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下家庭中的传统美德教育

时间:2022-04-23 01:05:10

浅谈当下家庭中的传统美德教育

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具有不容忽视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探讨现代家庭传统美德教育,更有重要的意义。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因此在骂孩子的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意志、胸怀、品德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让孩子养成大襟怀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伟人的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社会和自己。

传统美德作为一定社会时代精神的产物,它的形成必然带着特定时代的烙印。不少美德故事中的情景早已时过境迁,我们不能设想在现代社会中机械地去要求孩子,“头悬梁,锥刺股”或“凿壁偷光”。所以要搞好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要与时代精神很好地结合。首先要弘扬传统美德的精神实质。如“凿壁偷光”,并非要孩子在现代电灯照明的条件下也去搞一下“偷光”,而重要是要学习古人那种刻苦攻读,勤学苦练精神。其次,对传统美德中的某些内容赋予新的时代含义。如对“岳母刺字”中的“忠君报国”,可赋予“忠于人民报效祖国”的新意。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所喜闻乐见,乐于接受,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根,在青少年身上结出丰硕的美德之果。

家庭传统美德教育中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要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符合其认识规律,应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层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从范围上可由家庭伦理到学校伦理,社会伦理。具体内容上可按下列顺序施教,孝敬父母,尊师守纪,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谦虚礼貌,诚实守信,律己宽人,先人后己,整洁健身,爱护环境,敬业尽责,开拓进取,见利思义,勤劳节俭,爱国爱民,天下为公。以使孩子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而受到传统美德教育的层次也不断提高。

其次,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这需要家长有较强的教育意识,善于捕捉最佳教育时机。家庭教育具有随机性,在做家务、走亲访友逛商场等到处都可以找到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时机,教导孩子关心别人。即使很小的孩子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良好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对于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而言,没有什么能比爱和善良更重要的了,这是孩子将来亲和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孩子的爱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父母是最直接的爱心传播者。因此,孩子有没有爱心。关键在于家长的引导和培养。

第三,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形式要丰富多彩。如讲故事,看电视,收集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集邮集报,小知识竞赛,参观名胜古迹,购买有关书籍给孩子看……。如中秋节,一个“与人共享”,充满了浓厚亲情的节日。爸爸妈妈们可以在这个夜晚与孩子一起赏月,边品尝月饼边感受亲情与友情、思念与团圆,感受情与景、人与物的关系。通过这个传统节日给孩子进行美德教育。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感受浓浓的亲情与全家,团聚的幸福,关爱家人。通过家庭小活动让孩子在回忆中有成长,在成长中有回忆。教育的艺术不在于单纯地传授知识,更在于给予激励、唤醒、鼓舞。

第四,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家长要率先示范。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父母在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质教育。父母无声的行为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不仅要言教,更要身教。家长的尊老爱幼、勤劳节俭、乐于助人都会使孩子耳濡目染,体验深刻。反之家长的言行不一,见利忘义、不孝敬父母等不良行为反而为孩子树立了坏的榜样。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形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父母的行为举止,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想自己的孩子有爱心,父母就应该率先做出有爱心的行动,言传身教无疑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教育方法。平时在家里,如果父母把给长辈倒茶、盛饭、搬凳子视为必做之事,逢年过节以孝为先,给长辈买东西,送礼物,还可以请孩子参谋该送什么物……如果父母做到了关心孩子,对孩子说话总是温和、体贴,还常常与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直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如果父母做到了夫妻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给孩子买礼物的同时,总不忘给爱人也买一份:吃东西时不忘提醒孩子给妈妈或爸爸也留一份……如果父母平时做了这些,相信孩子也会耳濡目染,从而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在家庭教育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时代的需要。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把孩子培养成为既有传统美德又有时代精神的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历史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美术课堂上的传统美德教育 下一篇:与经典同行浸润心灵,与圣贤为友传承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