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轻轻推开传统文化之门

时间:2022-04-24 06:38:37

帮孩子轻轻推开传统文化之门

儿子爱上了传统故事

“鲁班年轻的时候,父亲让他去终南山向木匠祖师拜师学艺。鲁班跋山涉水,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来到终南山,找到了木匠祖师。祖师见他聪明机智、态度诚恳,便收他为徒……”我给儿子哲哲读“小小孩影院”系列里的《鲁班学艺》。书中的泥塑人物造型让人印象深刻,小家伙听得不亦乐乎,一遍遍地让我读。

读完《大闹天宫》那一本,更是经常在屋子里甩起“金箍棒”,还不忘问我:“你说如来佛祖为什么那么厉害?金刚为什么是四个,而不是五大金刚呢?”于是,或网上找材料,或借阅相关书籍,帮助哲哲也是给自己扫盲。不知不觉间,我俩对传统文化都有了更深的了解,甚至有种恍然大悟之感。传统文化学习如何入门是个学问

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有着现实的必要性,但怎么学、学什么,从哪里人手,大有讲究。仅以阅读为例,一提到传统文化阅读,很多老师或家长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一位小学刚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就很自豪地告诉我,她的孩子已经通读了四大名著。我的观点是,尽管每个孩子的阅读情况不尽相同,但总体来看,小学低段的孩子不太适合阅读原版的四大名著,因为孩子的爱模仿特点,加上生活阅历经验、价值判断不够成熟等,显然不能深刻领悟作者的“满纸荒唐言”。

例如,有学生读《水浒传》时,很向往和佩服“黑旋风”李逵的打打杀杀,也为武松手刃潘金莲而拍手称快,全然没有看到此种血淋淋的暴力有违现代社会的精神。我相信,无论在什么时代,原著中“武松口噙着刀子,双手去斡开他胸脯,扎乞的一声,那鲜血就冒出来。那妇人就星眸半闪……把心肝五脏生扯下来,血沥沥供养在灵前……”之类的文字,孩子读了会如何感想。如果没有及时引导,不是在孩子的心里埋下真善美,而是走向了德育的反面。

低龄儿童一定要选择适龄读物

从现实来看,之于低龄孩子,阅读传统文化可以从读图开始,即从浅层次的图画书开始。尽管小人书版或经过改写的四大名著,古朴而深厚的味道有所流失,但作为引导孩子入门的读物,还是比较合适的。《猪八戒吃西瓜》《小马过河》《龟兔赛跑》《小蝌蚪找妈妈》《一年四季》《萝卜回来了》等经典故事,不仅能勾起许多成人的温暖回忆,也能打动现在的孩子。而且,这些故事画面生动,富有美感,文字浅显,幽默风趣,值得反复玩味,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不错的“入门教材”。

对孩子而言,阅读传统文化经典是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但不能没有引导,更不能硬性灌输。相反,尊重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其喜欢接受或感到舒服的方式,借助文与图的魅力,轻轻为孩子推开传统文化的大门,才是最妥帖、最适宜的做法。当孩子从书中各式人物身上,看到传统文化的丰富与博大,产生按捺不住探索的冲动,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才算是童心c传统文化产生了化学反应,孩子也才真正走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上一篇: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 下一篇:基于核磁共振氢谱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肝肾亏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