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色彩与建筑的关系

时间:2022-04-24 02:13:46

浅析色彩与建筑的关系

摘 要:色彩所反映的不仅仅是视觉的愉悦,它一旦和建筑相结合就会极大地扩展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在日常生活中建筑色彩时刻对人的心理施加暗示,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行为准则与精神状态。而这种色彩与建筑空间的作用力能够通过客观的思维方式加以掌控。

关键词:建筑色彩 色彩心理 建筑空间环境 视觉因素

人文心理

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色彩和建筑形式一样,都是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文化的产物。这二者是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就没有依托;如果没有建筑色彩,建筑形式就没有增饰。它们都是遵循建筑美学的原则而构成的建筑美学的基础。当然也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建筑本身是离不开色彩的,于是色彩就成为表达建筑心情最直接的方式。建筑大师们曾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既有建筑物轮廓的变化,也包括外表面色彩的丰富性。一个建筑物外表面颜色的设计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它是否能与传统的建筑物之间的色彩协调起来。

一、色彩的物理效应

1、温度感

在色彩学中,把不同色相的色彩分为热色、冷色和温色,从红紫、红、橙、黄到黄绿色称为热色,以橙色最热。从青紫、青至青绿色称冷色,以青色为最冷。紫色是红与青色混合而成,绿色是黄与青混合而成,因此是温色。这和人类长期的感觉经验是一致的,如红色、黄色,让人似看到太阳、火、炼钢炉等,感觉热;而青色、绿色,让人似看到江河湖海、绿色的田野、森林,感觉凉爽。但是色彩的冷暖既有绝对性,也有相对性,愈靠近橙色,色感愈热,愈靠近青色,色感愈冷。如红比红橙较冷,红比紫较热,但不能说红是冷色。此外,还有被色的影响,如小块白色与大面积红色对比下,白色明显地带绿色,即红色的补色的影响加到白色中。

2、距离感

色彩可以使人感觉进退、凹凸、远近的不同,一般暖色系和明度高的色彩具有前进、凸出、接近的效果,而冷色系和明度较低的色彩则具有后退、凹进、远离的效果。

3、重量感

色彩的重量感主要取决于明度和纯度,明度和纯度高的显得轻,如桃红、浅黄色。

4、尺度感

色彩对物体大小的作用,包括色相和明度两个因素。暖色和明度高的色彩具有扩散作用,因此物体显得大,而冷色和暗色则具有内聚作用,因此物体显得小。不同的明度和冷暖有时也通过对比作用显示出来,室内不同家具、物体的大小和整个室内空间的色彩处理有密切的关系,可以利用色彩来改变物体的尺度、体积和空间感,使室内各部分之间关系更为协调。

二、色彩与建筑的关系

1.材料决定色彩,色彩影响环境,环境引导心理,心理衍生需求,需求制约材料。

如果单从物理性质上来思考,色彩对于建筑和空间环境而言只是处于客观的受体状态。建筑的色彩选择也只是从它的物理属性来考虑,如色温的高低、对热量的吸收程度等,色彩在这里只是建筑空间的依附产物,它会随着材料的不同选择而改变。但是,色彩在自然界中本身就是秩序与和谐的存在,它除固有的物理属性之外还具有视觉与心理的引导性,仅以此点色彩在建筑与空间环境中的影响被“非物质化”了。而物理属性、视觉引导、心理暗示,这几者在建筑与空间环境中处于微妙的平衡状态,它们都以色彩为共同的媒介对建筑空间施加影响涌现出了一系列的空间属性。

2.形象与功能

色彩的视觉因素对建筑空间的影响并不局限于简单的色相变化与序列组合。在固有的色彩特性之中引入图形符号扩展其信息的内涵量,同时强化色彩的作用力度也是建筑着色领域的重要手法。而色彩与图形符号的融合兼顾了两者的视觉特性,形成了人文心理与视觉引导的形象功能。

3.人文关怀与历史因素

色彩心理与社会心理有关 由于不同时代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感受也不同。随着阶级的产生,色彩逐步成为政治、宗教的服务工具。《周礼》记载:“以玉做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性币,各放其玉之色。”色彩已用于政治礼仪之中。西周时色彩的正色(五色)、非正色已作为“明贵贱、辨等级”之用。春秋时不仅宫殿建筑柱头,护栏,梁上墙上有彩绘,并已使用朱红、青、淡绿、黄灰、白、黑等色。秦代继承战国时礼仪,更重视黑色。秦始皇统一后变服色与旗色为黑。“别黑白而定一尊”《史记》,黑色为主色从此开始。汉代,发展了周代阴阳五行理论,五色代表方位更加具体。青绿色象征青龙,代表东方,朱色象征朱雀,指南方,白象征白虎,代表西方,黑象征玄武,表北方,黄象征龙,表示中央。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到清末。汉代除民间一般砖造泥木房的室内比较朴素外,宫殿楼台极为富丽堂皇。天花一般为青绿色调,栋梁为黄、红、金、蓝色调,柱、墙为红色或大红色。盛唐时,佛教影响巨大,竞相攀比华贵之风盛行。色彩比以前更豪华,不但用大红、绿青、黄褐及各层晕染的间色,金银玉器是必用材料。绿色、青色琉璃瓦流行,深青泛红的绀色琉璃瓦开始使用。从汉至唐代,建筑木结构外露部分一律用涂朱红,墙面用百粉,采取赤红与白色组合方式,红白衬托,鲜艳悦目,简洁明快的色感是其特点。

人们对城市形象的把握极大地借助于其色彩的构成,当我们一提起某些富有特色的城市,相伴而来的就是对该城市或凝重、或浪漫、或明快等印象的色彩联想,良好的城市色彩构成能使居于其中的人们得到愉悦的视觉享受,反之则会带来视觉环境污染。不同城市的色彩构成还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这能从世界范围内不同地域的城市形象中得到印证。

如果说建筑色彩代表着城市面孔和城市性格,北京应该已经是明朗、和谐、整体感强、连续感强的色调集合。在这些色调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以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为代表的“最高灰色”。北京已经与现代和世界并行,这种并行可以从SOHO现代城以及由其影响的一大批建筑中得到印证。这座从古都、从历史、从帝皇尊宠中走出的中国首都,以灿烂的面貌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

4.结束语

所有的物体都离不开色彩,建筑本身也离不开色彩,色彩是建筑心情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为单调的混凝土赋予颜色,表现建筑空间的性格与表情,为建筑创造出新的生命力,这就是色彩对于建筑的表现语言,它可以让人们通过色彩来对建筑产生一个清晰直接的印象,是建筑形象展示的重要手段。如在蒙特利尔色彩斑斓的建筑中,大量运用彩色玻璃为主要装饰材料,在光线的照耀下,产生了另类时尚、五彩缤纷的视觉效果,使建筑呈现出一种妖娆的美,建筑也有了生动的形象,脱离了混凝土本身的冰冷。

上一篇:在工民建中防水防渗的施工技术 下一篇:高边坡开挖施工安全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