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教学,明确教学目标

时间:2022-04-23 10:17:14

实施有效教学,明确教学目标

“有效”既是教学的本质特征,也是当前课改向纵深发展的核心思想,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有效的教学需要我们追溯源头,追问本真。具体而言,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清晰地认识、恰当地设定教学目标。只有如此,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具体而言,大致要做到三方面。

一、制定教学目标既要明确而具体,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在以“上海版《牛津英语》4B教材Module 3 Unit 1 P37的Look and read”为内容的校际联动的集体备课活动中,很多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在分析教材之后,由主要备课教师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谈到具体的教学目标时,主要备课教师提出了两点重要内容:一是听懂并学说above,at,between,near,top,bench,temple和Where is …? What color is it? It’s red.二是在描述图片的问答中,学习使用介词。

其次,针对主要备课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可检测,参与集体备课的其他教师开始讨论。教师甲指出:“用‘听懂学说’这样的词语描述教学目标,虽然比较明确,但是不够完整。另外,在小学四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读写训练。可是,在主要备课教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没有体现这一部分。”主要备课教师觉得:“写出最主要的教学目标,然后让学生抄句子就可以。”教师乙指出:“教学是否有效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抄写句子能检测学生对‘Where is …? It’s …’等句型的运用吗?”教师丙认为:“可以先让学生口头描述图片,然后把句子写出来,即可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丁认为:“应在特定的情境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语言。因此,在教学目标中可以这样写:在描述自己的文具的过程中,练习运用介词写句子。”教师戊提出:“教学目标描述应更具体,应写明是哪些介词。”

由此可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制定教学目标既要明确而具体,又要有意识且自觉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

二、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巧用策略制定教学目标

《2012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修订版》(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小学生英语学习中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这五方面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首先要研究《英语课程标准》的分级要求,将教材与《英语课程标准》对照,明确本级别的各项具体目标。只有落实《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才能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减少教学的随意性。

例如,在教学《新标准英语》第六册中的Module 10中的Preparations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英语课程标准》中与本模块有关的分级要求。然后,再用替换、拆解、组合的策略分解《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1.替换策略

替换策略,即利用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以本模块中的一个目标主题替换原来《英语课程标准》分级要求中的一个关键名词,从而形成教学目标。例如,对于《英语课程标准》中有关五年级学生的要求之一——“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可用“美国文化、习俗”或“英国文化、习俗”替换“异国文化、习俗”,便形成本模块文化意识方面的一条教学目标。

2.拆解策略

拆解策略,即利用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将《英语课程标准》拆解为几个互相有关联的细项指标,以此形成具体的教学目标。例如,对于《英语课程标准》中有关五、六年级学生的要求之一——“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可将其拆解为“能在图片帮助下预测课文中的故事”“能在图片帮助下听懂课文”“能在图片帮助下建立联想”,由此便形成多条具体的教学目标。

3.组合策略

组合策略,即利用多对一的对应关系,合并多条《英语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或选取多条《英语课程标准》中有关联的内容作为教学目标。例如,对于《英语课程标准》中有关五、六年级学生的两个要求——“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乐于参与,积极合作”,可将这两者组合,形成“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兴趣地和同伴交流出行的准备”这一教学目标。

三、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准确叙写教学目标

在分解《英语课程标准》之后,教师就可着手叙写教学目标。在叙写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关注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与表现程度这四方面。行为主体是学生,所以目标描述的应当是学生的行为。即以“学生能……”开头,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省略“学生”,而以“能……”开头。行为动词是描述学生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具体行为。例如,听、说、读、写、背诵、辨别、运用、描述(讨论)等。行为条件是指学生学习的限定条件或手段。例如,“在图片的帮助下……”“在板书的提示下……”“在读完课文后……”“在五分钟内……”等。表现程度是指学生所能达到的最低标准,用以评价学习效果或表现。例如,“能准确运用……”“能正确书写……”。

归根结底,在叙写教学目标时要遵循“对象是学生,具体可检测”的原则,使教学目标具体、明确、清晰,可观察、可检测。

根据上述要求,就《新标准英语》第七册中的Module 4 Unit 1中的Happy Thanksgiving!一课,可制定这样的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单词 thanksgiving,special,meal;能应用句型“What do you do on Thanksgiving/Christmas/Spring Festival? We have/say…”描述中西方节日以及在这些节日所做的事情,能够用英语对周围的人表达节日祝福和感恩之情;能正确运用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I,me,my,we,our。

(2)能在图片帮助下听懂课文录音;能在学习课文后理解课文内容,并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加工,写一段话描述课文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我们才能思考如何使学生有更好的学习表现,并设计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最终落实语言的学习、训练、应用,使小学英语教学更加有效,使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

上一篇:人生中最为精彩的一段篇章 下一篇:款冬花:止咳化痰的“冰雪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