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6例误诊分析

时间:2022-04-23 09:18:53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6例误诊分析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误诊

[中图分类号] R6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236-01

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能为相对独立于颅脑损伤之外的疾病,其出血来源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好发于50岁以上老人,仅有轻微头部外伤或没有外伤史。有的病人本身尚有血管性或出血性疾病。血肿可发生于一侧或双侧,大多覆盖于额顶部大脑表面,介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形成完整包膜。本院曾有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60―89岁,有明确外伤史4例,无明确外伤史2例。

1.2 临床表现:以头痛为首发症状5例,头晕4例,恶心、呕吐2例,轻度偏瘫3例,一侧椎体束阳性4例,偏身感觉症状1例,运动性失语1例。

1.3 辅助检查:颅脑CT扫描示左侧额顶部硬膜下血肿4例,左颞顶部2例,常规检查均正常。

1.4 误诊情况:误诊为脑出血2例,脑梗死,血管性头痛3例,脑供血不足1例。

1.5 确诊方法及转归 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5例经颅内血肿微创钻孔引流,1例内科保守治疗,均痊愈。

2 讨论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多在3周以上出现症状,老年人常易忽略外伤史,加之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分析误诊原因如下:

2.1 病史采集不全,由于外伤较轻,外伤距出现症状的时间间隔较长,而且老年人多患有脑动脉硬化等脑血管病,记忆力减退,易遗忘外伤史,造成诊断上的困难。

2.2 对表现不典型的慢性硬膜下血肿认识不足,本组均为老年患者,由于皮层的退行性脑萎缩,颅内代偿间隙增大,外伤后相当一段时间可无明显症状,或只有轻度头痛,头晕,加之老年人同时有脑动脉硬化造成记忆力减退或精神障碍,极易与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相混淆。医生形成了对老年常见的脑血管病的固定思维模式,忽略了病史采集及完善影像学检查,导致误诊。

2.3 忽略了鉴别诊断,该病常缓慢起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的轻度头痛、头昏、恶心等症状缺乏特异性,不足以诊断本病,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视水肿,则易误诊为脑出血,颅内肿瘤等,在无明确外伤史的情况下,对于首发上述症状或体征的患者,要警惕本病的存在。

2.4 未重视具有诊断意义的相关检查,本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关键是早期诊断,本组首诊曾做过TCD,脑电图等。未考虑做头颅CT等具有确认意义的检查,故未能及时确诊,CT对本病具有确诊意义,必要时可做脑出血造影治疗。

上一篇: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疗效... 下一篇:全虫方加减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50例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