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探析

时间:2022-04-25 04:25:33

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探析

【摘 要】航运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高素质航海人才的支撑,加强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指导对专业航海人才的合理配置以及航运业人才资源要求的满足等有重要意义。辅导员对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有正面的指导与促进作用。文章简单分析了辅导员开展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并提出了辅导员促进航海类大学生就业的若干指导策略。

【关键词】辅导员 航海类大学生 就业指导策略

高校航海教育不但是学历教育,也是职业教育,其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的航海人才。自中国加入WTO以来,航运业人才竞争愈演愈烈,而随着高校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大学生获得了更多参与人才竞争的机会,其就业视野越来越宽,就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掌握航海类大学生就业特点,有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促进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是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新课题。

一、辅导员开展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

(一)针对性较强

高校辅导员队伍大部分都是优秀的硕士毕业人才,他们的综合素质较高,且频繁和学生接触,便于及时了解航海类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实践能力。辅导员对航海类专业的课程设计及人才培养有明确的把握,所以他们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就更有针对性,能充分分析学生的不足与优势,从而为其就业提供指导。

(二)便捷性较强

高校辅导员的知识背景、生活阅历等和大学生有较强的相似性,且他们常常深入学生当中,能及时掌握他们的实际需求,并和学生建立友谊,沟通和交流很便捷[1]。这样一来,辅导员就能在航海类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优势,关心和爱护大学生,指导大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归纳自身情况,指导他们尽快走出就业误区,引导他们积极上船工作,克服就业难题。

(三)指导更全面

辅导员担负着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在其中融入就业指导就变得很方便,能使就业指导贯穿于航海类大学生学习的始终,调动学生职业规划积极性。尤其是大学生在开学初期就能获得辅导员的就业指导,从而及时制订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发展兴趣、特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就业指导也变得更全面。

二、辅导员有效促进航海类大学生就业的指导策略

(一)明确指导航海类大学生就业的职能定位

1.建立互动机制,做好联络员

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第一线,是维系高校与航海类大学生正常联系的纽带,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在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辅导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纽带作用,做好联络员工作,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互动机制[2]。

一方面,辅导员要依据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部署,大力宣传并贯彻航海类大学生的就业方针、政策,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由政府调控、由学校推荐、用人单位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帮助学生了解市场、诚信就业,及时将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各项招聘信息传达给学生,促使大学生有效接受就业指导。

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及时将航海类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就业动向等问题反馈给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并按照学生情况开展分析和研究工作,加强对航海类大学生就业的分类指导。辅导员还须跟踪调查学生就业状况,并及时反馈到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以便积累更多的就业指导经验。

2.有效指导就业,做好指导员

辅导员对航海类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务必要从学生毕业前的阶段指导转化成对学生整个大学时代的全程指导,从而使就业指导工作更有效,真正落实自身指导员的职责。人的职业发展是持续的过程,并非到毕业或择业时才有发展需要。如果航海类大学生只用毕业那一年时间构想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并找到理想的工作,那是相困难的;且航海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也是渐进的,究竟是上船工作还是考公务员或考研,这些都不是临近毕业才决定的,而是学生入学时就应该考虑的。

因此,辅导员应在航海类大学生跨进校门的第一天就开始实施就业指导,注重启发大一新生的职业梦想,帮助他们树立起长远的职业眼光;给予大二学生初期的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指导大三学生谋划并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帮助大四学生掌握更多的就业方法与技巧等,从而使就业指导工作有效。

3.更新思想观念,做好服务员

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要求辅导员要积极更新思想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意识,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做好服务员,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率[3]。

一是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内容应致力于为航海类大学生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在就业服务的态度、方式及质量等方面严格要求,把是否对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有利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二是辅导员要在就业服务方法上坚持与时俱进,发现问题的关键,着重解决和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有最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

三是辅导员要落实针对特殊航海类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重点关心和指导那些在经济、生理与心理等方面有困难的学生,避免这些大学生被边缘化。

四是辅导员要保护好航海类大学生的就业权益,跳出就业政策的落实、择业观念的树立、求职技巧的培训等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限制,指导大学生掌握有关就业的法律知识,维护合法权益。尽管争议、侵权等事件的发生比例很有限,但具体到某一名航海类大学生、某一个家庭,学生顺利就业就绝对不是小事,所以辅导员在航海类大学生求职期间应结合实例让他们了解并形成维护自身合法就业权益的意识,提醒他们在求职中务必要警惕一些陷阱,预防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二)丰富就业指导中对学生的指导教育形式

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因为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指导是系统性工程,如果辅导员不具备进行专业训练的经验,就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升就业理论水平,增强就业指导的实践能力[4]。辅导员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应对航海类大学生不断变化的就业指导需求,才能逐渐使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以满足学生新的就业需求。与此同时,辅导员应注重加强对航海类大学生就业的个性化指导,有机结合个别辅导、群体辅导,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航海类大学生往往包括考研学生群体、上船工作学生群体、考公务员学生群体等,辅导员可针对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座谈会,掌握不同群体的需求;针对个别难以就业的学生,辅导员可从制作简历、筛选招聘信息、传授面试技巧等方面给予其全方位的指导、帮扶,为航海类大学生的就业保驾护航。

(三)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强化就业心理指导

航海类大学生合理定位、正确评价自我对其在严峻就业形势下的顺利就业有利。所以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自身的定位要合理,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竞争力。从心理学研究来看,个人自我评价越符合实际,自我心理障碍就越少,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就越强;相反,如果个人过分低估或高估自己,就会在实践中产生狂妄自大、紧张不安以及焦虑等不良心理。因此,辅导员要注重指导航海类大学生掌握合理的自我评价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调适自己的择业心理,强化就业心理指导。

一是指导学生学会反省。对于择业,航海类大学生不但要客观分析就业环境,还要认识自己已有的内在素质、能力,并找准今后的发展方向,认清自己的优势、劣势,测试性格与气质,然后确定自己是选择从事陆上工作还是海上工作,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岗位等,如此才能赢得择业的主动权。

二是指导学生学会比较。处于一定社会中的人势必要接触各种社会关系和人。航海类大学生要学会和自己的条件、地位等类似的人进行比较,从而自我判断,并把他人评价自己的结论、社会实践中自己的表现等因素作为比较的参照物,使自我评价客观、合理、公正。

三、结语

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辅导员应将航海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切入点,充分挖掘航海类大学生的就业潜力,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探索就业指导新思路,采取更多更有效的指导策略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从而不断增强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促进航海类大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董岩.航海类高校辅导员个人成长发展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03):54,67.

[2]刘超.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思考[J].科教文汇,2014(09):206-207.

[3]王穗洁.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5,4(16):17-18.

[4]倪伟,张欣欣.基于社会资本视角谈如何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J].价值工程,2013,32(01):10-11.

上一篇:试论大学生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浅议低年级笔顺规则教学的意义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