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陶艺的技术之美

时间:2022-04-25 03:30:18

论现代陶艺的技术之美

摘 要:现代陶艺从本质上看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统合的产物。艺术家必须利用一整套严密的工艺技术作为支撑才能构建出相应的艺术形态,以技术材料的固有之美为桥梁,表达自己的个人意志与情感追求,使技术与艺术相互交融,上升至自由的精神层面,实现“技近乎道”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现代陶艺;艺术;技术之美;技近乎道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050-01

现代陶艺是现代艺术领域极富个性魅力的一支,相较于其他艺术门类而言,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形式语言和视觉效果,陶瓷材料与烧造工艺的特殊性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作为陶艺创作的材料媒介与工艺手段,不同性质的泥、釉以及陶瓷颜料经由窑火烧制之后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形式之美。为了表达个人的审美理想和精神情感,艺术家借助陶瓷工艺材料固有的形式语言进行创作,依托作品进入艺术的自由之境。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使自己的技术操作和材料处理能力先实现得之于手,再进入应之以心,最终达到心手合一、“技近乎道”的“通会”状态。下面,我们就现代陶艺中不同层次的技术运用进行讨论,分析泥、釉料以及烧制工艺中的技术之美。

首先,在第一阶段中,艺术家通过最初的材料实验与工艺摸索,开始了解并熟练掌握陶瓷材料的固有特征和各类技艺方法。在此阶段中,艺术家是作为工艺材料展现自己魅力的工具而存在的,技术在这里占据了绝对的主体优势。例如艺术家利用粘土强大的可塑能力完成拉坯、泥条盘筑、泥板成型与泥片塑型等基本的型体构建,使黏土在拉、揉、压、撕、切等不同技法与外力作用下,通过与水的合作,展现出专属于泥料与其相关技艺的物理本性和美的效果。同理,从陶瓷釉料的特性和处理方式来看,釉料不仅是现代陶艺作品得以呈现千姿百色的要素之一,其烧成后的表面效果与质感也是别的艺术门类所无法企及的特色魅力,在从釉料配置到上釉烧成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各种制釉原料所拥有的化学反应潜力、各色上釉技法以及釉料与不同造型胎体的结合等等都会给予陶艺作品的外在形式不同的肌理质感与装饰效果。

其次,现代陶艺创作是以工艺技术为手段来实现艺术家的创作目的的,技术可以说是现代陶艺不可分离的本质属性之一,艺术家有关形式与自由情感的全部理想必须借助陶瓷工艺材料表现出来。在这一阶段中,陶艺家以个人的创作意图为目的又或以各式器物的功用及形式要求为引导,通过多种方式的工艺操作,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以及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实用功能和审美的需要。对比第一阶段技术的主导地位,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已经从得技于手的工艺熟悉阶段进入了合目的运用陶瓷工艺材料的得心应手的创作阶段。从陶艺家对釉料的操作可以发现,为了实现个人的创作需求,陶艺家不仅要了解釉的呈色与肌理质感,而且要知晓釉的配置成分、制作与烧成工艺,然后以自己的审美精神为引导展开实践操作,诠释作品内涵。

最后,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创作经验累积,与现代陶艺创作相关的思想认识和技术处理手段已经内化为艺术家思想和创作行为的一部分,具备了赋予艺术以形式及感性符号的功能,能合乎艺术家的创作语言,并与其一起构成作品的形式、风格与内涵,使技术达成其艺术性的最高形态。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心手合一、“技近乎道”的“通会”状态,是艺术家随心所欲地运用工艺材料语言阐述个人所思所想的自然行为,与此行为相应的技术之美是合乎自然之律、合乎艺术家理想的技、艺通融之美。就具体实例来看,由于釉料的最终表现形式并不完全受控于作者,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因而陶艺家在进行构思与创作时一定会提前估计釉的呈色、肌理质感与流动效果并辅之以相应的处理手段,经由窑火烧制之后,让釉料偶发及必发性的形式语言与作品形态以及作者的心性内涵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例如花釉和釉料的缺陷肌理等等的使用。在窑火的烧制问题上,无论是作为陶瓷成型媒介的粘土,还是作为装饰材质的釉料,二者都要经过窑火的考验才能最终成形,泥、釉在此期间所产生的种种物理化学反应使作品形态较烧制之前发生较大变化,甚至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偶然效果”。为了使现代陶艺作品的形式语言得到完整的表现,艺术家需合理利用窑火的必然性,尊重其偶然性,在掌握其脾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美学创造潜能,使泥、釉与窑火的运用传达出顺心合律的技、艺通融之美。

现代陶艺创作是现代艺术中艺术与技术融合发展的一个典范。艺术家先是进行得技于手的工艺熟悉,然后借助陶瓷工艺技术与材料操作为手段而抒情表意,最后将陶瓷工艺技术与材料的运用演变成生发于人性人情和艺术思想之上的自在行为。以“技近乎道”为目标的陶艺技术不仅说明了艺术是技术存在的最高形态,而且还为作品形式语言的实现、思想容量和人性的深度开辟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潘鲁生.民艺学概论.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年4月.

[2]李砚祖.设计之维.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论紫砂的泥质与造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