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时间:2022-04-23 08:37:08

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摘要:知识经济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一场新的产业革命,继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浪潮",正在全球范围内发达信息网络上迅速传播。它以一种历史性的力量使有形的"资本"向无形的"知识"转变,并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社会的整体结构。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为探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本文从知识经济的特点出发,就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为我国高校在知识经济时代应进行的改革提出了探讨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 改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等教育呈现出一系列问题:教育与社会的时空距离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就业的选择空间相对缩小,形势不容乐观;社会需求与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矛盾,课程内容与时展相脱节;教育理念跟不上全球化潮流等等。问题的产生虽然是多种原因的综合反映,但是专业的更新与课程建设是问题的中心环节。

一、高校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陈旧,结构单一

教材是传承知识的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卞要依据。目前,高校教材尤其是文科教材具有陈旧、缺乏前沿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在内容上落后于时展,并且空洞,与现实脱节,旱现方式基本上都是“从概念到概念”。教材结构单二“抄袭”的现象普遍,教材枯燥无味,学生学习这种教材普遍感到收获甚微,教材的不适合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这也对学生今后就业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

(二)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薄弱,教学手段缺乏现代化,虽然很多高校都实行多媒体教学,但也只是把原有的黑板加粉笔的板书做成了简单的多媒体形式而己,缺乏生动性。另外,教学设备陈旧,经常出现问题,有时做好的东西到教室就放小出来了,总体来看还是单调简陋的教学手段,这极大地限制了教师单位时间内知识的含量及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三)评价方式不利学,重知识,轻能力

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而且,考试的形式单一、范围狄窄。主要形式是笔试、口试、论文,在这几种形式中,闭卷考试采用最多,其他形式使用较少。考试内容重书本理论知识,而且有的老师在考试之前又划范围,定重点,学生只要按照划定的内容死记硬背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这种考试评价仅限于确认学生的学生成绩,很少提供教与学的改进信息,从本质上说是失去了考试评价的教育。

(四)人才的培养与人才的币场需求相脱节

一所大学办的是否成功,就业率应该是一个衡量指标。囚此,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应与人才市场相联系,一个学校的招生应与人才市场需求相联系,即:所招学生的地区分布、结构层次、招生数量都应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专业的设置也应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调整。而我们现在是老专业要保留,新专业的设置又比较麻烦,所以就会出现“教育产品”积压的后果,对学校的社会声誉及招生和就业的良性循环产生不良的影响。

(五)教育观念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教育观念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观和教育价值观上。传统的教育质量观只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深浅来评价教育质量的高低,因而考核上也是按照这种思想来进行,忽视了能力和索质的培养。教育价值观是指人们对教育与主体(人、群体)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并在认识的基础上,确定教育行为的价值取向。它所反映的小是教育本身,而是教育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陈旧的教育质量观和教育价值观不重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社会价值与主体价值失去平衡,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一的要求。

(六)就业率应该是一个衡量指标

因此,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应与人才市场相联系,一个学校的招生应与人才市场需求相联系,即:所招学生的地区分布、结构层次、招生数量都应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专业的设置也应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调整。而我们现在是老专业要保留,新专业的设置又比较麻烦,所以就会出现“教育产品”积压的后果,对学校的社会声誉及招生和就业的良性循环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高校教育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在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中,高校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狭义的人才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从利技革命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出发,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转变“重学轻用”的观念,树立全面的质量观;转变繁琐主义教育思想,强化大学教育的基础性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转变传统的教学观,树立创新性学习观。

1、在教育模式上: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刑人才。允分利用网络时代的特征,给学生允分的选择权利,选择的范围包括课程、教师、时间、地点、工具、环境、形式等等。

2、在教育功能上:更加重视复介刑应用人才的培养,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上,走产学研结介的道路。

3、在教育内容上:重知识、重能力,更重索质;知识、能力、索质协调发展。

4、在教育手段上:现代教育技术将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和阶段,多媒体技术,信息高速公路等信息化、网络化教育手段普遍取代传统的课堂班级制和黑板加粉笔的教育方法。

5、在教育投资上:国家、个人、企业多元化的投资,必将取代靠政府投资的单渠道。

(二)要深化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

1、要改革办学体制

改革办学体制,就是要按照《纲要》中指出的那样:“要改变政府包揽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这里关键的问题就是要理顺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与社会各界和高校三者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起国家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社会广泛参与、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这种新体制的基本含义和实质,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改变政府包揽一切。政府主要是通过正确运用国家的法规、方针政策,向高校拨款,并运用行政手段,对高校的办学与发展等进行宏观规划、指导和管理。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各界与学校结合.参与高校共同办学,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使高校真正成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这样才能强化高校的自我调控能力,摆脱政府对高校的专业设置、招生、人事机构设置、收入分配、投资和基建等方面统得过死,从而增强高校的办学活力和动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潜力,提高办学效益,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2、要改革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高校内部旧的管理体制能否转换,这不仅关系到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入程度,更重要的是关系到能否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高校的潜力很大,但并没有全部挖掘出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旧的内部管理体制造成的。因此,要改革,特别是要抓好人事管理制度和奖金分配制度的改革。 要改革人事管理体制。长期以来,高校的人事制度,就是易进难出,一潭死水,造成了教学人员与非教学人员、教师与学生的比,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比例。由于人事管理体制统,得太死,加之没有实行严格的“四定一聘”岗位责任制.因此,造成了职责不明,人浮于事,浪费人才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尽快改革旧的人事管理体制,建立起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人事交流制度,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挖掘高校潜力,并把富裕的师资力量用来支持社会办学和科研,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要改革奖金分配制度。多年来,奖金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在大多数高校中占主导地位,这种分配方法,在教职工思想上影响很深,并且已形成一种自然政策,它严重地束缚了教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对高校的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地建立多劳多得,有突出贡献的受重奖的配套激励机制,和奖勤罚徽的政策,取代平均主义,这样才能激励大家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把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加快高校教育改革的进程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建立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

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教学改革是主旋律,如何使我们教学管理体系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出知识经济时代所需人才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除了要满足专业的需要外,要注意交叉学科之间的学习。必修课的设置要尽量少而精,选修课的范围要大些。

2、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我们的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实习,都是知识性的,时间短,不利于深入;内容窄,只能让学生了解些简单的生产流程,达不到真正的索质提高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或者有,也只是流于式。因此,我们必须要特别重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的机会,给他们个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使他们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3、改革考试方法,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估体系。考试无论从内容到方法都应朝着有利于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向发展。考题设计要与其他学科有互动动联系。考试的方法应灵活多样,通过多方位的考核,全而对学生进行评估。通过试卷考察、动手操作(科研能力)、实际案例分析、课堂表现等方而综介考察学生,规定出各部分在评分中的介理比例。考试的方法和考试的内容应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成长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论[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2]魏伟论.人文关怀视野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J].教育园地,2009(6)

[3]钟晓龙.大学班级自我管理的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管德明.创新办学理念,促进高职高专教育健康协调发展[J].江苏高教,2005(1)

上一篇:论加强草原建设 遏制草原退化 下一篇:我国职业教育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