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应摆脱“丈母娘思维”

时间:2022-04-24 04:40:41

金融机构应摆脱“丈母娘思维”

4月初,新浪微博最新招股书,上市地点花落纳斯达克;几乎与此同时,金山旗下的猎豹移动赴美申请上市,上市地点选择在纽交所;一个月前,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宣布将赴美上市……数据显示,今年在美登陆资本市场的中资企业数量或达30家,创下近3年以来的新高。并且,境外上市的企业中,绝大多数是国内相关行业的领先民企。这些民企创业在国内、成长在国内、赚钱也在国内,但国内投资者却难以分享它们的红利,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业内人士认为,民企豪门舍近求远赴海外上市,某种程度上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在国内上市的审核条件是“硬杠杠”,不少优质民企难以达标。乍看起来,在国内上市的门槛比美国要更高一些,其实不然,关键是标准不同。在国内,上市审核的重点是你的“硬件”,即你是否已经足够有钱,你的业绩是否足够稳定;在美国,尤其是在纳斯达克上市,业绩的稳定当然也重要,但审查者更关注的是你这个企业的核心团队是怎样一群人,这个企业的成长潜力如何。

口袋里要足够有钱,又要持续稳定盈利,国内证券监管机构对企业设置的上市门槛,非常接近中国丈母娘的择婿标准,“稳定压倒一切”;而美国跟香港证券市场的监管者,则相信“发展才是硬道理”,更加看重企业的未来价值,眼光似乎高人一筹。

深陷“丈母娘思维”不能自拔的,不仅有证券监管机构,还有银行。前段时间跟一民企老板聊天,他对银行将大量资金放给大型企业导致大企业流动资金过剩,而中小型企业却贷不到款的问题表示不满,说是国家金融政策不厚道。我对他说:“银行与风险投资机构的一个差距在于:银行没有能力判断一个公司的成长潜力,而只看你有没有资产抵押、有没有可靠的担保人,他们更像那些只会选择现成高富帅的丈母娘;而风投就如同富有冒险精神和长远眼光的女人,因此往往更看重潜力股。”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银行的不良贷款,绝大部分都用在了那些看上去风光无限的高富帅企业――很多情况下,银行是把钱贷给了高富帅中的纨绔子弟。

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及银行业的嫌贫爱富,一方面会让一些中小企业得不到资金的支持,甚至可能饿死在摇篮中;另一方面,又让某些虚胖却并不健康的大企业获得了远远超出实际需求的资金。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不仅造成了宝贵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就银行来说,还造成了呆账、坏账、死账。因此,中国金融业要想发展得更健康,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就必须摆脱目前的“丈母娘思维”。

最近几年新成长起来的小额贷款公司,不良贷款要比银行低得多,为什么?因为,在风险管理方面,他们抛弃了银行身上的“丈母娘思维”,借鉴了VC(风投)的某些模式――更关注借款者的经营能力,并对其进行跟踪和辅导,而不只是现成的抵押物。所以说,在以后企业面试新员工时,也许还可以顺便问一句:“你的择婿(偶)标准是什么?”

上一篇:文本阅读 永远的进行时 下一篇:“微信之父”:玩的就是“贪嗔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