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防水问题探讨

时间:2022-09-06 10:44:15

建筑工程防水问题探讨

【摘 要】由于建筑材料、设计、施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建筑物漏水,不仅影响建筑物住户的经济利益,也危及到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加强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十分关键,而在防水工程中,地下室、底板、楼面、外墙、门窗等部位的防水施工难度较大,同时这些部位也是防水施工的重点。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的防水问题。

【关键词】建筑施工;材料;弊端;防水材料;施工方法

1.建筑防水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1.1混凝土处理不当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工程中使用最多也作为关键的施工材料,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接缝处理不当、没有捣实、混凝土水灰比不合理等等,都会造成混凝土施工的不合理,为地下室防水施工留下安全隐患,影响地下室的防水施工效果。

1.2外防水层出现问题

在建筑防水施工中外防水层施工非常重要,需要选择防水质量较好的施工材料进行施工。造成外防水层漏水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外防水层选择的防水材料施工不合格,进而造成漏水现象。在外防水层施工中出现碰破等现象时,需要进行及时的修补,不然将会产生渗漏现象,影响建筑的安全和使用性能。

2.建筑防水的解决对策

2.1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地下室防水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柔性防水层,由于地下室本身结构和用途的特殊性,使得地下室防水也十分复杂,其质量受到设计、施工、材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地下室防水工程对施工队伍素质、材料质量及工艺等均有较高的要求; 在地下室中变形缝、施工缝、孔洞及预埋件和穿墙件处是最易发生漏水的部位,地下室一旦发生渗漏,不仅会影响到地下室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还会给建筑物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工程返修维护的难度较大。

(1)混凝土的选用。当前国内地下室防水施工中最常使用的混凝土是防水型混凝土。防水型混凝土的类型有很多种,例如普通型的防水混凝土、膨胀水泥防水混凝土等等,在地下室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地下室的设计、特点等采用适当的防水施工技术,进而提升防水型混凝土的密实度。在防水型混凝土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添加一些密实剂,在合理的混凝土配比下,进行混凝土的制备,在混凝土施工时,需要保证混凝土具有最密实、最小的孔隙率。

(2)防水层。防水层施工选择具有防水性能的材料,防水层的设计也需要根据地下室的防水施工设计而定,防水层防水材料的选用需要根据其防水等级地下室的地下水文条件、地下室的设计结构等而定。在地下室防水施工中,增加防水层的作用是防止混凝土渗漏,对地下室的地下结构进行保护,保障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3)其他部分的防水施工设计。在地下室防水施工建设和防水施工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尽量减少接缝的出现,如果一定要出现接缝,接缝的设计必须合理,构造也要简单。对接缝的处理,采用的止水条材料性能、尺寸、接缝处理质量等需要符合要求。桩基施工防止钢筋部位出现漏水条件,桩头的设计需要切实可行,在防水设计和防水施工的基础上进行桩基设计和施工等。其他各部分的设计和施工,也需要在防水的条件下进行,尽可能的保证地下室防水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

2.2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在屋面防水工程中,山墙、女儿墙等墙体与防水层的节点做法过于简单,屋面与垂直面卷材搭接不合理,可导致卷材收口处开裂,随着建筑使用年限的延长,开口可逐渐增大延伸至屋面基层,造成屋面漏水; 施工中卷材转角处处理不当、未做滴水线等也会造成屋面渗漏; 屋面防水层表面不平或找坡不够,可造成积水,引起屋面渗漏; 由于住宅建筑中厕所、厨房通气管等需从屋面穿出,若通气管管根处防水层未盖严、上口固定不牢、未做保护层等,会导致雨水沿着通气管进入室内,造成漏水; 此外,屋面伸缩缝、沉降缝等变形缝、挑檐、檐口等处若未做好防水也易发生渗漏。

屋面防水工程中,施工方案应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要求,防水方案中从防水材料到操作工艺均应有细致明确的规定,对工程施工进行全过程控制; 施工过程中,铺贴防水卷材时,按照坡度的大小确定具体的铺贴方向,上下层及相邻卷材的搭接应错开,严格按照规程中的规定及施工规范确定卷材宽度,进行施工,同时注意保护墙面和檐口;涂膜防水施工中,涂料应按照分层分遍的原则进行,先涂层干燥后才能进行下一层的施工,根据设计中屋面设防等级确定涂层具体厚度,使用密封膏将屋面接缝、板端缝等进行嵌填密封; 若建筑工程中屋面为非保温屋面,则应预留凹槽,同时使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封; 刚性防水层面的防水层与山墙、女儿墙等屋面突出结构应设置有分格缝,并以密封材料嵌填密封,对于密封材料的防水接缝,一般应保持在宽度10mm~40mm 内,以深度为宽度的 0.5倍~0.7倍确定具体深度。

2.3外墙防水施工技术

在建筑外墙防水工程中,外墙窗周边嵌缝不严密、阳台施工嵌缝时基层处理不干净、墙体材料吸水率过高、基础不均匀等设计、施工不规范造成的问题均可引起外墙渗漏; 由于混凝土收缩,在女儿墙组合柱周围可产生凹槽、裂缝等引起渗漏;由于温差变形、材料收缩等因此可导致框架外墙混凝土与轻型墙体间产生裂缝,雨水沿裂缝可进入室内。

外墙施工方案应符合外渗漏检验方法及标准的相关要求,在施工前安排好工序,做好施工组织管理; 施工过程中,墙面接缝、门窗周边、阳台等部位需按照规范嵌填密封材料,按照缝深度等于缝宽0.5倍~0.7倍的原则,做好构造防水、密封防水; 建筑物使用中外墙水平缝渗漏是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为加强外墙防水,在无外架子时,可使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在外墙和楼板阴角处铺设一层; 阳台、窗台等凹凸节点密封防水做好后须淋水检查,确保质量合格。

2.4厨房卫生间防水施工技术

厨房卫生间由于其使用功能,防水工程也更加重要,同时由于厨房卫生间的面积较小,施工的难度也较大。在卫生间防水工程中,排水管高度不当、大便器与排水管连接处密封不严,均可引起积水,导致卫生间墙壁潮湿,甚至顶板墙壁出现滴水现象; 厨房卫生间施工时未预埋或预埋不准,会导致卫生洁具安装不牢固,引起漏水; 由于厨房卫生间用水较多,对下水口的标高、防水高度均有较高的要求。

由于厨房卫生间的特殊性,施工时必须保证防水材料质量达到国家或行业标准,进场前,需对其质量进行复验,确保质量合格才能使用,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闭水试验,确定防水层质量合格,并设专人看管,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2.5防水材料的选择

首先要选择耐候性高、对臭氧、光照、热度、外力、温度的变化有一定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材料。其次,要求其材料具有抗酸碱性的功效、具有抗水渗透的效果、保障整体性良好。再次,材料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粘结性,有效的和基层形成粘结层,有较高的剥离强度

3.结语

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同时也是较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的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应把握地下室、屋面、外墙及厨房卫生间等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法,做好难点工程的质量控制,通过加强施工前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及施工工艺管理和施工后养护等措施,确保防水工程质量,以保证工程整体质量。相关的建筑防水工程师,应该本着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内容着情而定,要符合建筑行业新的发展趋势,不断的引入新的建筑防水材料,完善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保障建筑物的高质量,为我国提供更多优质的建筑物。

【参考文献】

[1]石爱萍.浅谈建筑防水材料的类别及施工注意事项[J].科技情报开发与济,2010(20).

上一篇:SMW工法桩深基坑支护体系施工质量控制 下一篇:探究 自主 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