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可行性研究

时间:2022-04-24 11:39:27

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可行性研究

目前我国的机电管理存在机电组织不健全、领导对机电管理重视不够、机电管理职能部门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等问题。同时,也存在机电设备杂、旧、老,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机电职工对机电标准化工作认识不足,既不能做“到干标准活”,也没有做到“上标准岗”,违反操作、违章指挥现象时常发生,安全意识薄弱,机电管理工作正在成为影响我国生产安全的重要问题,对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势在必行。

1 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

1.1 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含义

信息化系统,通常是指利用高科技技术手段与通信技术,建立信息传递时空的跨越,并在信息基础设施上得到延伸,并具有一定的信息传递,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再生利用的网络体系。

1.2 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范围

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范围很广,能对机电设备的综合查询、使用设备的状况、设备完整的基础信息、设备的购置计划、维修计划、发放情况、租赁计划、验收送修、出入库管理、特种设备管理、设备费用结算、维修合同管理、设备报废管理、维护、检修、租赁、零备件配置等等多种业务过程进行跟踪控制和准确记录,并实现对生产现场的设备分布状态进行动态跟踪,降低整体运行成本,满足生产需要,实现科学有序的管理。

1.3 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作用

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为公司或者是业主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强大有力的信息保障。机电信息化系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统计准确,信息实时高效。信息平台的动态反映了每一台设备的运行情况、油票的消耗以及备件的库存情况等,并附带打印报表的功能。2)高效的动态监控管理。通过对维修数据的分析,制定更加合理的维护计划,来保证设备高效运行,并通过对设备使用率等精确的数据分析来实现动态监控,为高层领导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3)降低成本,优化资源。依靠信息管理平台,实现部门动态配置,使库存备件、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等贵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减低成本的同时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

1.4 建设机电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意义

机电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为企业的决策者和经营者建立了决策、分析系统,极大的降低了运营机电系统的成本,不仅使决策者从信息整理分析中解脱出来,还提供了科学、全面的分析依据,对企业的发展竞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机电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前景

2.1 政策环境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加大了产业政策对管理信息化的支持,目的是扩大产业的规模和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目前,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主要体现在政府对产业网站的投资,并建立了一些信息服务平台,如设立招商引资、产业贸易等便利化服务平台,利用电子商务,进一步地推动了工业管理信息化、经济信息化、金融信息化等。我国的产业信息化管理现在面临着很大的机遇与挑战,国家高度重视产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使得产业信息化,进一步的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重要手段。

2.2 科技发展对管理信息化的技术支撑

科学技术的发展印记已经延伸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像数字化、信息化都是科技高速发展后催生的名词。科技拥有它独特的技艺影响管理信息化的方方面面,并成为了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支撑。科技的发展带动了信息化的不断进步,并影响着信息化的作业方式,管理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带动产业内的竞争发展。

2.3 生命财产安全对管理信息化的依赖

生命财产安全是社会维系稳定和谐的重要环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信息化的发展,带动了人们对生命财产安全的强烈诉求。这主要表现在科技的进步在有效的预防自然灾害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灾难,这些科技灾难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科技的进步又推动了信息的共享,生命的健康因为医疗信息的共享得到了延续,而人们的财产又因为科技的进步得到维护,所以生命财产安全对管理信息化具有重要的依赖性。

2.4 企业运营成本对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企业的运营成本是项目的决定性因素,企业以项目为管理载体,以成本为核心价值。企业的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加强企业的科技化,信息化,在竞争的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信息化作为一种高科技手段,带来工作方法的转变,带动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得劳动力升级,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的同时,能够扩大各个产业的链接,对企业的运营起主导作用。

3 机电管理信息化的开发和应用

3.1 企业适用信息化系统的选择

信息化系统的完善需要管理层对信息价值的理解和渗透。企业在运用信息化系统时,为企业的运营过程注入新的活力,带来良好的工作信息环境。信息化实施需要做好良好的准备,并在整个信息链条中,得到高度的重视,并对安全性,实用性,科技性进行统筹安排跟权衡。

3.2 先进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与管理

信息化的应用,要视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企业不许要自主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产业链,并注重良好的企业信息化成效和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等。营造良好的信息产业环境,并对企业的综合项目进行考核与研究,使得信息化能够循序渐进的被应用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

立完善的领导力量,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应用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并在企业中实施。

3.3 操作人员与信息化系统的完美配合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体就是技术人员,因此,实行技术人员责任制,采取权、责、利挂钩的方法,强化技术管理,才能更好的在信息化系统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技术人员要重视科技情报、技术资料的检索,分析、整理好设备的检查、保养、运转、检修等资料,并妥善存档。应建立电子板,完善机电资料的管理,实现信息化系统管理,以方便补齐、查阅各种机电管理资料。

3.4 信息化系统维修养护的相关配套措施

信息化系统的维修养护以及相关配套措施信息化系统的维修养护离不开系统设备以及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其相关配套措施,笔者认为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应加快设备的改造更新,实现机电系统岗位无人值守的现代化管理;2)提高机电管理人员的技术与素质水平;3)机电系统应该实施全面的网络“ERP系统”管理;4)做好改造工作人以及维护检修人员的培训;5)实行一岗双责制,明确职责;6)支持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示范性强、影响大的项目。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建设工程信息化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0).

[2]杨海光,《机电设备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8(6).

[3]彭布、吴绍敏,《公路机电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1992(4).

上一篇:ERP系统应用设计分析 下一篇:欧31块低渗油藏有效开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