作用

社会大众相对于青少年来讲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同时,社会大众作为当前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直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因而他们的心态健康与否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加之当前社会心态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对社会大众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其树立健康的社会心态更加刻不容缓。

社会大众极易受到社会舆论环境的影响,因此培育其健康的社会心态首要的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建立正确的舆论环境。加强党对大众传播媒体的领导和管理,促使大众媒体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针对当前社会心态进行有意识的正面宣传,正面且正确客观的评论民众所关心的问题,杜绝煽动性的噱头,以正面典型来引导民众,例如:当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于电视节目实行的“限娱令”,为民众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其次要善于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网络,针对当前我国互联网使用人数的不断增长,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交互性,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向民众传播丰富、正确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此来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的社会心态。

因此培育公民健康的社会心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社会大众为基点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引导,促使公民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共同为建设富强、民众、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积极奋斗。

上一篇: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月支付结... 下一篇:多措并举 求真务实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