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歇后语教学

时间:2022-04-22 02:47:09

浅谈幼儿园歇后语教学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一种口语性语句,它与成语、谚语等都属于言语中的一种熟语。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长期对幼儿进行歇后语教学,可以增加幼儿对生活阅历的积累,加强幼儿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这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的熏陶作用。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引入歇后语教学,其意义在于:一是开发记忆力,通过对朗朗上口的歇后语的记忆背诵,从小培养幼儿的记忆力,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文化准备;二是打好语文攻底,很多学生为了写作而背诵许多的歇后语以备引用之用,而学习它的最好办法就是幼时诵读。三是获得熏陶和修养,古诗文中蕴涵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如“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竹篮打水,一场空。”等。其实幼儿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经验就能理解这些歇后语,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理解更深的一层人生哲理,这些都将对幼儿今后的生活有巨大的积极影响。

一、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幼儿理解歇后语

歇后语的语言精炼、含蓄、意蕴深远,让幼儿很难理解其蕴含的意思,而掌握歇后语的大意也正是开展歇后语教学的难点,所以我们只有运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幼儿学习歇后语。在进行歇后语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到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合理利用多媒体动画、图片、情境创设等一系列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家园之间进行默契配合,教师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使歇后语教学更好地进行与发展下去。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例如:开展“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教学活动时,老师以观看动画片的环节导入,马上拉近了幼儿的距离感。动画片贯穿于幼儿的生活中,幼儿对动画故事特别的感兴趣。通过加深理解故事,升华故事的中心思想,让幼儿体会到歇后语的后半截意思,最后举例进一步去阐述歇后语的理解。例如:开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教学活动时,老师很好的以仙人的神器为导火线,利用神器的图片很好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很快就投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八仙过海的故事只是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大背景,最后以情境体验的形式,让幼儿开动脑筋用手中的武器帮助自己渡过东海,幼儿很好的学以致用。

二、寓游戏于歇后语活动

幼儿活动是以游戏为主的,游戏也能激发幼儿对歇后语的兴趣,更能帮助幼儿不断的巩固歇后语。在完成歇后语的讲解后,幼儿还处于对歇后语比较陌生的阶段,这时候老师可以运用多种游戏的方法鼓励幼儿参与诵读歇后语。开火车的形式,鼓励幼儿有序的接歇后语;抛球的形式,把自交给幼儿,相互抛球谁接到球就由他来接歇后语;问答形式,一个幼儿提问同伴……幼儿在这些简单多样的游戏中,不仅巩固了歇后语知识,更加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和对歇后语的兴趣。

三、家园共育,丰富幼儿的歇后语知识

《纲要》中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的确是这样的,任何活动的生成、组织都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家庭资源是我们幼儿园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合理的运用这一资源,得到最大的开发与利用。我们进行“歇后语诵读”活动,得到了家长的鼓励与支持。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会筛选一些适合幼儿的歇后语,在给幼儿讲解歇后语的大意的同时还会结合生活实际来帮助幼儿加深对歇后语的理解。

歇后语教学的开展对教师是个挑战,首先需要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在实践中我们的自身文学底蕴和教学能力要不断的提高,这样才能理解歇后语的背景和大意。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幼儿最近发展区,真正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生活结合,及时调节教学中的失误,相互交流,并把经验上升到理论。

在歇后语教学活动中要本着以“幼儿为中心”的原则开展歇后语的教学活动,继续丰富内容、形式,让幼儿去了解历史上语言艺术方面的辉煌成就,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好的发展下去。

上一篇:小学音乐教学中“人”的培养 下一篇:《种植一株植物》科普阅读指导课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