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男孩充满阳刚气祖辈责无旁贷

时间:2022-10-21 10:01:17

受到电视网络等传媒的影响,如今的男孩在自身审美取向上存在较大的问题,男孩越来越没有男孩的样子,反而日趋中性化甚至女性化。如何让男孩从小具有阳刚气质,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家中的长辈们责无旁贷。

如今生活条件变好了,家长对男孩子很宠爱,男孩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被保护的环境中,没有经受一定的“磨难”,使得男孩的性格呈现出女性化的特征,弱不禁风、阳刚气不足,并且越来越没男孩的样子。

男孩子显得腼腆、内向、害羞,穿着打扮乃至说话的声音都有女性化的趋势,许多人都对这一现象表现出了担忧,因为男孩男性特征的消失,不仅会造成一种社会畸形的发展趋势,还关乎男孩本该拥有的自信心、责任心与能够独当一面等特质的消亡,有的甚至在性取向方面也出现了偏差。

一贯乖巧的孙子竟然行为出格

刘奶奶的孙子兵兵今年上初二,个子不矮,人也长得很结实,聪明好学,成绩一直很优秀。兵兵的性格很内向,说话细声细气,见到陌生人会脸红,看到虫子从身边爬过就会吓哭,从小到现在都是这样,刘奶奶和老伴对此已见惯不怪。因为兵兵成绩优秀,也热爱学习,周末不会像其他男孩子一样贪玩,而是在家认真写作业,与那些顽皮的男孩子比起来,刘奶奶和老伴都认为兵兵是个乖孩子,给他们省了不少心。

有一次兵兵放学回家,刘奶奶看他闷闷不乐的样子,一句话都不说只是坐着发呆,问他原因他也不说,后来自己呜呜哭了起来,这才告诉刘奶奶说同学们都嘲笑他是娘娘腔,不愿意和他说话。

刘奶奶一听可气坏了,第二天马上跑到学校向兵兵的班主任反映了这个情况。

岂料班主任一听她是兵兵的奶奶,立刻说道:“王兵奶奶,我们正打算找您呢,王兵同学最近很不对劲,经常有同学来向我打报告说,他和班上的另一个男生关系不正常,一开始我也没太在意,可后来有一次,他竟被我撞见放学后躲在教室后面的角落里和男生亲嘴,这个事情影响太坏了,王兵是个好学生,你们家长应该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不要让王兵毁了前程啊……”

评析 文中的兵兵是初二年级正值青春期的孩子,青春期的孩子喜欢探索两性的秘密,但对同性产生好感属于“性偏离”,是违反正常思维逻辑规律的感情和举动。兵兵女性化的倾向早就有端倪,是家长没有引起重视,认为只要孩子乖,成绩好,不添麻烦就满足了,缺少对孩子的心理关怀。请家长们一定要引以为鉴,从小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让孩子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我们存在的教育误区

百般呵护的不良后果

一位心理咨询师曾讲述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个小男孩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父母在外地工作,一年只回家一次。有一年他们回家,孩子的父亲发现儿子太娇气,一点都不像个男孩子。一群孩子在一起玩,别的孩子都打成一片,只有他的孩子却依偎在父母身边。父亲鼓励孩子加入到小朋友当中,可不到三分钟,便听见孩子“哇”地一声哭了,边哭还边喊着:“妈妈抱,妈妈抱!”原来,旁边有个小女孩推了他一把,他摔了一跤便大哭起来。

孩子的父亲感到问题很严重,就带着孩子找到了心理咨询师,孩子的爷爷奶奶也来了。心理师拿出一套题目,是一些关于平时生活的场景,试图了解平时祖辈对孙子的教养方式。诸如:“孩子哭闹,你会怎么做?”、“孩子不吃饭,你会怎么做?”、“孩子鞋带散了,你会怎么做?”、“孩子和别的孩子打架,你会帮谁?”

爷爷奶奶给出的方式,全是替孩子包办。孩子哭了,抱起来哄;不好好吃饭,喂孩子;鞋带散了,帮他系上;和别人打架,替自己孩子出头。心理师又让爷爷奶奶用一种关系来形容他们与孙子的关系。奶奶想了想说:“就像老母鸡和小鸡一样,我们总想把孙子护在身下怕他受伤。”在这种教养模式下,男孩子自然会非常娇气,并且缺乏阳刚气。

3至4岁,阳刚气培养的筑基期!

三四岁的小男孩开始意识到他是男性,在这个年龄阶段要注重对男孩阳刚气的培养。错过了这段时间,则错过了男孩性别教育的黄金期。比如三四岁的男孩热衷于说“脏话”,这其实是正常的,祖辈不要武断、粗暴地制止孩子。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冷处理,如果强制禁止男孩说“脏话”,他以后可能以其他极端的形式爆发。要给男孩犯错误的空间,调皮捣蛋是男孩的天性,外向的男孩不容易女性化。另外,孩子3至4岁时,也是父爱介入的最好时期。

深度解析应对“男孩危机”

“让男孩充满阳刚气”实质就是国际上在探讨的“男孩危机”。最早提出这个命题的国家是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是指基础教育的某些做法,不适合男孩发展所需,导致男孩成长中出现了种种矛盾。“拯救男孩”的实质,就是拯救教育。

祖辈如何培养孙子、外孙具有阳刚之气,我认为应该遵循中国的古训:对男孩要“穷养”,培养男孩具有吃苦耐劳、勇敢坚定、真诚坦率、机智果断、有责任感等品质。

祖辈也要对阳刚气有正确的认识,阳刚气不光是指外在的造型打扮,更是包含了自信、责任与有担当的内心阳刚,培养阳刚气不仅要注重对孩子性格的塑造,更要注重培养男孩心理上的阳刚气息。

给孙辈的爱要适可而止,注重灌输责任意识

每天早上,我们会看到马路上有一道风景线,老人背着书包送孩子上学。有的老人肩上背着书包,一手牵着孩子,一手不时往孩子嘴里塞点心。祖辈爱孩子,就要通过培养和引导,让他们成为独立、坚强的男子汉。教育孩子,自己的书包自己背;自己的玩具自己理;自己的衣服自己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美国6岁的孩子,每天要把家里几间房间的垃圾收集起来,1 2岁的孩子每周要修剪自家花园里的草坪,从小培养一种责任感。不懂责任的男孩永远长不大,永远是小角色。丘吉尔说过:“伟大的代价,即是责任。”

男孩要有男孩样,树立正确的性别观

有专家指出说:男孩女性化78.6%与家庭教育有关。家长要从吃、穿、住、行等各种生活细节上,提醒男孩强化性别教育。

男孩刚开始并不明确男孩子应该怎样做,性别强化教育,能让男孩知道自己应有的行为模式,从而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引导。男孩应该怎样走路,怎样说话、穿衣服,怎样表达情绪。这些细节要在生活中时常提醒,让男孩能明确男性的行为模式。如果男孩的言行举止像女孩子,祖辈应当及时指出来,防止他将女性化的举动变成习惯。

祖辈在带教孙辈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孙辈的性别意识。给男孩买玩具,一定要给男孩买枪炮兵器之类的玩具,一定要让男孩知道“我是谁”,千万不要买洋娃娃之类女性化的玩具。在教育孙子、外孙时,千万不要以女孩的文静、乖巧的标准来要求男孩。在学习和思维上,也不要把同龄男孩与同龄女孩比,科学证明:男孩的大脑和心理发展迟于女孩,男孩的大脑成熟,一般在高中阶段完成,不恰当的比较,会比出失败的男孩。

让父亲着力培养孙辈的阳刚气,强化父亲的角色

祖辈要劝说自己的儿子、女婿陪伴孙子,外孙玩,劝说他们在工作之余把陪伴男孩玩当作自己的任务和义务。陪男孩打篮球、踢足球、游泳、探险、玩打仗的游戏,从事男子汉的活动。男孩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父亲是男孩的学习榜样。父亲要和男孩沟通,给男孩一个底线,教育孩子自尊自爱,指导进入青春期的男孩走过青春的沼泽地。

父亲在培养孩子的阳刚气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能因为忙,就把事情都交给祖辈。许多事情需要父亲来做,祖辈是不能达到很好效果的。父亲需要加入孩子的教育行列,可以陪儿子做一些刺激性、运动量大的游戏和活动。男孩有问题了,也可以去咨询父亲,而不是祖辈。祖辈注意让父亲参与教育,才能让父亲将阳刚气质传递给男孩。

上一篇:慢游的乐滋味 下一篇:和老伴儿一起找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