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研究与进展

时间:2022-04-23 08:06:46

近年来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研究与进展

摘 要:环境管理活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绩效审计是环境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重要保障,因此系统研究环境绩效审计的定义、内容与方法及评价体系构建是非常必要的。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近年来我国关于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进展做了全面的总结与评述,认为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当前已经进入到蓬勃发展阶段。最后对未来环境绩效审计研究提出了几条建议。

关键词:环境绩效 审计 进展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213-02

环境审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发达国家,最初是私营公司为了规避环境管理风险,改善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提升公司公众形象,自发进行的一种环境检查和评价活动。90年代,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深化,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环境绩效审计逐渐成为西方国家对环境经济活动检查和监督的管理工具。我国在21世纪初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在此背景下,通过对西方国家环境管理监督模式的借鉴,开始了对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截止目前,环境绩效审计研究已经进行了多年。2012年11月中共十提出了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布局,新增加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这同时对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形势下如何更好的监督经济体的环境活动,如何准确评价受托责任方环境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近年来我国关于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进展做了全面的总结与评述,期望对未来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1 环境绩效审计的定义

近年来环境绩效审计的定义很多,国内学术界对于环境绩效审计的定义各持己见,至今仍没有被广泛认可的统一标准定义。陈正兴(2001)认为,环境绩效审计是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环境经济活动,依照一定标准,评价其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循环状况和发展潜力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并对其效果与效率发表意见的行为。吴立群等人(2005)认为环境绩效审计是促进被审计单位环境管理及绩效的一种审计活动,一般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对照一定标准来进行系统的审查和分析,并对环境管理的现状和潜力发表审计意见。穆继平(2007)认为在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进行环境绩效审计时,不但要以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环境性并重,而且在原有的绩效审计基础上,要增加环境性这个非经济因素,从而更加全面地评价、监督、鉴定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责任履行情况。李静(2008)认为环境绩效审计是以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为审计主体、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一种审计行为活动。首先由审计主体对被审计单位环境管理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监督和鉴定,之后参照一定的标准评价环境管理的现状和潜力,并以独立的第三方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发表客观意见,同时向被审计单位的管理者代表提出改善环境管理的建议,从而促进其环境管理的持续改进。

虽然研究者对环境管理绩效审计给出了很多的定义,在表述上也不尽相同,但通过对比这些环境绩效审计的定义可以看出,环境绩效审计要在审计主体、客体、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审计方法等方面相对明确,通过在上述方面对环境绩效审计做出限定,环境绩效审计的定义将会非常的明确。对环境绩效审计包含的内容归纳总结如表1所示。

2 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与方法

2.1 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

环境绩效审计的目的是监督政府或企业单位的管理者更好的履行其受托环境责任,为评价审计对象的环境绩效提供方法,以及通过提出改进建议,完善审计对象的环境绩效,最终实现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目标。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是由环境绩效审计的根本目的决定的,首先对整个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之后确认环境绩效审计能够起到作用的各个环节,最后再确定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2001年初,WGEA(Working Group on Environmental Audit)在向各成员印发的《指南》中重点阐述了环境绩效审计的五项内容:(1)对政府或企事业单位执行环境法律法规情况的审计;(2)对政府环境项目或政府审批的环境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的审计;(3)对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其他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审计;(4)对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环境管理系统的审计;(5)对政府或企事业单位计划的环境政策和环境项目进行评估。

2.2 环境绩效审计的方法

环境绩效审计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的应用,对于环境绩效审计的方法,近年来很多研究者进行了研究。西南科技大学课题组(2001)认为以财务为导向的环境绩效审计方法有审阅法、验证法、复算法、观察法、分析法等。除此之外,在以项目为导向的环境绩效审计中还必须运用一些专业性的技术方法如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包括环境费用效果分析法、环境决策分析法、风险分析法等。辛金国等人(2002)指出,常规的审计方法如观察、函证、检查等也适用于环境绩效审计,除运用常规的审计方法外,在必要时也可采用环境经济学中的费用效益分析法以及经济评价法。王冠英(2003)在环境审计的内容与方法中提出了一些环境绩效审计中用到的特有的审计方法,比如除环境成本效益分析法、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决策分析法、经济计量法、整理分析法、趋势预测法等。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2004)认为常规的审计方法同样适用于环境绩效审计,此外开展环境绩效审计还应引入相关学科的方法,如经济学中的费用效益分析法、环境经济评价法等。宋尉认为环境绩效审计是一种新型审计,常规的财政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和合规性审计方法同样适用,只是这些方法应与环境问题的产生治理紧密联系起来。王春萍(2006)认为环境绩效审计特有的审计方法,是指在借鉴相关学科的方法基础上,与审计学相融合而形成的独有的环境绩效审计方法。如目标导向法、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环境费用效果分析法、风险分析法、决策分析法等方法。陈思维(1998)在《环境审计》专著中提出,环境费用效益分析在没有相应的环境绩效会计资料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评估环境效益:(1)市场价值法;(2)机会成本法;(3)恢复和防护费用法;(4)替代工程法;(5)调查评价法。

研究者对环境绩效审计的具体方法虽然各式各样,但综合国内近年来对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的认识,又有着高度的统一。首先鉴于环境绩效审计的一般性,它仍然是审计的一种,因此常规的一些审计方法在环境绩效审计中仍然适用。其次又由于环境绩效审计的特殊性,还应当引入其它相关学科的方法,比如效益分析等方法。表2出示了近年来研究者认为适用于环境绩效审计的一些主要方法。

3 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是环境绩效审计中的核心部分,评价指标构建的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环境绩效审计结果的公平与公正。近年来研究者对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杨婷(2005)认为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应当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个方面,在进行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时可以合理采用这两方面的指标。如单位管理者的环境意识、有没有及时制定本单位的环境政策以及企业环境规章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情况等方面均属于定性指标的部分;环境管理总体指标、经济性指标、效率性指标以及效果性指标均属于定量指标的范畴。林逢春等人(2006)通过研究建立了企业环境绩效指标评价体系,该体系由环境法律法规方面的指标、环境管理方面的指标、是否先进方面的指标以及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方面的指标等主要方面的指标所构成,同时制定了模糊综合指数评价环境绩效审计评估模型。汤亚莉等人(2006)认为,企业开展环境绩效审计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环境管理的具体环节,比如环境政策、管理系统、产品设计、生产、营销和回收等方面来制定环境绩效审计的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最后依据各个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合成得到环境绩效审计的量化结果。丁艳秀(2009)认为企业内部开展环境绩效审计主要从环境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及各类环境管理政策和目标三个方面进行。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的外部性理论、成本效益理论、系统论等理论基础出发,着眼于评价组织有关环境方面的项目及管理和使用环境资源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通过对近年来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构建的研究,认为通过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理念是切实可行的方法,此方法根据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逐层分解;并通过对各层指标的权重分配,最终达到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全面性、准确性。

通过近年来研究者对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的认识,在进行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时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对被审计单位的客观全面评价原则;(2)成本效益原则;(3)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原则;(4)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原则;(5)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统一原则;(6)与其它指标体系相结合原则。

4 环境绩效审计研究进展与不足

近年来,我国在环境绩效审计方面的研究蓬勃发展,包含了环境绩效审计的动因、定义、内容、方法以及评价体系构建等各个方面。当前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已经经过了从无到有,从起步转入到了发展期,但距离成熟,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在未来环境绩效审计必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虽然取了一定的发展,但与西方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与不足。在如下几个方面,我们仍需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实践:(1)加强环境绩效审计立法建设;(2)加强环境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建立环境绩效审计准则;(3)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重要性;(4)加强财务审计与合规性审计;(5)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改善人员结构;(6)对环境绩效审计实施理念创新。

参考文献

[1] 陈正兴.环境审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47-113.

[2] 吴立群,王恩山.环境绩效审计有关问题初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5(5):47.

[3] 穆继平.环境绩效审计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J].郑州航空上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3):201-203.

[4] 李静.环境绩效审计动因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5] 西南大学课题组.我国环境审计运行的模式[J].上海会计,2001(7).

[6] 辛金国,邢小玲.试论环境报告的审计[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7).

[7] 王冠英.环境审计的内容与方法[J].湖北审计,2003(2).

[8] 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开展我国环境审计的构想[C]//审计论文选.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2).

[9] 王春萍.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研究[D].青岛:青岛海洋大学,2006.

[10] 陈思维.环境审计[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3).

[11] 杨婷.内部环境绩效审计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2005.

[12] 汤亚莉,邓丽.基于环境价值链的环境绩效审计方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99-101.

[13] 林逢春,陈静.企业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指数评价模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14] 丁艳秀.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9.

上一篇:英六成快餐店冰块细菌超马桶水等 下一篇:湖南省双峰县井字所邮政储蓄业务可持续发展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