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史研究回顾

时间:2022-04-24 12:42:07

香港城市史研究回顾

[摘 要]根据研究文献,文章对近20年来香港城市史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整理,总结出目前学术界对香港城市史的研究,主要从以香港单个城市和以香港为中心的城市群体为研究对象这两个角度来进行的。最后文章尝试指出该研究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对未来的香港城市史研究的方向和动态。

[关键词]香港城市史;单个城市;城市群;展望

[中图分类号]K291/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8-0161-04

香港由1842年前的一个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渔村小岛,经过开埠至今,成为了一个令人注目的国际大都市,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典范。香港城市的形成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结束后,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开始了城市发展的进程,尤其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香港的经济飞速发展,在短短几十年里,香港成为一个集贸易、金融、航运和信息等多功能于一身的国际中心。香港的城市发展 “奇迹” 吸引了一些城市史研究者的目光。近年来,也有不少关于香港城市史研究的论文和专著面世。本文仅就收集的近20年来的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整理。

首先,我们要明确香港城市史研究的基本内容。城市史研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以西方学术界为早,近20年,这一学科在中国迅速发展。虽然在城市史的研究内容这一基本理论上,国内学者各有各的观点,但是在对这门学科的认识和界定上基本一致,也就是,城市史研究是以一个城市、区域城市、城市群、城市类型乃至全国城市为对象,研究城市结构和功能,分析地位、作用和发展过程,论述各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关系及变化,探讨城市的发展规律。基于这个界定,以香港为研究对象的城市史研究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以香港这个单个城市为对象的研究和以香港与其他城市间的关系为对象的研究。

1 以香港单个城市为对象的研究

香港是一个单体城市,但又不同于中国大陆的其他单体城市。比如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香港的城市类型定为政治中心、军事中心或是经济文化中心。首先,经济上,香港是亚洲东部最大的金融中心;其次,文化交流上,它又是鸦片战争以来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心;再次,在历史上的某个特定时期(如抗战时期),香港又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前沿阵地,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此外,从香港在联合国的席位可以看出香港在东南亚的政治地位。由此可以看出,香港是多种城市类型的综合。针对香港的城市史研究也是主要围绕香港的城市地位和功能进行的。

1.1 从经济角度研究香港城市史

香港是世界经济中心,香港从开埠至今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

张晓辉、刘蜀永和陈代光等对香港的经济发展作了总论性研究。张晓辉的《香港近代经济史(1840―1949)》一书系统地论述了香港的近代经济发展。刘蜀永对香港经济发展历史作了总结回顾,将香港的150年的经济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转口港形成前时期、转口港时期、工业化时期、经济多元化时期和趋向成熟的服务经济时期。和其他学者的“三段论”相比,这种分类更加细致和全面。陈代光则是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论述了地理环境对香港城市的形成和布局,对香港经济发展、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以及对香港城市交通的基本特征、结构和形成条件等问题的深刻影响。

在香港的经济发展阶段研究中,转口贸易阶段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其中毛立坤和张晓辉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毛立坤发表多篇论著从历史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论述研究晚清时期香港借助于传统和近代化的交通、金融和商业网络,对大批量进出口货物发挥的集散转口功能,以及转口贸易的兴盛又反过来促进了香港城市经济本身的繁荣,使其成为拉动中国沿海特别是华南和西南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张晓辉也在多篇文章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时期论述了香港作为转口贸易港的重要地位。如在《论广州沦陷后香港在中国外贸中的地位和作用(1938.11―1941.12)》一文中,张晓辉论证了在中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香港成为中国、英美等国对日本进行经贸较量的重要场所,有助于打破日本的经济封锁,支持了抗战阵营。同时,日本也利用香港自由港大肆走私,产生了负面作用。

1.2 从政治角度研究香港城市史

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总是相互影响、密切关联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香港的政治也在逐渐演变。对于香港政治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回顾,即历史上香港政治体制的特征和香港的政治地位,亦为静态研究,香港政治体制的演变,亦为动态研究,以及对香港政府的某些具体政策的研究。

关于香港政治体制的特征,学术界已有共识,认为港英政府统治下的政治体制经历百年的变迁后仍旧是殖民主义政治体制。赵世平将其称为“新殖民主义”,是殖民主义政治运用在特殊的地点(即“天涯海角”)的体现。在陈述了港英政府的政治体制架构后,赵世平总结其体质特点是“港督独裁+咨询民主”。

香港是世界金融经济中心,但是从来没有成为世界政治中心。香港只是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政治角色。对于中国内地来说,许锡挥认为香港是孙中山清朝的革命策源地;是20~30 年代中国各派政治势力的联络站;抗日战争时期它是秘密外交和情报中心;1946―1949 年又成为华南革命指挥中心;1949 年后的数十年间,香港成为两个对立世界阵营的东方边缘前哨。

动态研究香港政治体制的演变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以香港回归为分水岭。刘曼容论述了港英政府政治制度从1841 年建立到1985 年《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这一时段,大致经历了建立期―形成期―发展期―巩固期这四个时期的演变过程。但是,港英政府政治制度不管如何演变,其殖民统治的根本性质没有变。演变的特点由渐进性、被动性、回应性到《中英联合声明》签署期间渐露出的急进性、主动性和实质性,也预示着过渡时期中英关于香港政治之争会更加艰巨、复杂和白热化。周平论述了香港政治形态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演变,从政治文化、政治结构、政治架构等方面对香港政治生态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

对香港政府的具体政策的研究涉及多方面,港英政府的华人政策是研究热点之一,如对华人管制和华工出洋等政策的研究。

1.3 从军事角度研究香港城市史

和有关香港的军事史料比较,如鸦片战争时期的香港,香港保卫战和日占时期的香港,从城市史的角度探讨香港的军事地位和功能的文献就相对少些。国内学者房正宏论述了香港在中华民族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伟大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和所作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第一,进口、转运战略物资到内地;第二,为内地难民提供救助;第三,依托香港的特殊地理位置,与国际上反法西斯的正义力量团结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笔者认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由于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不同时期它也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前沿阵地。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的缺乏也正预示着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此外,莫世祥在《香港早期社会发展与华人社会的调试》一文中回顾了早期香港城市发展的进程,指出香港早期城市发展是英国对华进行军事侵略、强权外交和商业贸易的综合产物,并论证了华人在香港的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一篇从经济、政治和军事多角度论述香港城市发展的文章。

1.4 从文化角度研究香港城市史

为方便整理,笔者这里的 “文化”是广义上的含义,包括语言、宗教、教育,还有广义上文化载体――人群。

有关香港语言的研究资料颇多,但大都从语言学角度对香港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论证。从历史角度来看,香港语言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香港现当代的语言政策、特点及发展趋势,二是洋泾浜英语在香港的历史及其作用。后者只是中国洋泾浜英语专题下的一个小分支,并未成为香港城市史的主要研究方向。李德培在《香港史研究书目题解》的序言中提到香港语言史方面的研究尚欠缺。笔者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语言的发展演变与城市的发展有必然联系。从语言发展看城市发展应该有研究的空间。

由于历史的原因,香港的宗教与内地有很大不同,呈现的是多样复杂性。目前香港宗教的研究大都从整体和各教派两个角度研究宗教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相互间的制衡和影响。对宗教的发展历史、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很少涉及。有关寺庙教堂的分布对城市规划的影响等城市史领域的研究课题少有文献。

和香港语言与宗教的研究相比,香港教育方面的研究略显深入,主要集中在对特定历史时期香港教育状态的解析,香港高等教育和教育史(如学制演变史)。

有关香港人口研究的文献丰富。香港是一个移民城市,它的人口研究一直以来是个热门课题。从现有文献看,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人口迁移、人口分布以及移民和分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还涉及一些专题研究,如香港地区家庭结构的演变等。

2 对以香港为中心的城市群的研究

研究以香港为主的城市群是指研究香港与周边城市或与之相关城市之间的关系。如香港与珠三角的城市,香港与历史上其他的口岸城市等的比较研究。就国内文献来看,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论证,即从文化角度、贸易角度和都市角度,研究成果如下。

2.1 文化角度

许桂灵和司徒尚纪在《粤港澳区域文化综合体形成刍议》一文中根据文化梯度概念,运用文化空间演化的原理和方法,在分析粤港澳文化形成的地缘、史缘、族缘关系及其文化作用的基础上,阐述珠江三角洲广府文化核心区、香港区域文化、澳门区域文化形成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各自特质和风格,通过三地长期文化互动,包括城市建筑、风俗、语言、文学艺术、思想、宗教、价值观念等文化要素不断交流、碰撞和创新,形成以中西文化交融和三地空间有机结合,穗港澳三个文化中心并立为特征的区域文化综合体。

李燕和司徒尚纪的另一篇《港澳与珠江三角洲文化特色及其关系比较》论证了港澳文化与珠江三角洲文化都以岭南文化为根本,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不同文化特色;港澳文化与珠江三角洲文化之间是互动关系,这种互动性在时空分布上是一个动态过程;港澳与珠江三角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最终将导致文化的趋同。

李燕和司徒尚纪的《港澳文化在珠江三角洲的传播及其影响分析》认为港澳文化在珠江三角洲的传播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基础,论证了这种传播的过程是渐进的,具有不同的阶段特征以及传播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得出结论:港澳文化对珠江三角洲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周毅之的《从香港文化的发展历程看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关系》通过分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英国殖民主义文化以及西方的资本主义文化在香港的发展变化,得出当代香港文化是中西文化和传统与现代文化交融的多元混合体,目前以商业性流行文化为主流的结论。

2.2 贸易角度

如前文提到的学者毛立坤在研究香港的经济贸易时就是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香港和相关城市进行比较研究的。毛立坤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阐明了19 世纪后期到20 世纪初,国内主要通商口岸与香港之间贸易关系的演进,分析其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毛立坤在《晚清时期香港与两广的贸易关系》一文中论述了晚清时期香港与两广的极为密切的贸易关系体现为广东大珠江三角洲地区、粤东潮汕地区和粤西南地区,以及广西的北部湾地区、桂西南地区和西江流域依凭13 个口岸与香港展开的繁密的贸易往来。不同地区的洋货进口结构略有不同,而土货出口结构则差别极大,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此外,新辟口岸分流效应使原有的贸易路线发生转移,商路的变迁有规律可循。

毛立坤的《晚清时期中外贸易的个案分析――以香港转口贸易为例》阐述了晚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国对外贸易枢纽由广州逐渐北移至上海。在中国沿海唯一能与上海争雄的口岸只有香港,这得益于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宽泛的贸易辐射面。在把握19世纪后期到20 世纪初期中外贸易历史大环境的基础上,作者复原两广地区、西南地区、闽浙台地区、上海及长江流域、环渤海地区与香港之间贸易关系的演进,分析其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张晓辉在研究香港与上海、天津之间的关系上,在领域里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主要有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沪港经贸关系、沪港近代关系史、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津港贸易以及抗战后期的粤港贸易关系等。

袁易明的《制度性整合:香港与内地经济关系的未来形态》一文分析了近30年来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的特点和现状,得出要实现两地共同发展,推动区域经济持续繁荣,两地合作状态必然要由功能整合到经济制度整合的形态升级。

张明亮在《香港的印度人及其对两地经贸的影响》中通过分析印度人在港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所从事的社团、宗教活动,分析他们在印港之间的贸易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

2.3 都市角度

阎小培等把珠江三角洲与香港和澳门作为一个地域整体,从都市区的界定入手,分析了港澳珠地区都市区的特征,探讨了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机制。有利的国际环境、良好的地区条件、资金的集聚、技术和人才的集中、弱化的行政联系、城市地域的扩展、快速非农化以及城乡一体化成为穗港澳都市连绵区形成主要因素。

3 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香港城市史研究的展望

由于笔者能力所限,上文所列出的成果难免有所遗漏。比如有关城市建筑、规划和交通等研究成果还未总结。但综观这些文献,可见香港城市史的研究已经硕果累累。但是通过整理与回顾,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里笔者只是尝试性地指出一些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有错误或不妥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上述论著在论证过程中尽管角度不同,有从社会学角度论证香港城市发展,有从政治军事角度略论证历史上香港的作用和地位等。但笔者认为香港之所以能有引人注目的发展,除了人的因素外还有客观的因素,即香港的地理位置。所以从地理因素的角度去研究香港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应该是一条有较大空间的研究道路。当然,在上述论著中已有学者先行一步,做出了很大的成果。如陈代光从地理环境论证香港的经济和交通的发展,毛立坤从区域比较来论证香港的转口贸易等。这些成果大都局限在香港的经济、交通和军事上。其他如政治、教育、语言等,鲜有从历史地理角度进行的研究。

其次,我们说城市史研究城市群,除了进行单体城市之间的比较研究,还应在广义上包含城市内部的区域比较研究。对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来说,更是如此,因为香港的各区的发展历史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尚为数不多,应有探讨的空间。

总之,香港城市史的研究在现有的基础上,如果能从更多的角度、更广的范围进行深入的探讨,将会有更丰硕的研究成果,也会有助于香港的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利民.近年来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回顾[J].城市史研究,2001(15).

[2]张晓辉.香港近代经济史(1840―1949)[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3]刘蜀永.香港百年政治经济发展概述[J].城市质量监督,1997(7).

[4]陈代光.论地理环境对香港发展的影响[J].暨南学报,1993(1).

[5]毛立坤.晚清时期香港对中国的转口贸易(1869―1911)[D].上海:复旦大学,2006.

[6]毛立坤.晚清时期香港与两广的贸易关系[J].安徽史学,2006(4).

[7]张晓辉.论广州沦陷后香港在中国外贸中的地位和作用(1938.11―1941.12) [J].抗日战争研究,2003(1).

[8]赵世平.香港政治体制特征[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7(3).

[9]许锡挥.香港在近代中国政治中的特殊角色[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1).

[10]刘曼容.试论港英政府政治制度演变的性质和特点[J].广东社会科学,2001(1).

[11]周平.香港政治生态的演变[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1).

[12]房正宏.香港在全民族抗战中的历史贡献及启示[J].甘肃社会科学,2007(3).

[13]莫世祥.香港早期社会发展与华人社会的调试[J].档案与史学,1996(3).

[14]杜金榜.论香港的双语现象和双语的发展[J].广州师院学报(社科版),1997(3).

[15]何自然,等.内地与香港的语言变异和发展[J].语言文字应用,1999(4).

[16]夏敏.香港历史的地名透视[J].南京大学学报,2001(4).

[17]周柏胜,等.香港客家话向粤语转移的因素和趋势[J].方言,1998(3).

[18]李国正.香港语言的特点与规范[J].厦门大学学报,1998(4).

[19]许光烈.香港语言政策及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2005(716).

[20]张振江.中国洋泾浜英语研究述评与探索[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3).

[21]李培德,编.香港史研究书目题解[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1.

[22]陈开科.浅析香港宗教的现状及其发展[J].云梦学刊,1997(2).

[23]赵红宇.香港宗教的传播与发展[J].世界宗教研究,1997(2).

[24]黄启后.儒教在香港宗教中的制衡作用[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6).

[25]周正伟.浅论香港十九世纪的教育[J].广东史志,2001(4).

[26]胡阿祥.5000 年来香港人口的变迁[J].紫金岁月,1997(1).

[27]王建平,等.香港地区家庭住户结构变迁的探讨[J].中国人口科学,2003(4).

[28]许桂灵,司徒尚纪.粤港澳区域文化综合体形成刍议[J].地理研究,2006(5).

[29]李燕,司徒尚纪.港澳与珠江三角洲文化特色及其关系比较[J].人文地理,2001(2).

[30]李燕,司徒尚纪.港澳文化在珠江三角洲的传播及其影响分析.[J].热带地理,2001(3).

[31]周毅之.从香港文化的发展历程看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关系[J].广东社会科学,1997(2).

[32]张晓辉.沪港近代城市关系史研究之我见[J].档案与史学,2001(1).

[33]张晓辉.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津港贸易及其历史地位[J].广东社会科学,2005(6).

[34]张晓辉.略论抗战后期的粤港贸易关系[J].暨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3).

[35]袁易明.制度性整合:香港与内地经济关系的未来形态[J].深圳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

[36]阎晓培,等.穗港澳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机制研究[J].地理研究,1997(6).

[37]王赓武.香港史新编[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7.

[38]吕勇.城市史研究述评:意义与方法[J].四川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增刊.

[39]司徒尚纪.香港历史地理变迁[J].热带地理,1997(6).

[作者简介]兰静(1976―),女,江苏泰州人,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地理博士研究生,暨南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岭南区域文化历史地理。

上一篇:新时期香港与内地高校合作办学之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新生代农民工和“民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