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德育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04-23 09:45:20

关于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德育的若干思考

[摘要]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出生在弱势群体家庭,在经济生活、学习条件、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又会对其社会价值观及思想道德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然而其思想道德教育却未引起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工作中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思想道德评价标准失范,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道德教育功能低效,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道德调控力度弱化,缺乏全员性和实效性。高校德育应充分重视弱势群体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认真分析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其加强教育和引导,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弱势群体;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于林平,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讲师,博士,广东广州510006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9―0215-03

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出生在弱势群体家庭,在大学里综合素质较低,学习能力不强,心理素质较差。他们难以凭借自身力量维持一般社会生活标准,难以凭借自身的学力平等地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凭借自身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来承受充满张力和反差的大学生活所带来的压力。近几年来,大学校园里这群“弱势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产生的相关问题日益凸现。因此,很需要认真分析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其加强教育和引导,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的现状

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即在社会各个群体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群。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弱势群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弱势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弱势群体已经由生理性弱势群体(残疾人、孤寡老人、失去父母的未成年人)扩展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生贫困群体(城镇失业无业者、企业下岗者、农民工等)。从群体的基本特征来看,当今社会弱势群体具有经济上贫困、政治上能力有限和社会承受能力脆弱的特点,即贫困化、弱势化和脆弱性。这些都成为影响弱势群体家庭培养和教育子女的直接或间接因素。受家庭因素的制约,来自社会弱势群体家庭的大学生在经济生活、学习条件、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又会对其社会价值观及思想道德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的现实状况如下:

(一)经济上处于贫困状态

当今社会弱势群体家庭经济收入很低,其生活往往处于贫困或极端贫困状态,有的甚至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相应的救助才能维持最低或最起码的生活。而我国的大学生在校消费绝大部分由家庭供给。这种家庭经济的低收入与高昂的大学学习生活消费之间的矛盾冲突,必然导致弱势群体家庭的子女在大学经济生活中的贫困,导致其生活质量的低下。对学习资源、学习条件占有的先天不足和后天乏力,令来自弱势群体家庭的大学生产生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质疑和畏缩心理,久而久之导致怕学、厌学情绪,自身学习能力和素质得不到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同时,家庭经济上的贫困也制约了他们在遭遇疾病或突发灾害时的承受能力,其中身患疾病无力医治或体质虚弱承受不起学习、生活压力的不乏其人。

(二)心理贫困而无法自我调适

目前,社会不同群体的贫富差距继续加大,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在生活方式、生存状态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具有许多优秀的性格特征,如吃苦耐劳、独立自强、尽职尽责等等。但是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比较容易罹患各种心理疾病,部分贫困大学生甚至在人格和心理健康上都陷入了“心理贫困”之中。经济原因是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因素,贫困生在应对方式上的不正确、不完善也会导致他们抑郁心理的产生。经济贫困使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并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他们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封闭,甚至还有些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如何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心理卫生的角度,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获取心理健康,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三)人际交往存在障碍

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他们生活拮据,忙于为生活奔波,既无经济实力,也无精力更多地进行人际交往。贫困大学生由于从小所受教育较差,使其外显的能力素质较差,知识面窄,没有明显的特长,因此他们缺乏信心,内心存在自卑、自轻等心理,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相对孤僻、不合群等特点。他们怯于参加集体活动,不敢与人交往,不善与人交谈,不愿与同学做深层次的交流,甚至拒绝与他人交流。他们对事敏感多疑,惧怕被他人触及短处,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孤僻古怪,有的甚至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着他人善意的同情和帮助。他们不但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甚至下意识回避关注和关心,这样恶性循环地生活在自我封闭之中。

(四)人生价值观出现偏差

弱势群体家庭的成因各有不同,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弱势,这类家庭同样面对家庭社会地位低下和经济拮据的困境。在这个氛围下,贫穷和磨难的确能激发一些人的上进心,使他们更具有理想信念和同情心。但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和自身原因,尤其对现状的不满和致力摆脱“弱势”的强烈愿望往往会成为左右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人生观形成的因素,使其在价值观和道德的选择上出现偏差。首先,价值取向趋向功利化。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二、高校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道德评价标准失范。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我国思想道德教育很长一段时间存在教育顺序倒置、道德标准失范的弊病,如给幼儿园的小朋友灌输共产主义理想,而等到他们上大学后再强调不随地吐痰、举止要文明、不带早餐进课室等基本常识。高等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事实上只是一种“软任务”,是各高校应付上级检查的政治花瓶。它没有作为评估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权重指标,因而缺乏一个统一、科学、系统、可操作的道德评价标准,也就难以测量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高校对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更谈不上足够的重视、有效的手段和恰当的评价标准,更缺乏有效监督。其结果是没有硬指标,无法量化检查,大家看谱唱歌,唱完就完。

(二)道德教育功能低效,缺乏针对性和灵

活性

多年来,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如理论灌输法、情景引导法、典型分析法、个别谈心法等等。在新的形势下,这些经验和做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当今的教育主体、教育环境在许多方面已不同于以前,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层面的出现客观上要求道德教育发挥更大的效能。这就要求适应形势发展,改革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使其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但是,目前“两课”教材问题、教学方式问题、教育手段问题都是高校学生德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学生的情感教育、品德教育也被格式化、简单化。

(三)道德调控力度弱化,缺乏全员性和实效性

目前,许多高校的思想道德调控力度在弱化。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规模不断壮大,高校学生政工干部队伍严重缺编,师生比严重超标,政工队伍任务繁重,难以腾出时间和精力将弱势群体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做细。要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提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氛围育人,在大学里,人人都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三、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

(一)提高个人素质,培养积极型意识

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现有的思想问题,究其原因既有社会因素,又有个人心理生理的因素。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以他们的自我发展为基点,加大对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的内在精神纠枉与重塑的力度。克服其因家庭弱势而产生的自卑、认命心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促使其自助自救,通过努力改善自身生活境况。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树立两种意识:(1)自立、自强意识。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价值取向,客观地评价家庭、自我,正确认识社会,勇敢正视物质贫困,能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分析当前困难与自己一生发展的关系,塑造坚强性格,克服依赖性和自卑、妥协心理,树立自信和与命运抗争的勇气。教育他们认识到身份、地位并不是先天就具有的,自身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需要付出巨大的心血和努力,物质贫穷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对生活失去信心。使其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将个人需要同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确立自身的抱负。(2)自我发展意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引导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超越家庭环境给他们个人发展的制约,认识走出逆境的关键在于个人努力与发展,要积极提高自我,发展自我;要通过正面宣传,用逆境、困境中成才的典型教育、感染、熏陶他们,使其认识到拥有知识和拥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是人生最可宝贵的财富。

(二)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和自我调适

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因而在大学生活中思想常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高校应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工作,要根据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对其进行心理健康与挫折教育。积极引导贫困生参加公益活动、社会实践及科研攻关活动,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才干,同时多给贫困生创造机会与老师、同学交往,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个人的苦闷有地方倾诉。贫困生大多学习刻苦,但由于学习方法呆板、基础差等原因,学习成绩一般不太好,一方面可指定班级学习尖子进行“一帮一”爱心活动;另一方面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使紧张呆板的学习生活得到调整,增添生活乐趣,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另外,应在全校广泛开展平等和尊重的意识教育,提倡一种对他人特别是对弱者关心、爱护的人道主义精神。营造尊重弱势者权利、激励弱势者成才的校园氛围,让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在受助和助人过程中感受扶弱助困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摆脱自卑心理,在平等的对待中重拾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高校弱势群体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注意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宗旨、学校精神、学校形象等诸多不同层面的因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外延又十分广泛的概念。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思想道德会产生深刻影响。

1.激发内在需要是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动机的基础,动机是需要的动力表现。成才和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两大主题,也是大学生的兴奋点和最大需要,因此,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紧紧抓住这一特点。要铲除不利于学生发展的陋习,激发学生自我肯定的要求。肯定是关于某种事物积极的叙述或表达方式,只要长期坚持有效的肯定的练习,就能消除消极的思维习惯,创造出一个积极的意境和心态,从而增强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2.改变陈腐观念是基础。一些陈腐观念严重束缚着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全面、自由地健康发展,如随遇而安、一切命中注定及与世无争等等。要教育、引导学生建立起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如开放的国际观、公平的竞争观等等。只有具备公平竞争观,才能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敢于竞争,敢于胜利。要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自我超越能力,既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也提高其竞争和生存能力。

3.鼓励参加实践是关键。实践证明,任何能力的提高都需要实践环节锻炼,尤其是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更需加强实践锻炼。一些优秀的性格特征必须在集体中形成和发展,离开集体根本无法培养,如诚实、自尊心、好胜心、责任心、自律心等等。而良好的风气和舆论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强大的教育力量,为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良好性格品质的培养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上一篇:社区照顾框架下的老年人服务 下一篇:论塑造大学品牌及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