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法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问题研究

时间:2022-04-23 08:00:24

基于SWOT分析法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的外包也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本文旨在阐述内审外包的形式,在我国的现状,从不同角度分析我国的企业内审外包的动因,并运用SWOT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内审外包的可行性,期望能够为企业进行内审外包而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内部审计;外包;SWOT;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一、引言

内部审计外包最初是由国外知名的事务所提出的,在国外已经比较普及,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的外包也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本文先对内部审计的相关概念进行概述,分析了我国企业内审外包的形成动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内审外包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得出研究结果。最后再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合理利用机会和注重规避风险两个角度给出了建议。

二、内部审计外包的定义及形式

内部审计外包即内部审计的外部化,指组织将其内部审计的部分或者全部的职能以契约的形式委托外部的更专业的机构来执行。内审外包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补充式外包:企业主要的内审工作仍由其所设立的审计部门来进行,只将部分的内审职能赋予第三方。2.审计管理咨询:指企业通过聘请咨询机构来帮助企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3.全部外包:指企业不设立专门的内审部门,直接将全部的内部审计职能外包。4.合作内审:指企业内部虽然不设立专门的内审部门,但会配备一些审计人员。

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形成动因分析

1.企业自身的需求

(1)企业内审的独立性和质量难以保证。由于各种经济利益关系,企业自行设立的内审机构在人员配置和工作范围等方面都不免受到管理层的影响,独立性比较弱。且我国的审计方法以制度基础审计为主,风险基础审计的方法应用范围较小,也尚未普及计算机辅助审计,这些都会影响企业内审的质量和效率。

(2)企业降低成本的考虑。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使企业的内审工作与其发展相适应,企业就不可避免的要增加对内审工作的投入。而外部的专业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却可以提供质量高且费用相对较少的内审服务。

(3)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随着目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有限的资源更多的集中于其核心业务,将一些职能委托给外部的机构。企业将内部审计的工作外包出去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2.外部环境的需求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外的各大会计师事务所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会计服务市场上,企业的内审外包业务正好能够成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创造新盈利点的条件,成为一项利润增长点,进一步促进国内会计师行业的发展。

四、内部审计外包的SWOT分析

内部审计外包的SWOT分析。(1)内部审计外包的优势。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和质量:企业将内部审计工作外包后,外部审计师独立于该企业,难以产生利益冲突和经济利益关系。外部审计师可以站在一个客观而公正的角度,严格地遵循审计准则的要求和事务所质量控制等要求来对企业进行内部审计。节约审计成本:企业将内部审计工作外包,可以减少相关的招聘选拔及培训费用,也避免为了适应变化的经济环境而不断更新的审计方法而购买或开发新的审计软件。为企业带来附加值:注册会计师具有专业的知识,熟悉多种经营理念以及管理方式,向企业提供先进的管理经验。

(2)内部审计外包的劣势。消弱内审的优势:内部审计师比外部审计师更加熟悉企业的各项政策和制度,提供更符合企业当前发展所需咨询的建议。外部审计师可能会把企业所委托的内部审计工作视为一项程序化的工作,很难全心全意为单位考虑,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内部审计工作本应具有的优势。面临商业风险:外部审计师缺乏对企业的忠诚度,可能会引起一定的职业道德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出于成本控制及利益的考虑,有可能会将工作交给不能胜任审计工作的人员。而且外部审计师可能会造成企业商业机密泄露,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可能会引发舞弊:企业出于提高独立性的考虑选择将内部审计工作外包,但是如果企业长期选择由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来提供内部审计的服务,或者选择由同一家事务所同时来提供该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审计的服务,可能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机制而引发舞弊。

(3)内部审计外包的机会。①内审外包职业化的发展:第三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提供了对内审的活动和结果进行评价的依据和提供内审的外部审计机构在独立性、胜任条件和客观性等方面的要求。同时新定义中也弱化了审计主体,即企业可以通过外包的形式来获得更高质量的内审服务。②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我国的内部审计协会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4号:利用外部专家》,为我国企业的内审外包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可行性,规范了内审外包的发展。

(4)内部审计外包的威胁。①设置内审部门的强制性规定:作为企业文化和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内部审计工作已经受到企业管理层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企业的规章都对其设立内审部门进行了强制性规定,这种行为对内审外包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②外部机构间的不良竞争:提供内审服务对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而言是一项新的业务。他们为了增加收入,吸引更多的客户,往往会降低所需的审计费用。同时,他们为了控制成本和追求利益最大化,会减少人员的培训工作,这会造成了内审外包市场的混乱。

五、相关建议

1.合理利用机会

(1)企业在选择外部审计机构时,应尽量选择高信誉度和专业性,且与提供其外部审计服务不同的事务所,这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质量水准。

(2)对一般的企业而言,无论是否设立了内审部门,选择部分外包都是不错的,可以使企业在较低的成本下获得较高的效益。对一些大型企业而言,与外部机构合作内审,可以学习先进的审计技术和理念,弥补自身的缺陷。

2.注重规避威胁

(1)从相关的法规来看,除小微企业外,企业设立内审部门是不可少的,但在法律法规中也没有对内审外包明确表示禁止。所以企业可以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内审外包方式。

(2)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要在获取外部机构帮助的同时拥有并保持自己的相对优势,不能过度的依赖外部的审计机构,避免受制于人。

上一篇:税制改革“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下一篇:行政单位预算精细化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