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时间:2022-04-23 11:06:47

城市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摘 要:对城市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社会支持有利于增加社会公平,确保社会稳定。该文首先分析了弱势群体的特征,即经济上具有贫困性,生活质量低层次性以及承受能力的脆弱性,随后给出了针对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社会支持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出了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社会支持方式,支持方式中,支持主体分三个层面,分别是国家、单位和社团、个人,对应的支持内容包括四个层次,分别是政策支持、物质支持、行为支持和精神支持,支持主体和支持内容之间构成了多个不同的社会支持方式。

关键词:弱势群体 体育健身 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233-02

弱势群体是指凭借自身力量难以维持一般社会生活标准的生活有困难者群体。从经济角度来看,弱势群体是指在经济上具有贫困性,生活质量低层次性以及承受能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群体。经济生活的贫困性主要体现在他们缺乏基本财富,家庭劳动力缺乏市场竞争力,享受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较少。低层次性也是弱势势群体在生活质量上的一个共同特征,低层次性不仅表现为物质上,也体现在精神生活上,弱势群体的精神生活状况可能更令人担忧。承受能力的脆弱性也是弱势群体的一个典型特征,弱势群体由于经济贫困和生活质量较低,从而使弱势群体的承受能力更脆弱。社会支持则是通过社会网络,以物质和精神方式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1]。已经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和帮助不仅要体现在物质方面,也要体现在精神方面[2-4],体育健身是提高个人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体育健身对个人身心的影响和作用是积极的,而弱势群体的特殊性,使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一般较差,因此对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不仅有助于他们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且有助于调适社会关系,减轻心理压力,减弱社会排斥,扩大就业等。

1 社会支持框架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社会支持是运用一定的社会网络,对弱势群体在物质、行动和精神上给予无偿援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5-9]。物质方面的支持如提供金钱和实物等帮助,行为方面的支持如分担劳动等,精神上的支持如亲密的互动,关怀,指导,交流等等。根据社会支持的概念,我们可以给出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框架如图1所示。

主体是指社会支持的提供者。社会支持的提供者包括多个维度,索茨在定义社会支持时,认为社会支持的提供者是一些重要的个人,如家人、朋友、亲戚、同事和邻居等。赵胜国等人认为社会支持的提供者各种社会形态,如国家、单位、社团和个人。这里将社会支持的提供者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国家支持;二是单位和社团支持;三是个人支持。也有学者认为社会支持的提供者是各种社会网络。

客体是指社会支持的接受者。关于社会支持的客体,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存在两派不同的观点,有些学者认为社会支持的客体是具有选择性的,指针对社会弱势群体,比较代表性是学者,如赵胜国等人认为社会支持的客体只能是社会脆弱群体,社会支持不针对所有群体,这说明社会支持的客体不具备普遍性。陈成文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社会支持是对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另外一些学者则提出完全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社会支持具有普遍性,社会支持的客体不仅仅局限于社会弱势群体,而是包括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个体。后一种观点没有区分弱势群体,本文采用第一个观点,将社会支持的客体界定为弱势群体。

社会支持的内容:本文以体育健身为社会支持内容,社会支持的内容连接社会支持的主体和客体,主体并以某种方式对客体实施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的效果可以通过客体反馈给主体。

2 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方式

目前有一些学者提出了社会支持体系或者途径。如冷晓春等提出了社会支持的途径,包括政策支持、经济支持、精神支持和文化支持。赵胜国等则从社会支持系统方面提出了一些构想,主要包括几个体系:政策法规保障体系、财政金融支持体系、社会环境支持体系、管理组织宣传支持体系和基础设施支持体系。郭可雷等提出了类似的社会支持体系,他们增加了城镇社区弱势群体个体健身的社会网络支持体系的建设。张广林提出了相关的支持内容,包括文化支持、正常支持、社区支持和网络支持。可以看到,这些学者提出了许多有益的上社会支持模式,但是他们缺少系统的观点,本文将通过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框架出发,认为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方式如图2所示,它们分别有不同类型主体和社会支持内容之间的多对多关系。

从图2可以看到,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方式包括三个层次,即国家、单位和社团、个人,他们分别对应不同类型的支持内容,共构成了10种社会支持方式。

2.1 国家支持方式

国家支持方式体现在4个方面,分别是政策支持、物质支持、行为支持和精神支持。第一,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体系,目前针对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的法律和政策比较薄弱,体育权也是一项基本人权,政府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全民健身体育法,以保障每一个公民有均等的机会参与体育活动,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为了保障弱势群体的体育健身需要,政府还可以通过政策倾斜和政策保护等方式来保障弱势群体体育健身需求;还可以建立弱势群体的关怀机制,支持和保障他们参加各类体育健身活动。第二,政府应该利用各种大众传媒宣传体育健身的社会氛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增强弱势群体参与体育健身的意识,城市弱势群体通过体育健身活动慢慢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和焦虑心情,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第三,培养城市弱势群体的体育文化素质。丰富的体育文化知识能够更积极地促进弱势群体参与体育运动,体育文化也能培养弱势群体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第四,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并实现体育资源共享。政府不仅需要在政策和文化方面对弱势群体给于支持,也需要在体育健身设备上给予支持。国家需要优化整合目前现有的社会体育场馆设施,建立共享式公益性的群众体育健身场所,为弱势群体无偿提供场地、体育设备。第五,社会精神方面的支持。政府可以组织社会群体参与体育健身活动,让弱势群体在体育健身活动中增加与其他群体的交流机会,通过比赛和交流也增加弱势群体的自信心。

2.2 单位和社团支持方式

单位和社团支持方式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支持方式,由于社区是弱势群体最集中的地方,因此单位和社团对于引导和动员弱势群体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具有很大的优势,发挥单位和社团的体育建设,更能促进社区体育健康发展。从图2可以看到,单位和社团支持方式也包括物质支持、行为支持和精神支持。具体的方式可以是:(1)充分利用学校、机关和企事业等单位的现有的体育资源,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开放运动场地和运动设施。(2)单位和社区应积极组织和动员弱势群体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并在健身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3)单位和社区也可以根据城市弱势群体的特点,推广合适的体育健身活动。(4)单位和社区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推进弱势群体的体育文化支持。

2.3 个人支持方式

这里的个人是与弱势群体相关的个人,如具有血缘、亲缘、地缘、业缘和体育爱好关系等个人,这些个人组成一个个人社会网络。建立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体系,个人社会网的充分发挥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个人网络与弱势群体最接近,利用个人网络可以对弱势群体进行体育健身指导、自我保健、心理慰藉等支持,弱势群体和个人网络之间很容易构成“自愿、奉献、互助、友爱”的原则,弱势群体还可以利用个人网络资源和他们一起建立自己的体育社团和健身组织,在这个组织和社团中,弱势群体能很好的融入到社会中。从图2可以看到,个人网络支持方式也包括物质支持、行为支持和精神支持,个人网络支持可以从物质、心理、健身、文化等方面对弱势群体给予支持。

3 结语

体育健身是一项基本人权,弱势群体也应该享有这一项权利,但由于弱势群体的一些基本特征,使弱势群体不能很好地享受体育健身权利。本文从系统的角度给出了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框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弱势群体社会支持方式,社会支持主体包括国家、单位和社团、个人,社会支持内容包括政策支持、物质支持、行为支持和精神支持。可以看出,政府、单位、社团和个人应该从政策、物质、行为、精神等多个层面对弱势群体给予支持,尽可能消除弱势群体的不平等待遇,维护他们的体育健身权利和利益, 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

参考文献

[1] 冷晓春,张册,张明记.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47-49.

[2] 赵胜国,邰崇禧,姚磊,等.构建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35(12):11-15.

[3] 郭可雷,王建利.论城镇社区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28(5):28-29.

[4] 张广林.城镇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社会支持体系[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5):102-104.

[5] 郭可雷,王建利.论城镇社区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28(5):28-29.

[6] 陈亮,张旭峰.益阳市城镇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社会支持体系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6):79-80.

[7] 常娟,李波.城市弱势群体与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J].体育科学研究,2005, 9(1):27-29.

[8] 王涛,侯晓晖.残障人体育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3):223-227.

[9] 张学研.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参与的社会支持平台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4-88.

上一篇:探究铁矿石中常见元素的检验 下一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