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

时间:2022-04-25 08:14:23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

[摘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金融脱媒现象的凸显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改变了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促使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战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拓展盈利空间。文章考察了西方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情况,得出了发展中间业务的几点启示,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原则及策略。

[关键词]中间业务;金融脱媒;融资证券化;利率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1)03-0030-05

[收稿日期] 2011-03-10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融资格局以间接融资为主,商业银行发挥着社会融资主渠道的作用。在此融资格局下,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要求商业银行信贷的高投放,商业银行也正是适应经济高速增长的要求增加信贷投放,实现了信贷规模的快速扩张,盈利水平的快速提升。为支撑信贷规模的扩张,商业银行无一例外地将吸收存款作为经营活动的重中之重,通过增设营业网点和存款营销来增加资金来源。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增加盈利,成为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重要特征。

通常,商业银行的业务分为三大类,即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和中间业务。商业银行从事存款业务要发生利息支出,从事贷款业务要取得利息收入,贷款业务取得的利息收入扣除存款业务发生的利息支出形成净利息收入,即存贷利差收入。商业银行从事中间业务可获取手续费收入和佣金收入,即中间业务收入。我国商业银行2003年至2009年净利息收入与中间业务净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表中的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是净利息收入,即存贷利差收入,中间业务收入虽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盈利来源构成的实践数据支持了我们对上述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判断。

那么,与这一经营模式相对应,商业银行又是如何实现盈利的呢?为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首先来分析商业银行存贷利差收入构成。决定存贷利差收入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单位资金的存贷利差,即单位资金平均贷款利率与单位资金平均存款利率之差。单位资金平均贷款利率取决于贷款的期限结构和各期限的贷款利率,单位资金平均存款利率取决于存款的期限结构和各期限的存款利率。二是贷款规模。在单位资金存贷利差既定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存贷利差收入的高低就取决于贷款规模。

在我国,各期限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由中央银行制定。历史上,尽管存贷款利率有过多次调整,但是,存贷款利率多是等比例同向调整,从而商业银行各期限存贷利差就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在此情况下,单位资金平均贷款利率的高低就取决于贷款的期限结构,单位资金平均存款利率的高低就取决于存款的期限结构。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被动负债,存款的期限结构取决于存款人的意愿,商业银行无法决定存款期限结构。而贷款的期限结构决定则不同。一方面,贷款的期限结构要考虑经济主体对资金需求期限的长短,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从自身考虑决定贷款期限的长短。由于贷款的期限越长,单位资金平均贷款利率越高,越有利于商业银行获取高额的存贷利差,因此,商业银行主观上也愿意发放中长期贷款,而投资拉动型的经济高速增长使得商业银行的这种愿望成为可能。适应投资拉动型的经济高速增长,商业银行发放了大量的中长期贷款,使单位资金的存贷利差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在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格局下,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要求商业银行信贷的高投放,高额的信贷投放使商业银行获取了高额的存贷利差收入。

以上分析表明,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社会融资格局、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高速增长以及稳定、高额的存贷利差水平,造就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这一盈利模式是与我国经济金融的大环境相适应的。

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正在发生悄然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

(一)经济环境的变化。“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依靠外延扩张实现的,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鉴于此,国家决策层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消费结构升级,也就是说,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减弱,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增强。在此背景下,经济增长速度将会适当放缓,进而对银行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的需求将会降低。

(二)监管环境的变化。2004年2月,我国银监会公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该办法调整了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将市场风险纳入其中,并对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进行了重新定义。2007年2月,为响应2004年巴塞尔委员会的《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即新资本协议,我国银监会制定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规定了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方法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时间表。金融监管环境的趋紧强化了资本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规模扩张的约束作用,削弱了商业银行依靠资产规模的扩张增加盈利的能力。

(三)市场环境的变化。市场环境的变化体现在:

1.金融脱媒现象凸显。导致金融脱媒现象凸显的原因是:(1)融资证券化的发展。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发行债券、股票融资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社会融资格局逐步被打破,资本市场实现储蓄向投资转移的功能不断强化,相当部分资金通过资本市场直接流入企业,对商业银行储蓄起到了分流作用,通过商业银行媒介的资金量相对减少。(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壮大。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对安全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纷纷购买商业寿险转移家庭所面临的风险。商业寿险的发展,使得相当部分资金从银行转向寿险公司,对商业银行储蓄起到了分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推进,过去由政府和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障职责分散为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个人用于保障的支出逐年增加,对商业银行储蓄也起到了分流作用。(3)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由初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构成。初级市场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储蓄向投资的直接转化,二级市场的主要功能是对上市公司价值的评估。从个人投资者来看,其投资于二级市场,可以是直接投资,也可以是通过购买基金单位的方式间接实现。通过在二级市场上的投资,投资者可以实现财富增加,是理财的重要方式。在没有资本市场的情况下,投资者实现理财的方式只能是将资金存放到商业银行获取利息,有了资本市场,就增加了投资者理财可供选择的途径。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分流商业银行储蓄效应明显。

2.利率市场化。“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明确表示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虽然获得了存贷款利率的自主定价权,但是,由于融资证券化,资金供给者有更多的投资选择余地,资金需求者有更多的融资选择余地,商业银行为保住存款客户和贷款客户,既不可能降低存款利率,也不可能提高贷款利率,相反,则可能是提高存款利率和降低贷款利率。为保持合理的利差收益,商业银行不可能大幅提高存款利率,也不可能大幅降低贷款利率。总体来看,在融资证券化的背景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结果是存款利率上升,贷款利率下降,存贷利差收窄,商业银行稳定的存贷利差收益格局将被打破,这一点已被国外利率市场化实践所证实。[1]210

金融脱媒现象的凸现改变了社会融资格局,分流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侵蚀了商业银行的贷款需求,导致商业银行存贷款规模的缩减,而利率市场化又使得商业银行存贷利差收窄,这双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将会导致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净利息收入减少,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上述经济金融变化与20世纪80年代西方上银行的情况极为类似。面对资本管制、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环境的变化,西方商业银行及时调整了经营战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拓展盈利空间。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调整的经验,面对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进行经营战略调整,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通过发展中间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拓展盈利空间。

二、西方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经验及启示

以美国为例来看,据对美国286家资产总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银行进行统计的资料显示:1983~1990年,这些银行所经营的中间业务总额是它们资产总额的1.21倍,并且大银行和金融中心银行所从事的中间业务规模远远超过中小银行。286家美国商业银行中的货币中心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总额是其资产总额的5.25倍。随着中间业务的大量增长,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也迅速增长。1984~1990年,美国所有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2.97%。其中,资产在50亿美元以上的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21.93%。中间业务收入已成为西方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来源。据统计,1985年,美国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在全部收入中的比重为20%,到2004年上升到46%。[1]209

西方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给我们的启示:

(一)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顺应金融环境变化而发展起来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商业银行而言,金融环境的变化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所谓挑战是指金融环境的变化使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规模缩减,净利息收入下降,所谓机遇是指金融环境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商业银行及时把握社会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这一机遇,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之外,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拓展业务领域,实现盈利水平的提高。比如,针对融资证券化,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诸如备用信用证业务,为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大力发展票据发行便利业务,为企业融资提供承诺服务;针对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诸如远期利率协议、互换业务、金融期权业务和金融期货业务等交易类业务,一方面,通过该类业务交易,商业银行转移和分散自身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客户从事该类业务交易,为客户转移和分散其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针对投资基金业的发展,商业银行利用自身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众多的优势,大力发展基金单位发行和交易业务,基金资产托管业务;针对保险业务特别是寿险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保险业务。

(二)发展中间业务使商业银行顺利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型

存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就该业务而言,商业银行要想增加盈利,就得扩大贷款规模,而扩大贷款规模的前提是扩大存款规模。遵循这种逻辑,商业银行要想扩大存款规模,就得增设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很显然,这是一种粗放式外延增长方式。而发展中间业务则不同,一方面,发展中间业务不需要资本或需要很少资本,另一方面,发展中间业务不用增加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不用增加设备投资和人员投入,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人员,实现业务量的增加。显而易见,发展中间业务是一种集约式内涵增长方式。以上分析表明,发展中间业务使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发生重大转变,由粗放式外延增长模式转向集约式内涵增长模式,代表着商业银行发展的方向。伴随着该种模式的转变,中间业务成为商业银行继存贷款业务之后的第三大类业务。

(三)发展中间业务必须有效规避风险,加强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从事的中间业务有两大类:一类是无风险的中间业务,包括结算、、咨询等业务,另一类是有风险的中间业务,这类业务未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但同表内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为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通常称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业务。就第二类业务而言,其面临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国家风险、流动性风险、筹资风险、结算风险、定价风险、经营风险和信息风险等。对于这些风险的管理,西方国家成功的做法是,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建立有关对中间业务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加强对中间业务的管理,另一方面,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巴塞尔委员会也制定和颁布了相应的监管措施,加强对中间业务的监管。

(四)发展中间业务必须发挥自身优势,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具有信誉高、规模经营和专业人才集中的优势,这些优势使得商业银行在从事中间业务时,成本较低,风险相对较小,并容易取得客户信任。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并在银行业务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形成数据处理计算机化、资金划拨电子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并催生了电子银行和网络银行的发展,这些变化加快了银行处理业务的速度,推动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为银行获取可观的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借助于信息网络和信息处理技术,商业银行还可以开展各种服务性金融业务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业务,为客户提供更为有效的财务管理、投资咨询业务,并得到客户的广泛欢迎。

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200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制订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2003年6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制定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上述法规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奠定了法律基础,中间业务收入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总体来看,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点低、范围有限,特别是受传统观念和体制的影响较深,其发展仍处于缓慢而谨慎的初级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选取了工商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选取了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地方商业银行中选取了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五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净收入占净利息收入的比例。从表中的数据看出,中间业务在各层次商业银行中的发展呈现不平衡的态势,在2005年以前,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净收入占利息收入的比例较低,2005年以后得到快速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不平衡,地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滞后于其他商业银行。郑荣年、牛慕鸿对中国银行业1996年至2005年的非利息收入变化与银行特征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银行规模与非利息收入负相关,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这一结果说明中国小银行比大银行更积极地从事非利息收入业务,这点与国外商业银行的情况相反。原因在于大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规模大,资产负债业务带来的收益大,从而业务方式创新和客户关系创新动力不足,小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小,资产负债业务带来的收益小,因而注重非利息业务的扩展。2005年以后的情况显示,中间业务与银行规模正相关,这一点与国外银行的情况相同。其原因可能是大银行以交易型、批发性业务为主,更多地使用金融市场,且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而小银行则以关系型、零售性业务为主,更多地为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2]

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原则与策略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原则

1.稳步推进的原则。西方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经验表明,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顺应金融环境变化而发展起来的,而金融环境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只能根据金融环境的变化而逐步推进。在我国,金融脱媒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同时,利率市场化也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因此,商业银行应当根据金融环境的变化逐步推进中间业务的发展,切忌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各家商业银行“一哄而起”,搞恶性竞争,这是我国商业银行过去经常容易犯的错误。

2.立足本国实际的原则。西方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在国际化背景下,利率和汇率的变动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影响较大,为防范利率和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西方商业银行有必要也有可能通过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来规避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而我国商业银行的情况则不同,尽管国际化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发展中间业务还应立足本国实际。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制度改革进程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同样也面临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对于这类风险,我国尚无相应的规避此类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规避此类风险可考虑其他的风险管理技术。

始于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给国际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打击,金融危机的教训使人们认识到,银行业从事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具有高风险。危机过后,西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方向发生了变化,逐渐收缩中间业务,发展传统存贷款业务,业务经营呈现回归存贷款业务的现象。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时,应吸取西方商业银行的教训,尽可能回避具有高风险的中间业务。再者,我国金融业实施的是分业经营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也不允许商业银行跨行业经营,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应在金融业管理体制内寻求拓展中间业务。

3.差异化经营的原则。业务经营的同质化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长期以来存在的普遍问题。在发展表外业务时,各家商业银行应充分考虑本行实际,深入调查市场需求,科学细分市场,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开发出具有本行特色的表外业务,采取差异化经营战略,树立自身品牌,获取品牌效益。

4.有效控制风险的原则。中间业务分为有风险的中间业务和无风险的中间业务两大类。就有风险的中间业务而言,商业银行从事该类业务虽然可获取丰厚的业务收入,但是也要承担较高的风险。根据安全性原则,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也应将安全性放在首位,有效控制风险。这是因为:其一,开展有风险的中间业务,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很高,需要一定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相应的风险管理人才,而我国银行业的现实情况尚不完全具备。其二,根据《巴塞尔协议》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开展有风险的中间业务也需要相应的资本,在资本规模既定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开展这类中间业务势必会削弱资本充足率,也就是说,资本充足率制约着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规模。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

1.加强市场调研,挖掘市场需求。中间业务是一项金融服务业务,作为一项金融服务,商业银行是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客户是金融服务的需求者,只有客户对金融服务有需求,商业银行才能够从事此类金融服务业务,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并不是一厢情愿的,能否办理中间业务以及办理何种中间业务,只能依据市场需求而定。为此,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需要做得第一项工作是加强市场调研,挖掘市场需求。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应当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通过积极的市场调研,追踪金融服务需求变化的趋势,挖掘金融服务需求,保持对金融服务需求变化的高度敏感性,不断寻求拓展中间业务的机会。

2.结合自身实际, 确定发展方向。通过市场调研,挖掘市场需求,商业银行可以明确市场对金融服务有何需求,需求量有多大。由于各家商业银行受自身资源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介入存在需求的所有市场,可行的选择是根据自身实际,确定其可以介入的市场,这实际上就是所谓的确定目标市场。在发展中间业务方向选择上,强调要充分考虑自身实际,就是要求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要实施差异化战略,避免在中间业务发展上的同质化。差异化战略就是要求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中间业务是基于自身资源优势所开发出来的业务,是与本行的资源优势相适应的中间业务,对于不具备该资源优势的其他银行,这种中间业务具有不可模仿性,从而商业银行就可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品牌业务。

3.加大产品创新,强化营销力度。在确立了业务发展方向后,商业银行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加大产品创新,强化营销力度。在产品创新上,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了解到的市场需求变化和确定的业务发展方向,及时设计相关的中间业务产品,做到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储备和投放的有机衔接,在合适的时机推出相关的中间业务产品。在中间业务产品的营销上,要强化营销力度,具体说来就是要求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坐等客户上门的做法,积极与客户接触,向客户介绍本行所办理的中间业务,引导和挖掘客户需求,将客户的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

4.提升人员素质,实施人才战略。无论是市场调研、确定发展方向,还是产品创新,都是由相关人员去做的,对于从事中间业务的人员来说,由于中间业务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对知识的要求不仅面广而且要专业,因此,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必须重视提高人员素质,通过实施积极的人才战略,培养一批懂专业、善于人际间交流和沟通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10,209.

[2]郑荣年,牛慕鸿.中国银行业非利息业务与银行特征关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9,(9):135.

上一篇:信用评级机构行为的福利分析模型 下一篇:低碳经济下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