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张之洞研究综述

时间:2022-10-09 05:43:42

近年来张之洞研究综述

目前来讲,学术界对于张之洞的研究很多,且颇有成效。诸多学者对张之洞的相关问题研究各有侧重。总体来说,张之洞对近代化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学者的基本认同:比如其推动教育近代化广为人知,在武汉地区推行经济、军事等为武昌起义提供坚实的基础等。

一、关于张之洞其人的综合性研究

关于张之洞其人综合性研究主要有:冯天瑜,何晓明,黎仁凯、钟康模等等,各有侧重。

如黎仁凯先生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论述:从清流派到洋务派;19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对外态度;维新运动的趋新与恋旧;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内外斡旋;清末政治风云中的表现;推进晚清教育近代化与幕府制改革。张之洞从官一生的基本脉络非常清晰,基本按时间段分,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冯天瑜先生在综合性基础上更加侧重于张的思想研究。主要从张之洞生平篇(从清流健将到洋务殿军)与思想(开新与卫道二重变奏)两方面来论述。以张之洞“身系朝局疆寄之重四十年”的政治生涯为经,以其学术、经济、军事、外交、教育和文化思想为纬,以办洋务、倡“中体西用”说为重点,全面廓清身处古今中西大交汇时期的“过渡型”历史人物思想变化和发展的脉络,深刻揭示出其思想、个性、行为的种种矛盾,点明其集儒臣与能吏于一身,兼开新与卫道于一体的人生之旅的特征,评判其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特定地位。

此二人都是研究张之洞方面的学术界领军人物,在对张之洞进行研究的时候不论是学术观点还是研究方法都非常严密,逻辑思维清晰。为研究张之洞提供了大量的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及资料。

二、关于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关系的具体研究

关于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的研究近年来是热门话题。张之洞作为晚清四大名臣,必然对当时以及之后的近代现代当代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由于本文主要从张之洞政治思想方面分析,所以主要查阅文献中关于其政治方面的研究;此外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应密切联系,所以也会辅以提供其他内容借鉴。主要学者有:冯天瑜等多人、龚书铎与黄兴涛,陈旭霞,王志龙,杨锦銮等,国外学者主要以日本学者为主。

冯天瑜和陈锋主编的《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是国内外多名学者云集武汉大学,参加“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于2010年整理出版。本书基本上涵盖对张之洞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其中开题会上赵德馨的发言稿对张之洞进行了总体的定性:忠臣・学者・改革家,颇为概括,值得借鉴。值得看到的是张厚玫虽不是历史学者,但由于其张之洞之孙的特殊身份,其发言亦不能忽视:将张之洞的传家诗拿出来进行分享与分析(本诗有两个字和以往流传的不一样),虽分析过为主观,将很多溢美之词强加给张之洞,但也提供了新的资料。等等。

龚书铎与黄兴涛则重点探讨了张之洞与晚清儒学之间的互相影响。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通经致用”与儒学自振;“中体西用”与儒学自守,儒学的命运与“儒臣”的困境。用对应的方式来探讨在时代转型的剧变中,儒臣如何运用儒学来适应时代,以及其如何变通都不能适应这一特殊的历史时代的困境。亦可有借鉴。

李细珠在书中把张之洞在清末后期主导的清末新政重新拿来研究。主要从以下方面研究:张之洞在晚清政坛的崛起;《江楚会奏变法三摺》;学制变革与文化关怀;经济体制改革与政策调整;编练新军与军制革新;法制改革与狱制改良;预备立宪与体制改革。除对张之洞的清末新政进行系统分析外,还反对学术界所谓张之洞在清末有所谓的“皇帝梦”这一论点,但总的来说论述不够详细、严密。

安徽大学的王志龙以探讨张之洞政治改革思想的发展为线索,主要从“以吏治为核心的体制内改革”、“传统政治改革的困境和出路”、“从体制内改革到‘仿行上议院’”,以及“深盼立宪之局之必成”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从张之洞政治思想对政治制度的改变程度出发探究,值得借鉴。

杨锦銮将张之洞划分为摇移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派别之间,性格富于变化、充满矛盾性的人物,着重分析其矛盾的政治性格以及原因。

江涛认为张之洞在武汉地区进行的改革主观目的与最后结果是诚然相反的,即“种豆得瓜”,但还有另一层意义:张之洞的改革为武昌起义乃至辛亥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不愧孙中山评价“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是也。

日本学者关于张之洞的研究非常多,有很多史料。如张之洞的日本顾问松平康国、日本伊藤博文等,二人与张之洞有密切关系,认为张之洞有非常高的政治素养,能成大事。在针对维新变法时与张的观点不谋而合,认为康梁维新有些激进,甚至是冒进,改革应该更加稳妥。虽然此观点不甚正确,但却有其合理性。当阻碍过于强大时,迂回战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是明智之举。

三、关于晚清政治思想的研究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时期,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政治救国时代主题之一,主要有:赵炎才、刘本森、杜玲、王永等等。

赵炎才畅谈经世致用思想在中国近代挽救政治兴亡的作用。经世致用思想是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一种传统思想的内在发展。在中国传统社会近代转型时期,经世致用思想是近代志士仁人应对时局、匡济天下、学习西方、振兴中华的重要理论武器。本文认为儒家经世致用思想在清末表现出其强烈的实用性。

刘本森主要研究从鸦片战争后到中国人不断探索的救国之路,包括:救国之方与强国之梦――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因;“经典”救国到“师夷”强国之变;急进初露端倪及其与保守的对立统一;甲午战后不同救国之道的实践及其历史结局考察;义和团后中国的急进前行与沉重惯性;五四新文化运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焦虑”症的总爆发,对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模式进行分析,引出如何辩证处理急进、保守的关系才能救国。张之洞本人就是在如此的大环境下探索救国道路的,其道路模式是反对急进,主张进行稳健的改革。

综合上述材料可见,前人研究成果对命题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但对于张之洞政治思想的系统性研究还不够充分,应进一步完善。当然,诸多材料对命题研究的指导和启发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上一篇:浅谈地方志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遣唐使废止原因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