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一体化之路的践行者

时间:2022-04-25 11:53:31

他,是后我国第一批公派出国留学人员中的优秀代表。

他,是我国挤压工程领域的重要人物。

他,是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道路上的杰出典范。

他,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他既是权威的学术专家,也是成功的企业家。

他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杆料和颗粒料两用的KU250连续挤压机,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他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条制冷业用冷凝管生产线,结束了家电行业制冷管完全靠直接进口或进口设备生产的时代。

他所研究的颗粒料连续挤压、双槽连续挤压、电缆护套包覆、铝包钢丝制造和铜材连续挤压等技术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从一个连续挤压设备的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

他研制成功的TLJ400铜排连续挤压设备被誉为“中国铜加工行业的一次革命”,并把英国人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他和他的同事们在连续挤压方向上先后三次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十年来,他带领他的团队走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新路,以产业需求促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助产业发展,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他,就是大连交通大学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的领军人物――宋宝韫。

在大连交通大学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简称“挤压中心”)一间阳光明媚的办公室里,刚刚获得了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宋宝韫教授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交谈中,宋教授思路清晰、幽默风趣的谈吐引人入胜。通过宋教授以及他身边同事和学生的叙述,一个个关于奋斗、创业、成功的故事渐渐变得立体丰满,呼之欲出。而在这故事背后所蕴藏着的看似简单却又深刻的人生哲理,更耐人寻味……

机遇篇

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

――托・富勒

时刻准备,人生转折的第一步

宋宝韫教授的原籍是江南名城――绍兴。绍兴自先秦以降,名士风流,群星璀璨,在政治、文化、科学各领域都涌现出了众多诸如、鲁迅、蔡元培这样影响历史的重要人物。截至2008年,绍兴籍两院院士已达63位,以一地之狭,而英才辈出,奇特的绍兴现象,令人叹为观止。许是受到故乡钟灵毓秀的山水熏陶,许是继承了先人勤奋好学的传统,1957年,16岁的宋宝韫考取了浙江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开始了他在金属压力加工领域的探索之旅。大学毕业后,宋宝韫来到当时的大连铁道学院(现“大连交通大学”)任教。职业的科研生涯刚刚开始就赶上了动乱,学生们都“革命”去了,老师们有的被下放劳动改造,有的当起了“逍遥派”,正常的教学秩序彻底瘫痪了,宋宝韫也不得不离开了自己心爱的业务工作。

但是,在完全放任自流的大时代背景下,宋宝韫并没有对自己放任自流,虽然对于未来也有一些迷茫,但是在这十年里,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外语的学习,也从来没有荒废过自己的专业,他相信有朝一日,自己的所学总能够派上用场。力量在孤寂中慢慢积聚,学识在钻研中不断增长。1978年,冰封融化,春回大地,机会终于来临了!由于十年的蹉跎,社会经济建设急需培养大量高科技人才,国家开始公派留学生出国学习。因为英语水平好,宋宝韫得到了学校的推荐,但是公派出国的地点却定在了法国。已经过了四十不惑的年龄,宋宝韫与年轻学生一道,早晨5点起床背单词,一套《大学法语》课程,一年时间,被他背得滚瓜烂熟,在全国统一外语选拔考试中,宋宝韫以86.5的高分,免于培训,直接出国。宋宝韫牢牢地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会,今天,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宋宝韫把这次机会称为“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1983年,宋宝韫走进了法国巴黎国立高等机械工程学院(ENSAM)的校门,这一年,他已经42岁。像干涸的土地遇到了甘霖,像鱼儿回到了深海,宋宝韫一头扎了进去,如饥似渴,他在与时间赛跑,他在追赶流逝的大好青春,在巴黎国立图书馆的那些日子里,当宋宝韫在地下阅览室一本本翻阅专业书籍时,他几乎听见了自己内心如同麦苗拔节的声音。他那样忘我地专注、持久地兴奋,以至于完全听不到图书馆闭馆的铃声。有天晚上,当他从书堆里抬起头来,才发现天已经黑了,诺大的巴黎国立图书馆只剩下了他一个人,他竟被反锁在图书馆里。直到路过的行人看到了玻璃门后求助的他,才叫来了警察……这个今天我们可以称为“佳话”或是“笑谈”的小插曲见证了宋宝韫在巴黎求学期间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在这两年多时间里,他从来没有过周末,从来没有过节假日,他不逛街,不旅游,不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娱乐活动,但是他完成了连续挤压实验装置,将铝粉直接挤压成了铝丝,这在法国,也是第一次。他被破格授予工程博士学位,赫赫有名的巴黎国立高等机械工程学院被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所折服,校长对已经决定回国的宋宝韫说:“如果宋先生愿意,任何时候都可以再回到我们学校。”

主动出击,开创事业的第一步

1985年,宋宝韫如期回国,他的想法简单、质朴:是国家出钱培养了我,回国效力,天经地义。怀着同样的情感,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海归博士,面对众多高校和研究单位所抛出的橄榄枝,宋宝韫依旧听从大连铁道学院的召唤,选择回到原单位工作。但他却没有马上返回大连休息,而是在北京逗留了一段时间……

原来,在国外学习期间,法国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给宋宝韫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法国,理论研究与技术实践结合得很密切,学校非常看重企业课题,愿意去研究企业最需要突破的问题,实验室也能从企业那儿得到更多的经费支持去开展更深入的科学研究,这与宋宝韫在期间下厂接受再教育、与工人“三结合”时所形成的“学以致用”、“应用科学核心在应用”的观点不谋而合。当初他选择铝丝连续挤压实验作为自己的博士课题,也是因为看好它广阔的工业运用前景。现在回到国内,宋宝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自己的实验样品联系课题。七月的北京,烈日炎炎,宋宝韫凭借着一股干事业的热情,一家一家地尝试去联系三机部、航空部、冶金部、铁道部……但是,一所普通的地方院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要敲开庄严巍峨的国家体系之门,并非易事。几经辗转。他联系到有色金属总公司。据他的同事――高飞教授回忆,在一场至为重要的讨论会上,宋宝韫激情澎湃而论证充分的陈述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诸位专家。就这样,依靠铝颗粒连续挤压技术,大连铁道学院与其他几所国家重点高校联合,进入到国家“七五”计划的重点攻关项目。

争取到了26.5万元来之不易的课题经费,宋宝韫兴冲冲回到大连,开始了他的创业人生。创业总是充满艰辛,但机遇也往往随之而来。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家电业的崛起导致铝管需求的大幅增加。当时电冰箱蒸发器冷凝器所需要的铝管中国人自己无法制作,而从国外进口的机器设备又十分昂贵,技术难题直接钳制了中国家电业的发展。宋宝韫知道,自己掌握的技术有了用武之地,他带领挤压中心的同事们一

起研发自己的连续挤压机。经过四年的努力,1989年,我国第一台杆料和颗粒料两用的KLJ250连续挤压机诞生了!这台机器不但可以用铝杆条生产铝管,还能用铝废料颗粒来生产铝管。传统加工工艺是将熔铸的铝锭加热推进挤压筒,这种方法生产出的铝管有长度限制,而且还出现大量的料头浪费;而连续挤压机依靠旋转摩擦产生的压力将送入的原料源源不断的产出,铝管产量高、废料少,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宋宝韫凭借这台连续挤压机和铝废料颗粒再生技术完成了国家“七五”计划的重点攻关项目,并第一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企业推动,走向市场的第一步

一位企业家敏锐的商业头脑,开启了宋宝韫事业的另一种可能。1989年,在连续挤压机科研成果鉴定会上,一位来自浙江余姚的老总看中了这种工艺所能带来的巨大利润,他找到了宋宝韫,要求以80万元的高价买下这台设备,条件只有一个一马上交货,马上开工。卖还是不卖?宋宝韫和他的同事们犹豫了,按照一般的做法,这台机器应该摆放在实验室,用作成果展示。但是80万元的资金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却可以绰绰有余地支持挤压中心完成下一步的设备改良和创新。讨论会持续到了下半夜,课题组终于达成了一致,卖!26万元的启动经费换回了80万元的有效资金,在企业需求的推动下,宋宝韫和他的团队走出了迈向市场的第一步。

1995年,绍兴力博集团希望进军有线电视同轴电缆生产领域,有线电视电缆要求能生产出足够长度的无缝包覆铝管,需要标准很高的铝管包覆技术。得到消息后,宋宝韫很兴奋,这不正是连续挤压技术能够实现的效果吗?他主动找到了集团老总,明确地告诉他们,挤压中心能够做到。可以说,是过硬的技术水平及厚实的研发基础让宋宝韫拥有了过人的胆略。从此,宋宝韫带领的挤压中心开始了与多个企业项目的合作,先后为企业提供了生产电冰箱铝管、汽车空调多孔管、电气化铁路通信信号护套电缆、有线电视同轴电缆、铝包钢丝和铜电磁线等产品的全套生产线,使我国这些产品的制造技术大步提高,也使企业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

这一步一步,看似幸运的偶然,却蕴藏着某种必然性,水到渠成的背后往往有着厚重的铺垫。宋宝韫教授说:“我的机遇总是很好。”而我们却不得不感叹: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想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首先需要辛勤的付出。

奋斗篇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

奋斗,来源于自施压力

宋宝韫骨子里不断进取的精神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自施压力的做法,一直贯穿了宋宝韫的奋斗人生。在中,宋宝韫坚持自学。才得到了后来出国留学的机会:在法国进修期间,宋宝韫给自己增加了一个攻读博士学位的目标,他在付出更多精力的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的机遇;回国以后,宋宝韫不满足于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学教师,他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技术直接转化成产品回馈国家和社会,为此,他走上了一条筚路蓝缕,开山劈水的荆棘之路。

挤压中心最初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除了正常的教学科研任务,为了研制第一台连续挤压机,为了节省成本,挤压中心最初的几名成员既是研发人员。又当上了劳动工人,基建、清洁、维修、制造,全都自己动手,带着满身油污回家那是家常便饭。一次,为了拧动机器上的一颗大号螺栓,几个文弱书生一起上阵,四五个人压在一根杠杆上才把机器撬动。三年里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春节的年夜饭,宋宝韫只是守在机器旁啃了个面包。为了联系厂家,调试机器,出差买不到卧铺票。宋宝韫和他的同事――挤压中心现任主任樊志新在硬座车厢铺了几张报纸,席地而卧……有人说,养尊处优的教授怎么干起了大老粗的活儿?但是宋宝韫认为,应用技术的落脚点就在于应用,如果理论不能与实践结合,如果成果不交到市场检验,工程技术研究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第一台KLJ250连续挤压机研制成功后,宋宝韫成为国内挤压工程领域的重要人物,1990年他被评为教授,从高校里的传统评价体系来看,宋宝韫已经成功了。但他却说,自己搞技术研究的出发点不是评教授、发文章,他更看重的是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荣誉和职称都是科研成果带来的“副产品”。

宋宝韫提出过一个观点:顶天立地搞研究。顶天,是指技术水平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立地,是指技术应用要立足于中国实际情况。研究方向不要从书本里找、从文献里找,要看市场的需要、企业的需要。事实证明,中国人好用的东西,其他国家也觉得好用。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国争光的决心,以及开阔的视野、远大的抱负是宋宝韫不断奋斗、孜孜以求的动力源泉。宋教授把研制的新型设备视为他的女儿一样,经常说:“我只有两个儿子,却有四百多个女儿。”最初,研发制冷业用冷凝管生产线是为了改变电冰箱制冷管依靠进口的历史,节约民族家电产业的生产成本。现在,挤压中心生产的400多套设备,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行业和有色金属加工行业。其中的四分之一已经“远嫁”到世界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地区,包括美国、德国、意大利这样的老牌工业国家,不但为国家争了光,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创汇效益。

奋斗,来源于市场推动

宋宝韫与市场的初次合作是由于企业生产的需求,但是合作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与企业合作,风险比承担国家课题要大得多,商人逐利,效益回报是资本投资的原动力,如果项目不成功。科研单位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损失。比如1995年,为绍兴力博集团研制高标准的有线电视同轴电缆,最初研发的设备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差点被厂家打回去。关键时刻,力博集团的老总力排众议,给予了宋宝韫更多的信任。经过不断的改进。新的铝管包覆设备才得以成功。这套设备力博集团一直使用到现在。生产的产品更是远销国外。

1999年,四川绵竹一家工厂的老板找到了宋宝韫,他询问宋教授,能不能生产一套挤压铜产品的生产设备。铜扁线在变压器、电动机上运用很广,需求很大,但是我国过去生产的铜扁线采用先轧制、后拉拔、再退火的生产工艺,产品成本高,质量粗糙,很难避免毛刺缺陷。这些毛刺是变压器使用的天敌,因为毛刺常常能刺穿绝缘层,最后导致变压器击穿烧毁。于是,宋宝韫和他的团队开始考虑将铝挤压工艺运用到铜材生产当中。铜的熔点相对铝要高出很多,因此对工模具的要求也就更高。往往铜还没有变软成型,工具已经受不了高温而变形。困难凸显的是潜在的巨大前景,宋宝韫义无反顾地向铜材连续挤压工艺发起了进攻。如今。这种名为TLJ300的铜扁线连续挤压机已经成为销量最大的机器设备。使用这种设备,产品不需要退火,不但生产工艺大大地简化,而且还有节能环保的优点,生产出的铜扁线光洁平滑,完全能够保证作为电磁线的绝缘要求。TLJ300出口到欧洲后,欧洲的同行曾专程来到中国参观挤压中心的生产工艺,

参观之后,赞叹声不绝。他们盛情邀请宋宝韫去欧洲,为他们的生产设备提供改进意见。

宋宝韫说:“我的课题都是从企业提出的需求中挑选的,这些需求往往代表着符合技术发展的方向。”的确,从铝制品到铜制品再到异型制品,从KLJ250连续挤压机到SLJB350双槽连续挤压包覆通用机再到TLJ300铜铝通用连续挤压机,从制冷业用冷凝管生产线到铝包钢丝生产线再到银铜合金型线生产线,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源于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不仅仅是产品的改良创新,在与市场交手的过程中。宋宝韫开始思考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新途径。“这是被逼出来的”,回忆起挤压中心产业化道路,大家这样说。研发人员提供图纸。找到厂家生产,然后通过入股分红或者技术转让的方式获得回报,这是很多科研人员走过的道路。把图纸交给机械加工厂以后,由于企业的后研发能力不够,而研究人员又不能直接面对客户的需求,无法得到第一手资料,科研成果就很难再得到进一步改进和深化。最初,挤压中心采取的是自己研发和销售,联系外面的厂家生产的方式,宋宝韫将之称为“哑铃型”生产模式。但是实际操作中,宋宝韫发现,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磨合期太长直接导致生产工期和质量都不能得到保障,两头强,中间细,最后成败受制于整个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于是,宋教授在2000年的时候就提出自己研发、自己生产的理念,并逐步开始尝试,再加上销量不断增长带来的实际生产需要,2004年,租厂房、买设备、聘工人,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大连康丰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自己办公司,自己生产产品。自己卖机器,产学研真正实现一体化,它的好处在于,研发者直接接触到国内外众多的客户,直接了解市场反馈。经济上得到了支持,技术上得到了信息,而产品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在2005年挤压中心成立二十周年暨庆祝我国首台TLJ400连续挤压机正式运行的典礼上,一直关注着挤压中心发展的我国著名金属材料压力加工专家左铁镛院士高兴地给予了这样的评价“宋宝韫教授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确实做得很成功!”

奋斗,来源于团队呼唤

67岁的宋宝韫教授虽然早已经从学校领导职位上退下来了,但他现在仍然是挤压中心的名誉主任,学校博士生导师,康丰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整个团队的带头人。早上5点半起床。7点到基地,一直要忙到晚上7点以后才能回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宋教授说:“有时候也会觉得累,考虑彻底退休。”但是,学校、挤压中心的领导还有他的同事和学生都发自内心地挽留他。

二十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挤压中心在连续挤压技术的工程应用方面,打破了英国在国际上的垄断,使我国成为国际上第二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并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向企业转化科研成果近百项。研究成果先后3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8次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一百多篇,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博士和硕士。近来年年科研经费均在1000万元以上,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目前年产值已经超过一个亿……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挤压中心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理论研究、教学任务和生产不但互不影响,而且相互促进。同事们愿意跟着他,因为他总是有新的研究方向,能够拿到新的课题项目,他的指点四两拨千斤;研究生愿意跟着他。因为他指导的学生可以直接去产业基地做课题、做实习,可以很快地了解企业运作。参加工作以后适应岗位,很快就能得心应手。身后一双双期待而热切的目光成了宋宝韫现在最大的动力,学校需要、中心需要、学生需要,这是信任也是压力,为此,他一直奔跑着,奋斗着,不敢有丝毫懈怠。

宋宝韫教授说:“很多人只看到我的成功,却没看到我们为之付出的努力。”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挤压中心团队人员说起宋老师,首先提到的就是他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和敬业精神。成功来自奋斗,不断的成功则来自于强大的自律和远大的目标。

团队篇

以一当十并不难,难的是以十当一。

――曾国藩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及科研成果转化,并于1996年5月15日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多年来,国家一直在采取措施,大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但是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到人才、资金、政策、体制和机制等诸多因素,十分复杂。据统计,每年全国有一百多万项专利诞生,得到转化的不到百分之一。而转化成功的更是少之又少。一些科技孵化公司成立不久就难以为继,昙花一现,草草收场。并不鲜见。挤压中心二十年创业路风雨兼程,却从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

学校支持,稳固的后方

自1962年分配到大连交通大学,宋宝韫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有人说,宋教授如果选择北京、上海等地更好的科研单位,他的事业也许会有更大的发展。但是,在宋宝韫看来,是学校培养了他,给他展示了广阔的舞台施展才华,他不能选择离开。是的,当初正是学校的推荐,让宋宝韫法国留学得以成行。回国后,学校也提供了最好的待遇和力所能及的便利条件,解决了他的住房问题、妻子的工作问题,让他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在创业初期,学校放开手脚让他们去尝试、去闯荡,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让挤压中心能够放开手脚快速发展。在创业成功之后,学校充分尊重老师们的意愿,鼓励他们自己投资办企业,提出了“事业单位建制,企业模式运行”的管理理念。学校,是宋宝韫创业稳固的大后方,这样的宽松的环境和全力以赴的支持,温暖了宋宝韫,也激励了宋宝韫要为学校做出成绩的干劲。

学校副校长任瑞铭介绍,学校鼓励教授办公司、鼓励青年教师去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是从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大连交通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普通院校,无论从办学条件还是科研经费支持上都存在一定的限制。通过教授办公司,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直接为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能够为后续科研深化提供资金支持,同时,研究生能够尽早进入企业实际操作,符合学校培养服务社会、适应企业发展的应用型科技人才的定位。宋宝韫教授带了个好头,是科研产业化发展的佼佼者。现在学校不但支持教师下企业做课题,还主动帮助有技术的教师实现成果产业化。一位做光电显示材料的青年教师有技术却没有资金,学校积极帮助他与温州的企业联系,由企业提供500万元启动资金,学校给出500平方米的地。投建实验室,产品研制成功后,企业考虑进一步投入生产,而学校将继续给予科研力量的支持。

人格魅力,留人的法宝

挤压中心成立二十年来,除了退休的,没有一个人主动退出,一班人马,没有矛盾,没有纷争,二十年就做成了一件事,但却是很多人都做不好的事,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比连续挤压技术更让人惊叹的奇迹。

在采访中,挤压中心的工作人员都认为是宋宝韫教授做事的魄力和人格魅力留住了人。作为一支团队的领头人,宋

宝韫很重视团队的整体建设。一方面从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聚拢一批各有专长的优秀人才,一方面以开放的胸怀鼓励年轻人开创自己的事业。

挤压中心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尤其是创业初期,大家跟着宋教授,几乎没有休过一个节假日,也没有度过一个寒暑假。但是大家都说:“在中心工作,累虽然累,但是心情舒坦,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有的是可以预期的光明前景和可以实现自身最高价值的工作环境。”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是最吸引人的一条,领导能够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后顾之忧也让同事们心存感动,就是外出实习的学生,宋宝韫也不忘打个电话嘘寒问暖,提醒细节。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宋宝韫能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技术、资料公开与大家分享,而不是像有的科研工作者那样藏着、掖着,生怕别人掌握了自己的“独门武器”。2005年《大连日报》的一则题为《80秒叫停时速300公里火车》的报道。被广泛转载。报道说,大连交通大学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高飞教授的科研团队以铜做基体研制的高速列车制动闸片可以使火车在300公里的高速运行状态下经过短短80多秒就完全停下来。该技术已经通过了国家“863"项目验收。这标志着我国在高速列车制动闸片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这一技术正是起源于宋宝韫教授在法国留学期间就了解到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方向的研究。在宋宝韫看来,大家互相交流,必须要让年轻人有自己发挥的余地。他的学生,目前留校任教的年轻教师李冰,说起宋教授,亦是十分感激:“他常常安排我们积极投稿国际会议,去年9月,我的投稿获得接收后,宋教授就安排我代表学校去参加在韩国举行的第九届国际塑性加工会议,收获非常大。”

在谈到创业取得效益后分配的问题,宋宝韫教授笑着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处理得好,能够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处理不好,团队最终可能会分道扬镳。这种情况在科研人员创业的道路上屡见不鲜,能共苦,却不能同甘,最终导致科研产业化不能实现做大做强的最好结果。对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必须要让他们感到自己价值能够得到体现,得到回报,不能饿着肚皮搞科研。在宋教授的团队中,本着利益均分,公平公正的原则,人人做应该做的,得应该得的。但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有一段时间,产品的销量并不是很好,宋教授用自己原有的积累补贴大家继续搞产品研发……

持续发展,光明的前景

二十年弹指一瞬间,艰辛的创业史在我们轻松的谈笑中一一闪过。据铜材连续挤压初步统计,挤压中心的产品应用企业达到230家,企业采用该技术年创造产值300多亿元,节省电耗1.1亿度,减少酸水排放57万吨,减少材料烧损1.9万吨,而挤压中心制造的设备在全球的占有量已经达到四分之一强……

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大连交通大学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已经成为我国唯一从事连续挤压和连续包覆技术的研究机构和开发基地,从单一的挤压技术研究拓展成为成套设备和工艺研发聚集地。

挤压中心现有研究人员近三十人,其中樊志新教授是铁道部詹天佑人才奖获得者;高飞教授的高速铁路制动闸片技术已经接受国家“863”计划项目的验收;刘元文教授多次获得国家和辽宁省科技进步奖……提到自己的几员干将,宋宝韫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说:“我的这几员大将,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专长,团结到一起,就像一台加足了油的发动机,转动飞快。”一支包括材料科学、塑性加工、机械设计、液压传动、电气自动化、信息技术等多学科、跨专业的人才队伍正在形成。人才储备。将为挤压中心持续发展提供强大而全面的基础支持。

如今,挤压中心正在以宋宝韫教授为杰出代表的开拓者的努力下,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2006年6月28日挤压中心通过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批准立项,工程中心的定位更加明确清晰;进一步扩大成果的应用范围和领域,并在连续挤压成形理论的研究方面进行更系统和深入的工作,为我国连续挤压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挤压中心的产业化基地――大连康丰科技有限公司最近也通过评审被批准为大连市高新技术企业。

宋宝韫教授说:“我的成功具有不可复制性,最关键在于我有一个很好的团队,有一批难得的人才。”

学校的领导和同事说“又能科研又能创业的带头人太少了,学问好还不够,还要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对外联络沟通,对内组织协调,这样的人不多。”

一位远见卓识的领头人,一个脚踏实地的团队,两者缺一不可。

诗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根根闪烁着耀眼光泽的铝管需要原料经过旋转挤压才能成型,生产它的机器同样需要不断更新、改良才能高效运转,而研制机器的人,他的人生也在追求更高目标所带来的一次次磨砺中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成熟。

上一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经... 下一篇:罗应立:几十载积淀 赢得教学与科研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