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新闻报道的故事化

时间:2022-04-25 03:43:06

浅谈电视新闻报道的故事化

摘 要:电视新闻不仅要达到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作用,更要有可视性、体现三贴近原则。对此电视新闻写作的“四化”即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命运化和命运曲折化就应运而生。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故事化;收视率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8-0129-01

电视新闻怎么写作观众才喜欢看,容易接受,这是我们电视新闻记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板着面孔,灌输式的讲政策、将法规的写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观众的欣赏标准和要求。把新闻像讲故事一样叙述出来,这样会使观众感到更加亲切,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接受信息。要使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就要在新闻中找到一个有名有姓的当事人,他是我们所报道的新闻事件的亲历者,见证人。通过讲述发生在他身上的真实故事,让新闻事件更加真实可信,让观众能够感受到新闻事件真切的发生了,甚至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

电视新闻的故事化,是电视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观众通过电视新闻获取信息和知识提出更高要求结果。把新闻当作故事娓娓道来,能引人入胜,改变了以前就新闻写新闻单调、乏味的状态。增强受众对电视新闻的关注度,提高电视收视率。所以,作为电视媒体记者,掌握运用好新闻故事化的报道方式至关重要,也是必然趋势。比如,在宣传我县开展农机具补贴的相关新闻《我县农民喜领农机补贴款》时,我们就采访了一名在农机具补贴现场享受到国家政策的农民朋友,通过简述他以前买一台小型脱粒机需要花多少钱,而现在有了补贴政策,他比以前少花了多少钱,真真正正得到了实惠,其他群众看了电视节目以后,既了解了国家的农机局补贴政策,又能感受到新闻事件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新闻故事有了人物,那么他在整个新闻事件中,从头到尾思想上、心理上、生活上的变化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就要把这种曲折的变化反映出来,让这种矛盾和冲突在不断发生和解决中交织,最后达到升华宣传主题。再拿《我县农民喜领农机补贴款》来说,我们采访的那位农民朋友,起初对这项政策还是半信半疑,不知道把农机具买了能不能将补贴的钱拿到手上,其他不了解政策的群众也众说纷纭。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了脱粒机,没想到他按照有关要求递交了身份证和购机发票,就顺利的领到了补贴款。这样,既让他享受到了国家的惠农政策,通过电视宣传,也让更多的了解了这项政策。通过对领到农机补贴款的这农民朋友从购置农机到领到补贴款的宣传报道,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到了这项惠农政策实施的时间,补助的标准、农技类型以及领补贴款需要的相关证件和办理的程序,达到了我们宣传的目的。

对新闻人物故事化、命运化和曲折化的描写,既能引人入胜,让观众更喜欢看,还能达到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相关信息的目的。有些电视台在报道有些案件过程中,为了追究群众猎奇心里,对故事事实进行加工,人为造成新闻故事的悬念或者情节,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例如,某电视台在报道一起普通的人身伤害案件时,本来是儿媳和公婆之间的矛盾升级,最后发生殴打伤害案。记者为了把新闻故事讲的更加离奇,吸引眼球。记者在案件还没有查清之前,道听途说,而将新闻故事讲成了老公公和儿媳妇由于发生不正当关系,让老婆婆发现,从而荒唐的将新闻写成了不正常的案件。公安机关将案件查清并公之于众后,电视台的公信力受到了极大地质疑,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说,我们在追求新闻故事化的同时,一定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要尊重最基本的事实,千万不能歪曲事实、哗众取宠,引起一时的轰动效应,从而降低受众对电视媒体的公信度,甚至产生无法挽回的损失。

故事新闻作为一种新闻传播模式,其优点不可忽视。然而,新闻故事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它的优点也同样带来了对新闻报道不利的因素。比如说由追求故事化而存在的使新闻流于浅薄的危险;新闻故事化追求曲折情节的特点还容易引发人为安排、主观介入较多等不良后果;新闻故事化还可能会屏蔽部分缺乏曲折情节但影响重大的社会事件。所以,我们对于新闻故事化的追求应该保持在一种理想性、适度的基础上,将其作为新闻报道模式的一种形式,对适合的题材有针对性地进行运作,而绝不是只为了盲目追捧故事新闻而去简单地把新闻故事化。

参考文献:

[1] 李雪慧.讲故事说新闻[M].北京:中国检查出版社,2006.

[2] 祁林.电视文化的观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 徐瑞青.电视文化形态论-兼议消费社会的文化逻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浅析电视娱乐节目中主持群优势的具体体现 下一篇:简析邹韬奋的大众编辑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