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施工企业工程款拖欠的危害及其对策

时间:2022-04-24 01:24:04

浅析施工企业工程款拖欠的危害及其对策

[摘要]工程款的拖欠给施工企业造成资金严重匮乏,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财务风险骤增。因此,施工企业应防范大量拖欠工程款带来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本文分析了施工企业工程款拖欠的危害,提出了解决拖欠工程款的对策。

[关键词]施工企业 工程款拖欠 危害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一个普遍存在且不容忽视的问题即为建设领域中严重的拖欠工程款现象,其危害性显而易见。

工程款的拖欠给施工企业造成资金严重匮乏,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财务风险骤增。由于外部欠款存在坏账、死账的危险,造成大量潜亏,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因此,施工企业应防范大量拖欠工程款带来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一、施工企业工程款拖欠的危害

拖欠工程款,加剧了建筑市场无序状态,给建筑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严重影响建筑企业发展。由于资金大量被拖欠,为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一些施工企业只好靠增加贷款组织生产,使得财务成本大大提高。同时由于企业追讨工程款加大了企业负担,资金周转困难,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

其二,损害了农民工的权益。由于工程款的拖欠,引发了大量的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究其原因,绝大多数是由于严重拖欠工程款而导致承包商无力支付。由于工程款的拖欠,农民工不能按月得到工资,因而增加了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其三,转嫁工程建设风险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大量拖欠工程款使得企业负担加重,一些施工企业为了压低成本,转嫁拖欠的风险,层层转包,违法分包,将工程分包给技术管理水平低的企业甚至是包工头,甚至出现工程施工成本远低于工程造价的情况,而代价就是工程施工中的偷工减料,违反工程强制性标准,使工程质量严重降低,为将来工程使用出现安全事故留下隐患。

其四,冲击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由于工程款的拖欠,施工企业也随之产生了对分包企业工程款的拖欠,对部分材料供应商的拖欠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国家税款及银行贷款,久而久之,债主登门讨债,甚至诉诸法律,使施工企业的信誉受损。

其五,社会信用关系严重扭曲。由于拖欠工程款的行为得不到有效地监督和约束,使得市场交易秩序混乱。不讲信用,不讲合同。长此以往,结果是引起企业间的信用危机、全社会的信用危机,造成守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而失信者得到了不应得到的收益甚至是暴利,而没有遭到应有的谴责和处罚。

二、解决拖欠工程款的措施对策

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防范新欠与治理旧欠并重;更需要施工企业正视自身,谋求生存和发展。

1.完善现代建筑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国有施工企业要主动走现代企业制度之路,它是实现企业长远发展,防止短期行为和抵消政府错位对国有施工企业负面影响的较好机制。现代建筑施工企业既要依法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分离,从形式上对权力予以约束与制衡;更要实质性地完善重大决策的程序与控制机制,尤其是要真正发挥股东会、监事会和独立懂事的作用,依法确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约束决策者的“自由裁量”权。

因此,不论从防范工程款拖欠等经营风险上考虑,还是从施工企业稳健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上考虑,还是从公司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利益与责任承担上考虑,国有施工企业改制创新,分权制衡、依法运行等都是非常必要的。

2.不断深化施工企业的内部改革

深化施工企业改制减员增效,用工与市场“活源”接轨,精简普通管理、辅助和后勤服务岗位,完善内部的配套改革。摈弃重产值重规模的粗放经营模式,运用劳动合同手段调节供需关系增强其弹性,留住、管理好技术骨干和关键岗位的操作技工,以保持企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地发展。

施工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运作,开拓市场与防范经营风险、改善劳动用工机制并重,实行扁平化结构减少管理环节提高运行效率。增加高学历、高职称、高资质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加大投入和施工生产的科技含量,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等核心竞争力。

3.专人专责落实到位

施工企业须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含法律顾问),做到领导、机构、人员、物质、措施五到位。制定清欠奖励制度,充分调动清欠机构及其他人员回收工程款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工程款清欠工作定期报告制度,设置台帐,对拖欠工程款进行分类,随时跟踪清欠情况。项目经理是回收工程款的直接责任者,要充分发挥项目经理的作用。同时必须对财务、生产、质检、预算、材料等部门落实工程款的收取责任,强化各职能部门基础管理工作,防止产生由企业自己的责任而引起的工程款拖欠。

4.建筑施工企业要树立“和谐与社会责任”意识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诚实信用为荣”,关心和改善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主动履约及时支付劳务费,切实监督好分包单位农民工工资的发放,尽职尽责营造“资方”与“劳方”的和谐。树立绿色环境保护意识,做好防尘与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减少建筑用水、施工垃圾与废物的排放,实现施工生产现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5.强法律意识主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施工企业一定要牢固树立按合同条款提供服务和用合同保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高度重视建筑安装合同的签订和管理。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要保证真实、完整、合法、有效。特别要把拨付工程款和结算还款的时间、方法、数量、金额等条款及违约责任在合同中约定清楚,避免日后发生合同纠纷。

施工企业要加大清欠力度,采取各种措施积极追讨被拖欠的款项。除了口头催讨外,还要善于运用国际上通行的函告催讨方式。在连续催讨无果或拖欠渐增的情况下,对在建项目应及时分析,采取相应自我保护措施,首先应放慢施工进度,对后续资金明显不落实的则应坚决停建;对资金一时遇到困难,业主要求垫资的,则应协商要求建设方对已欠资金提供第三方的信用担保。如果无法提供,则应选择由建设方提供实物抵(质)押或用该工程开业后的经营权进行抵押的做法;对于濒临破产的业主、烂尾楼盘或交工后恶意拖欠工程款的甲方,要常交涉勤追讨有理有力有节地据理力争,适时诉诸法院并采取诉前证据保全与财产保全措施;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有严重缺失诚信行为的“恶意甲方”,企业应适时运用《合同法》286条及其司法解释,申请法院行使优先权收回工程款。

参考文献:

[1]张建儒等.信用经济中建筑业债务问题的理性思考.建筑经济,2005,7.

[2]周广友等.浅析工程款拖欠的后果和解决的新思路.西部探矿工程,2006,7.

[3]黄志坚.清欠建筑工程款对策探讨.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3.

[4]敬瑞杰.工程款拖欠风险的防范及对策.四川水力发电,2006,12.

(作者单位:福建二建建设集团公司)

上一篇:增强农民“造血功能” 谋求扶贫长效机制 下一篇: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