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探讨

时间:2022-04-24 03:14:39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探讨

摘要:隧道施工安全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总体安全形式意义重大。作为地铁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施工具有施工难度大、施工环境条件差、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这些都给施工的安全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本文以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为主线,探讨了各个阶段所需要采取的安全技术管理。

关键词:隧道施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安全施工是衡量隧道施工工程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它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和重要设备的安全,并且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必须贯彻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强调"领导是关键、教育是 前提、设施是基础、管理是保证"。

隧道施工是地下作业,有很多不安全因素:施工条件差,工人 常在振动、噪音、地下水、有害气体、昏暗的灯光等不良环境下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加之"新奥法"较过去的隧道修建方法内容新、操作要求高,故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做到文明施工和科学管理。

1 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突发性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隧道施工工作前方或开挖轮廓外侧的特大岩溶溶腔突然压溃腔壁,造成突水突泥地址灾害。这种灾害发生突然,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最多、经济损失最大。

对围岩稳定性判断不准,设计支护措施偏弱,大部分发生塌方的隧道,是由于在勘测设计阶段对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情况认识不足,而在施工中又没及时地进行变更设计,致使采用的支护措施偏弱,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大规模的塌方。

施工方法不当,初期支护措施的力度不能满足围岩稳定性的要求。很多隧道在施工时,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采取工程措施,有的隧道是擅自改变工法,有的是施工工序质量不合格,有的是偷工减料,有的是施工方法不当。例如某隧道原设计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施工时改为CRD法,但横向支撑施工不及时,数量偏少,造成坍塌;有的隧道是由于拆换侵限的初期支护拱架时发生塌方;有些隧道是由于上台阶施工太长,没有及时进行封闭,衬砌滞后,造成坍塌。

2 组织保证措施

成立项目经理领导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为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总工程师为安全生产的技术负责人。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的管理人员及生产人员不准上岗。

3 制度保证措施

3.1 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各部门必须有明确的安全责任、经济承包中有安全生产指标。

3.2 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并作好登记。变换工种、工序前应接受所从事的工序的安全教育。

3.3 必须执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每次检查必须有记录,查出的事故隐患整改要定人、定时间、定措施,对重大隐患整改通知书,必须如期按要求完成。

3.4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危险作业、高空作业人员按规定佩带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带等安全用具。

4 技术保证措施

4.1 施工现场

4.1.1 施工现场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搞好"三通一平"大型构 、材料堆放合理有序,现场有醒目的标语,宣传栏、安全措施、安全标志。

4.1.2 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熟知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特种作业工作持证上岗。在工作中遵守操作规程,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上岗。

4.1.3 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不得穿高跟鞋、拖鞋、硬底易滑鞋。在无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距地面2米以上处所作业要有防护栏杆,挡板或安全网。

4.1.4 施工现场的坑、沟、洞、井等危险处应设防护,也间有红色警示灯。

4.1.5 脚手架的材质,立杆基础、杆柜、扫地杆、杆的连接、外侧防护、脚手板铺设等必须符合规程要求。由专业架子工搭设。拆除脚手架由上而下地逐步拆除,严禁推倒或拉倒的方法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拆下的材料严禁投仍。

4.2 工序施工安全措施

4.2.1 隧道施工应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并结合地形、地质等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合理安排施工。

4.2.2 隧道施工各班组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时,交班人应将本班组的施工情况及有关安全事宜及措施向接班人详细交待,并记载于交接班记录本上,工地值班负责人(领工员)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每班开工前未认真检查工作面安全状况,不得施工。

4.2.3 施工中应对围岩加强检查与量测。对不良地质段隧道施工,应采取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衬砌、先护顶等小循环的施工方法。隧道施工要充分利用监测手段预测预报围岩位移与支护结构受力状况,量测要为生产安全服务。

4.2.4 如发现隧道内有险情,必须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标志或派专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现场负责人,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情况危险时,应将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区,并立即上报。

4.2.5 所有进入隧道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带好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法听从指挥。

4.2.6 未刷好洞口仰坡或未做好洞顶防护和排水设施的洞门,不得开挖进洞。

4.2.7 隧道掌子面钻眼

4.2.7.1 钻眼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如支护、顶板及两帮是否牢固,如有松动的岩石,应立即加以支护或处理。

4.2.7.2 台车和凿岩机进行钻眼时,必须采用湿式凿岩。

4.2.7.3 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

4.2.7.4 不在工作面拆卸修理凿岩设备。

4.2.8 爆破作业

4.2.8.1 洞内爆破作业必须持证上岗,统一指挥。

4.2.8.2 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必须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警戒区外,并设置安全警戒,其安全警戒的距离应遵守有关规定。

(1) 独头坑道内不小于100m;

(2) 相邻的上下导坑不小于200m;

(3) 洞内爆破不得使用TNT(三硝基甲苯)、苦味酸、黑色火药等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的炸药。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15min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

(4) 如发现瞎炮,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进行处理。

(5) 严禁在炸药加工房以外地点进行炸药加工工作,加工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物。

(6) 每日放炮时间及次数,应根据施工条件有明确规定,装药后到点炮时间不应过久。

4.2.9 支护

4.2.9.1 隧道各部开挖后要立即支护。

4.2.9.2 施工期间,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会同有关人员对各部支护进行定期检查。在不良地质地段,每班应责成专人检查,当发现支护变异或损坏时,应立即整修加固。

4.2.9.3 当喷射砼尚未达到一定强度即趋失稳的围岩,或喷锚后变形量超过设计容许值以及发生突变的围岩,宜用钢架支撑进行支护。

4.2.9.4 安装钢架支撑,应遵守起重和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则,宜用小型机具进行吊装。

4.2.9.5 对开挖后自稳程度很差的围岩,应采用超前锚杆和挂网喷射砼的办法进行临时支护。

4.2.9.6 应把喷层的异常裂缝作为主要安全检查内容之一,经常进行观察与检查,并作为施工危险信号引起警惕。

4.2.9.7 喷砼及注浆作业,要按规定带好防护用品。

4.2.10 装碴与运输

4.2.10.1 装碴前及装碴过程中,应检查开挖面围岩的稳定情况,发现松动岩石或有塌方征兆时,必须先处理后装碴。

4.2.10.2 我部拟用装载机装碴,施工过程中,机械回旋范围内不得有人通过。防止与人挤碰。

4.2.11 二次衬砌

4.2.11.1 衬砌工作台上应搭设不低于1m的栏杆,跳板设防滑条,梯子应安装牢固,不得有钉子露头和突出尖角。

4.2.11.2 工作台、跳板、脚手架的承重量,不得超负荷,并应在现场挂牌标明。脚手架与工作台的底板应铺设严密,木板的端头必须搭在支点上。

4.2.11.3 吊装拱架、模型板时,工作地段应有专人监护。

4.2.11.4 在隧道内作业地段倾卸衬砌材料时,人员与车辆不得穿行。

4.2.11.5 在2m以上高处工作时,应符合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

4.2.11.6 检查、修理压浆机械及管路,应停机并切断风源与电源。

4.2.11.7 拆除混凝土输送软管或管道,必须停止混凝土泵的运转。

4.2.12 防尘

4.2.12.1 隧道施工必须采用综合防尘措施,定期检查测定粉尘浓度。

4.2.12.2 隧道施工在凿岩和装碴工作面,必须做好下列防尘工作:

(1) 放炮前后必须进行喷雾与洒水;

(2) 出碴前应用水淋透碴堆和喷湿岩壁。

4.2.13 供电与电气设备

4.2.13.1 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在安装前按照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经验收确认状况良好后才可运行。

4.2.13.2 隧道施工照明线路电压在施工区域内不大于36V。所有电力设备设专人检查维护,并设警示标志。

4.2.13.3 在操作洞内电气设备时,要符合以下规定:

(1) 非专职电气操作人员,不得操作电气设备。

(2) 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电工绝缘胶鞋并站在绝缘板上。

(3) 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位,要有良好的绝缘,使用前应进行绝缘检查。

(4) 低压电气设备宜加装触电检查。

4.2.13.4 电气设备要有良好的接地保护,每班均由专职电工检查。

4.2.13.5 电气设备的检查、维修和调整工作,必须由专职的电气维修工进行。

4.2.13.6 洞内照明的灯光应保证亮度充足、均匀及不闪烁,凡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库房或洞室,必须采用防爆型灯具或间接式照明。

4.21.4 紧急预案

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突发事件,因此必需制定切实可行的紧急预案以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对每一种可能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现场负责人可越级上报,并立即临场指挥对突发事件的处理。

结语:

我们必须深入做好地质勘察工作,正确选择隧道施工方法,重点搞好不良地质段的施工工作;必须坚持标准化管理,强化现场作业安全控制;必须坚持标准化管理,文明施工;必须不断改善作业环境,做好个人安全防护。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安全生产,减少事故的发生。

上一篇:低温甲醇洗净化气中硫含量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某跨铁路桥梁梁体吊装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