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创伤性牙髓炎临床分析

时间:2022-04-25 03:40:19

咬合创伤性牙髓炎临床分析

【摘要】 咬合创伤是指人在长期的咀嚼食物时个别牙齿承担了超高的咬合力量,这个过大的力量超出了牙周支持组织可能的承受界限,损伤了牙周组织,导致牙槽骨吸收,引发了牙周膜间隙增宽的现象,导致牙齿松动,牙髓炎是口腔科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病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导致牙髓炎发病的罪魁祸首是微生物感染,另外还有其他医源性和理化等因素也可以引发患者的牙髓炎。

【关键词】 咬合创伤;牙髓炎;去髓术;调和

口腔是人消化系统的重要环节,口腔中的重要组织是牙齿,牙齿在消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牙齿疾病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牙髓炎是口腔科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病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导致牙髓炎发病的罪魁祸首是微生物感染,另外还有其他医源性和理化等因素也可以引发患者的牙髓炎。临床症状主要以阵发性、自发性疼痛为表征,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一口健康的牙就是健康的金钥匙,所以积极治疗牙髓炎可以为患者解除病痛。1 咬合创伤牙髓炎的症状

咬合创伤是指人在长期的咀嚼食物时个别牙齿承担了超高的咬合力量,这个过大的力量超出了牙周支持组织可能的承受界限,损伤了牙周组织,导致牙槽骨吸收,引发了牙周膜间隙增宽的现象,导致牙齿松动,临床上把这种疾病作为牙周病变对待,认为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及牙裂、牙折的诱发原因,往往忽视其导致牙髓炎的可能。咬合干扰临床被认为是导致咬合创伤的潜在诱因[1]。患者临床表现为持续牙痛,时间越长,疼痛越严重,甚至有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无法忍受。2 咬合创伤性牙髓炎的诊断

临床咬合创伤是口腔牙颌系统的常见外因损伤,常常引发牙折、缺损、牙周病变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等临床症状,成为牙科临床的主要病症之一。临床上对由咬合创伤导致牙折、根折的治疗有很多研究报道,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对于咬合创伤直接导致牙髓炎的治疗报道则较少。该种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生活、工作等日常内容,根治此类病症非常重要。咬合创伤性牙髓炎患者具有较长时间不明原因牙痛的病史,临床检查中一般都找不到引起牙冠症状的诱因,这时一般要考虑是否患了咬合创伤牙髓炎。临床诊断主要考虑咬合纸检查,触诊前伸的牙列,配合咬合蜡的检查,基本能明确诊断该病。3 咬合创伤性牙髓炎的治疗

3.1 沈阳于广龙报道25例患者25颗牙。通过五种方法对所有患者行检查最后确诊为创伤性咬合牙髓炎。对患者进行咬合纸检查,从而确诊是否患有咬合性牙髓炎。让患者进行反复正中、前伸、侧向活动等牙齿动作,能够看到色较深的咬合点;另外触诊检查还要注意正常开闭咬合时的情况。方法主要是对25例患者进行调去咬合创伤点的治疗,对其中19例进行牙髓治疗;4例患者的折断残片拔出,采取去牙髓术,患者症状明显改善;2例患者坚持不进行牙髓治疗,然而在后来剧烈疼痛的折磨下,还是采取了牙髓治疗措施,收到满意效果。

3.2 刘洪臣、赵艳萍、李世东等报道21例患者21颗牙,前牙6例,后牙13例。患者主诉情况普遍存在咬合痛,无隐裂和龋齿情况,没有发生逆行性感染,没有引发牙髓炎的牙周疾病史。经过相关方法的诊断,21例患者全部为咬合创伤牙髓炎。患者普遍存在牙痛,持续时间最多达半年之久。临床治疗上对全部患者调去咬合创伤点,16例患者进行了牙髓治疗,5例患者根纵折,3例拔出诊断的碎片后进行去髓治疗,之后进行又一次调,2例患者坚持三天后也进行了去髓治疗。其中1例典型案例:男性,65岁。于半年前后牙咬合痛,在基层医院诊断为“牙髓炎”,然而患者没有龋坏、隐裂等病变现象,所以没有进行牙髓治疗。但是进行了抗菌治疗,而且坚持不用患侧咬东西,症状确实有所缓解,然后不停地复发。而且遇冷预热后症状加剧。来我科就诊时检查,叩压痛明显,没有龋齿和隐裂,牙齿松动Ⅰ°,牙周探盲袋深约2mm。之后又进行了X片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根周膜腔增宽,患齿槽嵴横向吸收明显。经过整列牙咬合检查,出现蜡片可见穿通点现象,进行开闭口咬合检查发现动度明显,最终确诊为咬合创伤性牙髓炎。当听到去髓治疗的建议时,都存在为难情绪,所有病例均要求先调,共分两步,三天后行第二次调,调后患者的疼痛减轻,似乎有所好转,但并未根除,再次就诊同意进行去髓治疗。手术方式为局麻下开髓,能看到髓腔内压力较大。并有血性分泌物出现,量大,采取封丁香油棉球措施,嘱咐患者24小时后再来复诊,此时可见穿髓点处牙髓呈现外翻。采取封失活剂,72小时候后牙髓治疗结束,效果明显[2]。

3.3 山东荣宁报道31例咬合创伤牙髓炎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一例典型患者,女,39岁,于2011年8月因左右下前牙疼痛严重不能忍受1个月来诊,治疗历史没有,因为之前就诊没有被查出牙齿任何病变。不咀嚼时疼痛轻,咀嚼时疼痛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神情烦躁焦灼前来就诊,检查发现31、41近中外翻,牙齿有叩疼,并未有松动现象,也没有龋坏、隐裂及牙龈红肿的临床症状。后经X线检查显示无牙体病损,牙周膜无明显增宽。咬合检查未见异常,牙齿的咬合面有磨耗,牙齿引导前伸咬合时,发现31、41牙齿的近中切角咬合纸有加重点出现。实施对31、41近中切角咬合高点第一次调合的措施,7天后患者前来复查,症状明显缓解,调和3次后复查痊愈,未见复发。

参考文献

[1] 王惠云.牙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8-66.

[2] 张举之.口腔内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65.

上一篇:咳嗽变异型哮喘32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11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术后并发症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