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国际重大新闻盲区

时间:2022-04-22 10:25:08

透视国际重大新闻盲区

透视重大新闻的盲区,是关系到国际新闻报道是否有生命力的重要课题

是国际新闻走出“同质化”的有效方法

是与网络等新媒体竞争的重要手段

是担当“主导话语权”、塑造报纸公信力的必经之路

我是北京市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特别喜欢阅读报纸。通过报纸可以了解时事要闻、民生民情,可以说报纸是我了解外界的一个重要渠道。

在读报中,我发现许多国际重大突发事件刚刚发生,许多报纸上就已经出现了相关的报道。比如说: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刚刚去世,北京晚报就已经将他的情况迅速报道出来。报纸是一种纸质媒体,在时效性上应该是受到限制的,可是为何能如此迅速地反应呢?我不明白是报社记者神通广大,迅速地赶到了现场;还是报社在各地设有许多的分社,可以随时收到那里记者发回的信息;还是,报社的编辑料事如神,尚未发生的事情也能准确地猜到?

希望《新闻与写作》编辑部的老师能帮我解答这个问题。

此致

敬礼

北京市宣武区劳动保障所 张亚伦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各国之间距离进一步被拉近。当国际重大新闻事件苗头初现、突然爆发或有关当局对重大事件封锁时,读者不仅希望获知简单的信息,更需要媒体对于事件的内幕、细节和前因后果进行深刻地透视,更需要媒体对国际重大新闻从独特角度解读,其中关键是要善于找出、抓住、透视新闻的盲区。

透视盲区 预测准确

透视盲区,可以准确地预测重大新闻将要发展到最新阶段。自2004年10月26日起,关注阿拉法特患什么病的报道就越来越多。11月9日,全球不少媒体报出阿拉法特已经去世的消息。法国总理拉法兰11月10日对媒体说,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已经处于生命中的“最后几个小时”;阿拉法特的发言人拉迪纳当晚也证实此事,此前数小时,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外交部长沙阿斯向媒体宣布,阿拉法特除了心脏和肺还在运转外,其他主要器官功能已经丧失,肝和肾功能已经衰竭。通过种种迹象,我们预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将在几个小时内宣布阿拉法特去世。对此,11月11日,北京晚报世界新闻版详细报道阿拉法特病情已到了严重状态,指出他的生命已到了尽头,并重点报道阿巴斯将接过阿拉法特的领导权,全面分析了阿巴斯将面临众多难题、遇到众多挑战、接受众多考验。在北京晚报世界新闻版签清样约10分钟后,新华社发来阿拉法特去世的通稿,证实了我们的预测是准确的。最后北京晚报一版突出地报道了阿拉法特去世这一重大新闻。11月12日,中国新闻社报道北京晚报是京城刊出此重大新闻的第一报,并配发了读者争看北京晚报刊发此新闻的照片。

透视盲区,可以准确报道新闻,避免报道假新闻。以“易卜拉欣被捕为例”。2004年9月6日,京城众多媒体报道:伊拉克临时政府官员声称逮捕了萨达姆政权二号人物易卜拉欣,并且正对其进行DNA测试。这则消息一旦被确认,无疑将成为重大国际新闻。当有消息传来,外电称DNA测试被捕者就是易卜拉欣时,我们精神为之一振,但很快发现新华社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均未发此消息,而且外电称伊拉克国防部长否认了此消息,驻伊美军则拒绝证实易卜拉欣被捕的报道。通过“透视”外电,我们发现外电对于易卜拉欣被捕的表述十分模糊,特别是国外有几家主流媒体没有易卜拉欣被捕的报道。尽管京城有很多家媒体报道易卜拉欣被捕,但是我们认为易卜拉欣被捕的消息不可靠。因此,我们在报道中指明是某个伊拉克政府官员称易卜拉欣被捕,同时指出伊拉克国防部长对此否认,题目则为《易卜拉欣是否被捕说法不一》。果不其然,第二天,外电就纷纷报道易卜拉欣被捕是假消息。通过“透视”外电报道,一方面使我们的报道有独家的视角和内容;另一方面,避免了报道中的虚假新闻。

透视盲区直击现场

我们每天都能捕捉到新闻的线索,但我们无法到国外新闻发生的现场、看不到新闻现场的情况,更难知道事件的最终结果。因此,我们必须通过透视来抢抓到新闻的第一落点。

国际新闻现场往往是后方编辑的“盲区”,解读国际新闻的盲区必须由亲临现场或通过其他手段能看见现场的人“透视”新闻事件,把握新闻的本质,才能向读者传达新闻事实。

2004年5月14日7时,我们获得消息:韩国在当地时间10时要对卢武铉总统弹劾案作出判决。而对于如何作出判决、判决过程需要多长时间、判决是什么结果等都无法知道。如果我们等韩国作出判决后再做准备,我们就无法有特色地报道这一当日国际新闻。根据卢武铉弹劾案的有关报道和时差,我们预测,韩国对卢武铉弹劾案能在11时前作出判决,因为此宣判在韩国当地时间10时开始,即北京时间当天9时开始;又因为韩国已做了充分准备,不会再辩论,宣判过程很可能比较短。再有韩国根据此事件辩论情况和韩国民众意愿,很可能做出有利于卢武铉的判决。对此,我们事先做了新闻点评:符合韩国多数民众意愿的裁决;新闻分析:韩国政局今后如何演绎以及有关图片,等等。最后是等待韩国作出最终裁决的陈述和结果。为了防止我们的预测失误,我们也作了另一手准备:即韩国作出弹劾卢武铉的判决。正好这天中央电视台直播了韩国宣判驳回国会提出的总统弹劾案全过程,我们根据当天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做出深入、详细、全面、富有很强时效性的报道,也是当天纸媒体最富有特色的报道。

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最有发言权的是当事人,如果我们见不到当事人,请特约记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去采访,或用电话采访,这可以说是最好的“透视”。例如,2004年7月21日晚,天津商人赵燕在美国遭到无端殴打,身体多处受伤。此事在7月24日下午披露后,京城几乎所有的早报在7月25日都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事件本身、施暴者反应、美国官方反应等都无一遗漏。北京晚报要想在当天对此事件的报道做得出彩,就必须补充更多的新内容,譬如采访到赵燕本人。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到赵燕在天津,再通过有关媒体请到一名热心记者,就在当天上午连线到赵燕,请赵燕讲述自己被殴打的详细经过。并且又获知了最新消息,赵燕已经正式委托律师向美国移民局索赔500万美元。

像赵燕这种情况,在美国打官司将会遇到什么问题?许多读者肯定很想知道这方面的案例。我们又请律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既介绍了相关法律知识,又极大地牵动了读者的阅读神经。在版面编辑中,我们又运用了多种编辑手段突出独家报道。事实证明,我们通过“透视”就可获得最鲜活新闻、内幕新闻、独家新闻。

透视盲区探入深层

专家分析往往是透视新闻盲区的有效手段,无论是报道突发新闻还是新闻专题制作。在新闻专题的制作上,专家分析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效用。而“点睛”之笔,就是对新闻盲区的透视与观察。2004年3月20日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一周年的日子。临近周年日,北京晚报国际部决定制作新闻专题,以全面追踪报道这场改变伊拉克和世界的战争。面对周年的临近,读者很想知道,这一年究竟改变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启示有哪些?如何评价战争?我们认为,这就是伊拉克战争新闻专题制作上需要为读者透视的盲区。为此,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特地请新华社国际部负责人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的学者为专刊撰稿。《句号难画》和《战争如镜》两篇稿件引起了不错的反响。

由此看来,国际新闻的部分盲区是读者心中久久不能消除的疑虑,是新闻事件萦绕不去留下的反思。通过解读热点背后疑窦丛生的问题,达到透视的功效;不人云亦云,用专家分析来统领专刊。这些做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2004年底的国际新闻评选中,我们的伊拉克战争周年的专题策划获得国际新闻策划与稿件的二等奖。一位学者曾说:“新闻是历史的初稿”。一个重大的国际事件从被报道的那一刻开始,就打上了“思维”烙印,历史从来不是片断或割裂的,用联系的眼光去看待新闻的前因后果,并预测前景是对待新闻的一个基本态度。用普遍联系的眼光将新闻事件放在一个大背景下进行思索、深度挖掘事件的“台前幕后”,不但提供新闻事件的每一个重要细节,而且为读者提供大背景下的独到分析,这是新闻改革对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都要练就一双“慧眼”,在提供最新的内容的同时,也提供鲜明的观点。

(作者单位:北京晚报国际部)

上一篇:新闻不要“冷血记者” 下一篇:在奔跑中解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