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商业摄影青年军

时间:2022-04-23 04:06:38

广东商业摄影青年军

作为摄影编辑,不论到哪里,接触最多的人就是摄影师。2003年初,本刊编辑部走访了深圳和广州两市。在主人热情而周到的安排下,与当地的商业摄影师进行了几次座谈。我们发现,广东的商业摄影师的最大特点就是年轻,超过30岁的摄影师在那里都算“老资格”了。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接触,只能匆匆地浏览许多照片,但我们还是一次次为那些精彩的画面而感叹。

就这样,离开广州的时候,我们的行李里,增加了许多年轻人的好作品。在这里,我们用有限的版面将这些作品呈现给大家。

学历・活力・动力

吕群

广告摄影与艺术摄影虽然在创作上有相通之处,但在组织实施或创作程序上有明显区别,广告摄影作品的产生,可能是广告摄影师独立创意的结果,更可能是广告主,广告公司宏大创作团队,合力创作的结晶。从创意、文案、美术指导、道具、灯光、服装、场务等开始,经广告摄影又回到后期制作,修稿,拼版……。它是一系列复杂工序的交接,其作品产生的背后有一个完善的运作机制。

广告摄影还有残酷的淘汰机制,一个广告摄影师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很好地完成其作品(或称产品),就不被广告主所接受,他将永远失去这个客户。连续几次失败后,他可能被市场淘汰。

广东是我国商贸出口基地,广告行业发育也较早。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这里就有了以外贸。商业系统为主的广告公司及广告摄影师群体,华汉南、程全归、胡黎明等人成为广告摄影师中的代表人物。到八九十年代,在开放改革搞活经济的潮流中,广告摄影师逐渐成熟。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广东省第一届广告摄影展览、全国第一届汽车艺术摄影大奖赛等以广告商品为主题的广告摄影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以广告摄影为职业的摄影师,随着吊挂E-6工艺,激光超大型高精度放相及喷绘设备的落成,广东的广告摄影行业终于形成。

近几年,广东又涌现出一批青年广告摄影师。他们以优秀的作品和出众的才华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认可。这批年轻人充满活力,思想活跃。他们的作品既有扎实的基本功、讲究的用光,同时赋予产品一种新奇感,使人耳目一新。这些青年摄影师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其中许多人是美术专业的毕业生。在光影效果、色彩运用、构图安排等方面有良好的基本功,对客户的要求理解起来迅速而准确。他们接受新鲜事物,掌握新技术的能力特别强。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大量的新技术被运用到广告摄影中。不能掌握新技术就要被淘汰,而善于掌握新技术对拍摄广告就是如虎添翼,在竞争激烈的广告市场立于不败之地。他们在运用新技术,尤其是运用电脑方面走在全国摄影师前列。无论是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处理画面的效果,他们都从电脑中获益匪浅,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广告摄影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有什么水平的经济就有什么水平的广告摄影。广东的广告摄影得益于广东的经济发展奇迹,反过来又推动了广东经济的更快发展。在这个行业里,我们的青年摄影师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刘滔,年轻的老发烧友

刘滔小传

还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刘滔就迷上了摄影,成为一名小发烧友。他不仅把老爸的照相机玩得烂熟,还阅读了大量的摄影书籍,就这样,作为一名爱好者,他玩了十几年摄影。

直到刘滔入行成为一名商业摄影师,刘滔才发现商业摄影和平时自己玩的摄影有很大差别。记得刚刚进入商业摄影圈的那段时间,刘滔简直对摄影棚里的一切着了迷。他一有空就摆弄摆弄座机,试试测光表和各种灯具。

但是很快,刘滔对摄影有了全新的感觉。现在他对相机感到惧怕,只要结束了拍摄工作,他尽量躲开照相机。就连外出旅游他也希望朋友带照相机给自己拍照,实在不行,他只好带上一个傻瓜相机。

有时,刘滔会对着一件即将到期,而没拍摄的产品发呆,因为他发觉自己对拍摄已经有点麻木了。但反过来想,世界上哪个工作干长了不是重复的劳动呢?况且每次拍摄的产品毕竟不同,即使同样一种产品,客户也有不同要求,使商业摄影充满了乐趣和新鲜感。一想到这,刘滔又浑身充满了干劲,投入到工作中。

影人自述

商业摄影最重要的是创新,拍出的照片好不好玩,有没有吸引力。我喜欢拍摄有自由发挥空间的订单,因为这样的拍摄过程会充满乐趣,即使有时要通宵达旦地干活也不会觉得辛苦。商业摄影师在完成订单的过程中不应该是完全被动的,而应该向客户提出自己的建议。摄影师有独特的眼光而且有丰富的经验,他们的建议对客户非常有价值。即使建议不被采纳,也会拉近摄影师与客户的关系。

现在,电脑非常普及,为摄影师带来极大方便。摄影师应该尽量利用这种便利。许多人总是担心,过多地使用电脑会失去摄影本身的特色。其实,照片是否是纯摄影的产物并不重要,关键是看图片是否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比如,现在很少有人还玩多次曝光了,这就说明技术进步在摄影界的普及速度是非常快而且很容易被人接受。

商业摄影师应该多尝试不同的拍摄方法和技巧,在不违背产品宣传原则的情况下,作品中应该加进一些个人的东西,多些原创性,这样做在作品中会表现出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完全的机械制作。

查利,做什么也离不开摄影

查利小传

只听名字,还以为查利是个外国人。其实他祖籍山东荷泽,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的毕业生,是地道的中国人。1992年,他来到深圳创业,于1997年4月创办深圳红石头摄影设计有限公司。

在公司里,查利平时主要负责摄影。小产品在棚内拍摄,基本上由助手完成,他在现场作指导说明。遇重大摄影任务,查利亲自上马。他最擅长的是4×5相机,通常用于拍摄建筑与装饰。查利拥有过世界上差不多所有品牌的专业相机,即使现在出了手,也曾经使用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也是一个相机爱好者。查利的职业是摄影,业余爱好仍然是摄影:拍摄深圳东海岸自然景观,再就是去中国西部拍摄自然风光,已著有《查利西部风光―青海高原摄影札记》一书。查利还有一个兴趣,就是改造专业相机。他经常把一些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摄影器材组装在一起,不光是为了省钱,还为了更高的“摄影境界”。比如将一只没有快门和对焦机械的老式英国电影镜头(COOKE)改装在哈苏相机以及宾得相机上使用,还将一只135相机用的图丽镜头(90mm/2.5)改装在哈苏和宾得相机上使用。

查利这个人,除了摄影,还是摄影;平时来往的都是与摄影有关的人,谈论的也是与摄影有关的话题。

影人自述

三年前,我注意到建筑装饰摄影是一个前景广阔且竞争较小的市场。于是我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把大量的建筑装饰照片放在上面。慢慢地,这方面的客户多了起来,我的器材配置也有意识地朝这个方向发展。前年,深圳海外装饰集团需要对其全国范围内的装饰工程进行拍摄,经过竞标,我得到了这个项目。经过一年多的拍摄,我走过了30多个城市,拍摄了几十家高档饭店。经过这次拍摄,我更加坚定了把拍摄建筑装饰作为主要业务的方向。

建筑装饰摄影,依靠的是摄影师的综合实力。具体地说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摄影师对建筑的理解。哪个角度能够表现其设计的特点,哪个角度能反映其全貌,什么光线可以诠释建筑或装饰的内涵,什么色温的光源能准确或夸张建筑本身的色彩,等等。

摄影师的照相器材和照明设备。这些器材应该是专业而齐备的,像4X5的单轨座机和与之配套的镜头,专业的灯具。使用多种镜头可以帮助摄影师选择不同的景别,有时还需要使用广角皮腔调整变形。为了表现某种考究的材料的纹理和质感或者拍摄空间很大等情况,摄影师要自己携带灯光进行补光。

陈学强,永不退役的“军人”

陈学强小传

在一大堆人里,陈学强是很显眼的一个,原因有三:一是他很胖,因此熟悉他的人叫他“肥仔”;二是他留的“朋克”式头发,还染成了黄色;三是他永远身着一身军队制服。

除了商业摄影是他的职业,他还有三大爱好。一收集军事用品,陈学强收藏的东西还挺杂,军事用品、资料、模型、军章、军事文物,一切与军事有关的东西他都收集。二拍摄航展,每年在珠海的航展他总是提前一天到达,把摊位都看熟了。第二天一开展就背一大堆器材出来,然后到处逛,最高纪录他逛足四天四夜:看展、拍照、买东西。三玩野战游戏,游戏没什么严格的规则,武器是针孔BB弹枪。反正都是玩乐,大致来说被枪打中就算输了,战争游戏没有固定时间,也没有固定团队,组织起来不容易,玩伴也是不固定的。

影人自述

对于大多数摄影师而言,摩托车的拍摄比较困难,因为摩托车的本身有复杂的几何图形,既有反光面,又有吸光面,拍摄摩托车这类高档的工业产品,不仅要表现其漂亮外观,还要同时表现其独特的品质。就灯光而言,拍摄一辆摩托车就需要有8支以上的灯光才能完成。

为了拍摄好摩托车,首先要了解多种摩托车的特点与功能,可以说,一个不会玩摩托车的摄影师对摩托车是没有感觉的,好在我平时就有十多万里的摩托车驾驶经验。

现在摩托车品牌之间竞争日趋惨烈。如同家电品牌竞争,已到白热化,去年几个商业摩托车“国展”之后有传媒形容(展览会)是杂牌摩托车最后的晚餐,新一款淘汰过后,国内摩托车市场只能整合为4~5个牌子并存。

在这种情况下,摩托车商当然要求广告摄影师将其商品形象以更精致的包装吸引购买群。余下的任务就由广告摄影师去细致地操作了,我拍摄的摩托车运用光绘,将每个反射面的细致角度、范围、形态、强弱、软硬一一表现出来,通常,讲究的广告拍摄对每一个反光点(电镀)都安排专门的灯光服务。在广告摄影中,灯光的任务是刻划而不是照明。

范华,永远追求理想

范华小传

范华,大学装璜美术专业毕业,刚过而立之年就已经有过3大理想:当画家,当设计师和成为商业摄影师。

很小的时候,范华就喜爱美术。上幼儿园时他喜欢东画西画,在之后的10多年里,什么素描、水彩、水粉、国画,样样都学个遍。……

多年的学习为他赢来不少的奖项,得到了不少的赞赏!于是范华认为自己差不多就要成为一个画家了。

直到大学二年的专业学习结束之后,才发觉自己一直认为离自己不远的理想好象越来越远了,于是在不知不觉间范华的理想已由做一个画家转变成做一个出色的设计师!大学一毕业,范华就带着新的理想,全情地投进了一个十分辛苦又极具挑战及充满乐趣的行业――广告业。为了新的理想,一干就是九年!几年的努力,钱没挣多少,只得了些什么的奖牌、证书……

虽然“理想”再一次那样的接近,但是范华又一次觉得它开始离自己而去,在经历多次混沌之后,范华的执着好像变得有些无力了。

终于,范华在用相机和镜头进行创作的时候,感到莫大的快乐!范华爱上了摄影,而且爱得很深很深。

要做一位优秀的商业摄影师是他最新的理想,也是我最后的理想!

影人自述

这两年,我拍得最多的是时装和时尚产品。IT行业这几年发展迅速,而且潜力巨大,同时科技含量又很高。拍摄这类题材要尽量拍出“时尚科技”的感觉。我的客户已经对简单的产品加文字说明的表现手法感到厌倦,他们希望摄影师根据产品的特点,运用各种摄影手段和个性化表现手段展示出更高格调的科技产品,通过有质感、有张力的画面震撼每一个观众,使自己的产品从茫茫的商海中跳出来,帮助企业以最快速度建立品牌形象。

本次刊登的两个品牌是鼠标和无线耳机。鼠标是法国的一个品牌,排名世界第二。这组照片针对中国的市场而拍。过去拍摄鼠标――大多是把鼠标和电脑放在一起,缺乏新意。此次拍摄的创意是用中国古代武侠和传统妇女服饰的形象展示鼠标,好象鼠标是武侠手中的一个兵器或女子手中的一个。这样做既有中国特色,又把古典与时尚结合起来。另一个产品是无线耳机。背景用黑色给观众以想象空间。模特的动作要舒展、有张力。泼水的一张,使人想象到水的声音,更好地突出耳机逼真的音响效果。

李楚益,广告摄影的热心人

李楚益小传

李楚益:广告摄影界为数不多的女摄影师。1992年开始职业摄影师生涯,现拥有自己的“李氏广告有限公司”。曾获得过瑞士“仙娜杰出商业摄影大赛”银奖和“全国优秀广告摄影大赛”金奖等荣誉。与她合作的客户包括摩托罗拉、中国电信、诺基亚、海尔等数十家国内外知名品牌。目前,李楚益是广州广告协会广告摄影专业委员会的核心成员,是委员会各种活动的具体组织人和承办人。

影人自述

还在读工艺美术职业中学的时候,我就发现除了画笔外还有相机可以把美再现。在六年的美术学习中,我一直将摄影作为我的第二兴趣,拍下了不少习作。

1993年在广告公司工作期间,我是一名美术指导,更多的是与中国第一代优秀广告摄影师们合作,创造了不少好的广告摄影作品。随后,我正式加入广告摄影师的行列。

1994年底我创办了李氏广告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是广告摄影。在经营的过程中我真正体会到一个职业广告摄影师的艰辛与快乐。在业务并不很多的时候,我拍了不少以创作为主的广告摄影作品,并在这个过程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体会到一个优秀的广告摄影师应具备健康的兴趣、全面的知识和良好丰富的阅历。这些素质对拍摄不同商品的广告,是我做出快速正确的判断和符合市场诉求定位的摄影作品所必备的条件。如果摄影师只会运用器材和数据,那可以拍出一张标准的产品照片,但它没有灵性和强烈的感染力,也就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与同行的交流过程中,我学习了许多新的观念和思想,使自己对广告摄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深深感受到中国的商业摄影要有良好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位摄影工作者的参与和支持。作为一名广告摄影师。每天的工作是拍摄最时尚的画面,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保持敏锐的触觉和判断力,需要自己不断去补充新知识和开阔视野。

上一篇:我眼中的惠安女 下一篇:威廉姆·加奈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