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厂300MW机组炉汽温调整技术探讨

时间:2022-04-24 03:07:39

某电厂300MW机组炉汽温调整技术探讨

摘要:本文对某电厂300MW机组炉汽温调整进行了分析,调整的主思路从影响汽温变化的几个主要原因出发,最后形成此报告,希望与同行共同切磋。

关键词:汽温调整、300MW机组炉、电厂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300 MW unit furnace steam temperature adjustment are analyzed, and the main ideas of the adjustment from influencing steam temperature change several main reason start, finally forms the report, hope with counterparts from together.

Keywords: steam temperature adjustment, 300 MW unit furnace, power plant

中图分类号: 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0年元月份,#1炉侧的平均主汽温为534.1℃、平均再热汽温为532.8℃;#1机侧的平均主汽温为531.2℃、平均再热汽温为529.2℃。针对一期汽温偏低,机组循环效率较低的状况,经过对#1炉约一个月时间的观察和调整,初步整理出一些汽温调整的思路。调整的主思路仍然是从影响汽温变化的几个主要原因出发。经过分析整理,影响我公司#1炉汽温变化较大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燃烧方式的影响

根据我公司#1炉的实际情况,影响炉膛出口烟温及烟速的因素主要有:

1、炉膛出口残余扭转的影响

一期锅炉主气流是逆时针旋转,出口的残余旋转对炉膛出口的影响。上炉膛左侧烟室内烟气流动阻力大于右侧,因此左侧烟气流量低于右侧烟气流量,但由于左侧烟室内气流扰动较强产生了对流强化效应,造成了上炉膛辐射受热面左侧吸热多于右侧。而另一方面,右侧气流的惯性速度指向炉后,其主流只经过屏的下部区域甚至不经过屏就直接进入炉后,使得右侧烟室中的烟气充满度远低于左侧烟室,这也是造成屏区受热面吸热左高右低的一个原因。

2、制粉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

制粉系统的运行方式对消除炉膛出口残余扭转起着不小的作用,经过近一个月的观察,总结如下:

(1)、两套制粉系统运行

此方式目前为消除炉膛出口残余扭转的较佳方式,不论负荷高低,均能达到调节汽温的目的且壁温超温现象也较少。负荷较高时,由于主气流动量的增加,出现了较明显的左高右低的现象,但由于蒸汽流量的增加使得壁温没有出现明显的上升,仍然可以维持正常的汽温。

(2)、单套制粉系统运行

此种方式经观察为对汽温调整影响最大的方式。由于在BMCR工况下设计反正切的动量比为1.07,这就造成即使机组负荷降低到60%,如果单套制粉系统运行,则反切动量也远低于正切动量。后屏沿炉膛出口宽度方向的壁温如图5所示,出现了明

显的左高右低现象,且由于负荷较低,蒸汽流量较少,冷却管壁的能力下降,极易导致管壁超温。

而且该运行方式最难控制的是在升负荷时,由于正切动量的进一步增加,导致后屏处的管壁超温现象更加严重,汽温可以说

是无法调整。该工况下后屏壁温沿炉膛出口宽度方向如图7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有部分壁温已经超限。

(3)、三套制粉系统运行

此运行方式为设计工况,运行良好。高负荷时左右两侧的烟温分布较均匀,热偏差较小。汽温调整良好。低负荷时运行3套制粉系统的可能性不大,未试验该工况,不作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制粉系统的运行方式直接影响着机组汽温的调整。推荐两套制粉系统长期运行,考虑到厂用电的因素,尽量不要长时间运行3套制粉系统。不推荐单套制粉系统运行。目前经过逐步的摸索和调整,借鉴兄弟电厂的经验,对单套制粉系统运行时保持较高的二次风箱差压,采用“缩腰型”配风,已能在保证后屏壁温不超的前提下将主、再热汽温调整至530℃以上。具体的调整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摸索。

3、上层给粉机运行方式的影响

经过观察分析,我公司#1炉在60%以上负荷上层给粉机的运行方式对锅炉汽温和烟温的偏差影响不大,但D2和D4运行时工况略好于D1和D3给粉机运行,分析原因主要是正切角度的不同引起。#1、#3角切圆直径较小,投运D1和D3时,对正切动量的增加较大,反之投运D2和D4时较小。

负荷变化速率的影响

我公司#1炉根据调度要求升降负荷率为1.5%,由于调整上的问题,机组人员有时也将升降负荷率设为1%左右。针对这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跟踪分析。

1、升负荷时的影响

负荷升降率为1%时,相对自动或手动的调整还是比较容易的。根据调度的要求,升负荷率要达到1.5%。当升负荷较快时,过热汽减温水的调整困难不小,而右一级减温水调门开度达17%时才有流量,属设备的问题,造成右侧后屏出口温度调整滞后,也是影响调整质量的一个原因。

2、降负荷时的影响

降负荷时主要控制汽温不要过低,降负荷速率为1%或1.5% 时,从操作调整的结果上来看主汽温的调整区别不大。

三、吹灰的影响

下面就一个月的观察,将两种吹灰影响较大的阶段进行分析。

低负荷时炉膛吹灰对汽温的影响

低负荷时,尤其是维持在200MW及以下时,经过炉膛吹灰,主汽温和再热汽温在长达两个半小时内平均都在530℃左右,比较低。这是因为负荷低时由于烟气量的降低,对流受热面换热减少。在这个时候吹灰,对炉膛出口温度的降低幅度约为50℃左右,同时由于炉膛吸热的增加导致了燃料量的减少,两种作用的叠加使得汽温下降,且持续时间较长。

长吹前三对除灰时对汽温的影响

长吹的前三对都处于炉膛出口不远,因此它们的投运对主、再热汽温影响较大,长吹前三对吹灰时,对主、再热汽温的影响都存在,主汽温从第三对除灰时开始回升,这是由于第三对长吹的位置是在高过区域,它的投入使得高过的吸热量增加所致,而再热汽温的回升则要等第三对吹完后才能实现。前三对长吹由于离炉膛出口较近,投运时对炉膛负压影响较大,故运行人员基本上都是单吹。但即使是这样,吹灰时对烟气温度的降低每次都在50℃左右,下降的幅度较大。对汽温的影响较大,主要是再热汽温在约1小时内平均不到530℃。

针对第1中情况,目前采取了炉膛吹灰避开低负荷,改在白班较高负荷下进行,后夜负荷较低时,不进行炉膛吹灰,使得主、再热平均温度基本上维持在额定值。如图1所示,将炉膛吹灰改至白班较高负荷时,基本上汽温都能维持的较好,炉膛吹灰期间平均汽温都能保持在537℃左右。第2种情况目前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且由于折焰角上部易积灰,不能减少长吹前三对的吹灰次数,以避免出现炉膛塌灰导致灭火现象。目前只能是推荐运行人员前三对长吹不要间断,尽量提前主、再热汽温的回升时间。

图1将炉膛吹灰改至白班较高负荷汽温显示值

结论

综上所述,是对#1炉汽温偏低调整的简要分析,经过从2月5日开始的不断调整,包括二次风挡板的调整及吹灰时间的修改,平均再热汽温提高了约3℃,但相同负荷下排烟温度也提高了近2℃。就其对锅炉效率和煤耗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分析。目前来看,#1炉的烟气温度和蒸汽温度在BMCR工况下均接近原热力计算设计值。进一步的调整工作仍需不断的深入和摸索。

参考文献:

【1】文二小.汽包炉蒸汽温度的优化调整.山西电力;2007

上一篇:基于发电厂的DCS技术应用研究 下一篇:谐波污染对电力环境的危害及监测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