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美——黄河奇石

时间:2022-04-24 08:51:16

自然之美——黄河奇石

案例概述

2011年12月,青海省西宁市晓泉小学同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瓜什则寄校结为“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技术启迪智慧课题研究项目合作伙伴。在项目开展期间,两校充分利用Web2.0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在网络上展开了交流、讨论等活动。双方就《自然之美——黄河奇石》课题拟定了项目学习的内容和思路。

“山宗水源”四个字是对青海自然风貌的形象概括。青海省内横亘多条著名山脉,构成了青海高原的基本骨架。巍巍昆仑横贯中部,唐古拉山雄踞于南部,祁连山矗立在北方,而黄河穿山越峡,切入崇山峻岭,沿途岩石坠入河道中,经河水的搬运、冲击,形成了许多色彩艳丽、形态动人的黄河石。黄河石作为中华民族摇篮——黄河的赐予,夺目的光彩、古朴的色调,是赏石文化大家族中一朵绚丽的奇葩。青海的孩子们天天与大自然中的山川草木相伴,生活的内涵一点也不比大城市里的孩子逊色。孩子们天生就喜欢亲近美丽的大自然,那一颗颗丰满圆润、色泽沉稳古朴的黄河石伴随着孩子们每天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是孩子们成长的见证,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是大自然赠予他们最美的礼物!

《自然之美——黄河奇石》主题活动主要是通过了解黄河石、采集黄河石、打造黄河石、鉴赏黄河石、评石论石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进一步了解中华奇石文化与历史底蕴。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Web2.0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在网络上展开了交流、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进行合作交流沟通与分享的能力,实现跨地区、跨空间的网络学习。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发现自然中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怀。

案例实施过程

1.真心求教——了解黄河石艺术珍品

2012年4月12日,我们带领学生拜访了黄河石专家夏洪祥老师。学生们就像是专业的小记者一样,活泼好问,对黄河石充满了疑问和兴趣,在夏老师认真详细的讲解和指导下,学生们对黄河石的石质、图案、造型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学生们不由得感慨:“以前总认为捡一块石头很容易,今天听了老师的讲解,原来黄河石的知识这么深奥,看来我们需要学习的还很多呢!”

2.收获喜悦——捡石、品石、论石

我校黄河石小组的学生们与项目合作学校瓜什则寄校的学生们跟随专家老师来到青海多巴湟源峡探寻采集黄河石。学生们在黄河石专家的指导下,采集了许多形状各异、图案丰富的黄河石,大家还把采集到的黄河石编号拍照。在采集的过程中,学生们提出了许多疑问,如怎么区别黄河石,它的石质与其他的石头有什么区别?黄河石从原石到成品石,需要哪些处理工序?黄河石的形状和色彩哪个更重要?专家老师细心地指导和解答,让学生们对黄河石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回到学校里,大家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并在“好看簿”里相互回帖交流分享采石心得。

3.美丽蜕变——打造黄河石

名人说黄河石天然呈画,人人可以读赏,赏之愈久,趣味愈浓;美学家称黄河石为“黄河魂石”;文学家把黄河石誉为“华夏一绝”。与其他河流的石头相比,黄河石的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石形硕大,图纹流畅,石质坚密,颜色古朴,文化内涵丰富。

学生们捡回来的石头看着不起眼儿,可是在孩子们的手里可都是宝贝。拿在手里一边刷洗,一边抛光,非常开心。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我找到了这么多懂石头、爱石头的知己。我们还一同又去拜访了夏洪祥老师,跟随夏老师学习如何打造一块精美的黄河石艺术珍品。经过专家老师的指导,学生们认真地洗刷、打磨、抛光、打蜡……一块块漂亮的黄河石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学校还聘请了美术教师为学生们讲解有关黄河石的文化和如何打造黄河石、鉴赏黄河石。学生们听了老师的讲解,感受到黄河石内涵丰富的性格美。孩子们还来到黄河石园,跟随黄河石艺人学习了如何制作黄河石底座。学生们在老师傅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制作黄河石底座。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体会到了任何美好的事物都需要经历千锤百炼,体会到了黄河石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

4.成果展示——黄河奇石展

经过学生们的洗刷、打磨、抛光、打蜡等一系列的制作活动,200多块光彩夺目、色调古朴的黄河石蜕变成了孩子们眼中的珍宝。瞧,这块黄河石鹅黄色和黑色相间,有大山的宏伟气魄;这块有一只可爱的啄木鸟,长长的嘴巴,生动形象;还有这块,层层叠叠,像麦田,像河流,像山路蜿蜒而上……孩子们在赏石和品石的过程中学会了交流与分享,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本次实践活动中最大的收获。每块黄河奇石都是独一无二,具有千锤百炼的风采美,令我们爱不释手。

学校在六一儿童节组织全校师生参观了我们自己的黄河奇石馆,让这些孩子们亲手打造的黄河石登上舞台。那一块块精美的黄河石在红色丝绒布和实木底座的陪衬下显得格外的漂亮、大气。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黄河石的起源与历史,并对孩子们打造的黄河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说明,全校老师和学生们积极为这些黄河石命名。参观结束后,学生们激动地说:“俞老师,这个活动开展得太好了,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内心世界、更丰富了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我想有了老师和学生们的鼓励和支持,这个活动一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和老师们参与。

5.资料整理——制作手抄报、PPT

学生们将本次活动中自己的感受、收集的照片和资料进行整理,并在“好看簿”里与同仁县瓜什则寄校的孩子们相互回帖交流分享。把对黄河石的热爱和亲身体验捡石、赏石、论石的过程与感受写在手抄报中。有些学生还用散文和诗歌的形式歌颂黄河石的魅力。黄河石小组的学生还创办了以黄河奇石为主题的文化长廊,把一幅幅精美的黄河石主题的手抄报、经典美文、幻灯片和摄影作品展示给大家,有些班级还创办了“我爱黄河石”专题墙报。孩子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看来这个活动的确是孩子们所喜爱的。我想我们在今后的活动中一定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黄河石活动成为我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更多的孩子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发现自然中的美。

6.点石成爱——组织爱心义卖活动

我们学校还将组织两校的师生举办“点石成爱——黄河奇石义卖”活动,孩子们将自己亲手打造的黄河石进行义卖,所得的款项将用于资助同仁县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上学。通过这个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拥有一颗关爱他人的善良之心。

教师小结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亲近了自然,发现了大自然中的黄河石之美,丰富了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网络中他们在Web2.0的平台上和更多的孩子交流与分享自己的学习与乐趣,无声的网络绽放着他们智慧的火花。通过项目活动,瓜什则寄校的孩子们的计算机水平也有了进步,“好看簿”上有了他们稚嫩的话语和开心的笑脸。参加了此次项目活动的孩子们都说在这样的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开展中,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懂得了怎样上网查找所需资料,也提高了自己的交流能力,他们在项目交流平台上发帖写下项目日志:“我觉得这样的项目活动开展得非常好,我希望再次参加这样的学习。”作为老师的我们,从刚开始对Web2.0、“好看簿”的陌生到现在随时随刻拍摄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把它们上传到“好看簿”与大家分享,已成为了习惯。当然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由于奇石文化博大精深,对于黄河石的收集和打造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所以对黄河奇石的探究我们还需不断学习,在今后的活动中不断改进与完善。我们会把“自然之美——黄河奇石”课题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吸引更多的老师和学生们参与进来,让这个活动成为孩子们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相关链接http:///index.php?title=YellowRiverStone2012S

考镜源流:

这两篇文章虽然主题各异,一篇写厨房做饭,一篇写黄河石,但是他们在学习活动的组织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显著特征,就是让孩子接触自然、接触真实的生活,这就是这两个案例最具教育价值的地方。我们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多的时候,让孩子面对的是脱离生活情境的孤立知识,这就造成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实践能力发展的脱节。这两篇文章所展示的做法,可以协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与所处环境的对话、与生活实践的对话,从而能够扩展和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实现真正的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庄秀丽)

上一篇:思维导图腾云起 信息课堂生双翼 下一篇:浅析工程力学教学如何在因材施教中实施分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