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手纸不只是公德的试纸

时间:2022-04-25 06:51:28

对如厕者来说,公厕能免费提供手纸当然是件受欢迎的事。相关部门正在考虑在上海市的2600多座环卫公厕免费提供手纸。为此,静安区的一个公厕已在试点免费提供手纸,但半年多下来,如厕者每次使用的卷筒纸的长度平均为1.6米。

不起眼的手纸让市民在公厕更加“方便”,彰显了公共服务的善意。按照试点厕所的情况测算,静安区的39座环卫公厕,每天如厕人数的总量在2.3万~2.4万之间,如果他们全部使用免费手纸,这方面一年的资金需求达七八十万元。政府投入几十万元,换来市民对城市的认同度、亲和感,这其实是无价的。然而,每个如厕者每次平均使用的卷筒纸长度达1.6米,这确实浪费惊人,也是公共管理不可承受之重。

看到静安区的免费手纸被大肆浪费甚至被“蹭”,人们习惯于把责任归咎于“国人素质不高”、“缺乏公德心”。有这样的反省自觉,如果还能躬身践行,自然难能可贵,但也不能动辄把板子都打在“素质”身上。我们常说日本人的公共素质高,其实他们也同样遭遇过“免费手纸难题”。东京车站的公厕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曾试行免费提供手纸,但很多人不顾公众利益,滥用手纸并且搞破坏。1973年,中东国家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制造手纸原料的石油不足,日本全国各地都出现偷盗公共厕所手纸的现象。因此,日本很多地方在这一年都取消了免费手纸。后来,东京地铁民营化以后,为了与其他交通工具竞争,搞好厕所成为一个最快捷的办法,免费手纸才再度出现,而且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比如在手纸箱里增加了一把裁刀,手纸转过一个30cm左右就会被截断,避免了有些人一下子将纸拉出几十米长的情形发生。

其实,北京、淮安等国内城市都曾试点公共厕所免费提供手纸,然而当“公地悲剧”效应出现,试点往往很快被取消,公众的“方便”又被打了折扣。值得欣喜的是,静安区在试点的过程中,在发现存在浪费、破坏等问题后,不是意气用事地立马终止试点,而是在管理方式、技术手段上进行探索,比如将手纸从厕间移到了公共区域,并且安装了锁具防止整卷被偷等。其实,免费手纸不只是公德的一面镜子,也是公共服务诚意和水平的一张试纸,是改进抽纸机、加强节约用纸宣传,还是以此为借口走回不免费的老路,无疑检验着服务型政府的成色。

今年年初,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的文章《旅游要发展,厕所要革命》引发广泛关注,他在文中说:“我们的传统文化重‘进口’不重‘出口’,只谈美味佳肴,将厕所看作污秽之地而羞于启齿,厕所议题一直难登大雅之堂。”上海静安区等地在免费手纸等“厕所议题”上做文章,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期待更多的城市能够跟进。

(摘自《 中国青年报 》)

【素材解读】

免费手纸被大量浪费确实反映出一个社会公德问题,但上海市静安区的环卫部门作为公共服务机构没有简单地将之归结为社会公德问题,而是刨根究底,找出其他问题,较为合理地解决了免费手纸被浪费的问题,真正体现了服务型政府的服务诚意。此外,一改过去重面子工程的做法,让厕所议题登上大雅之堂,是真正关心民生的表现,值得提倡。

【适用话题】

社会公德 公共服务 雅与俗

上一篇:股神巴菲特:做空美国都是不成功的 下一篇:由《最强大脑》中的一道数学题谈速算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