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膨化砂)无土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

时间:2022-04-22 08:18:57

水稻(膨化砂)无土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

一、试验目的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各地的水稻栽培面积稳步持续增加,而且稻米的商品率高,在粮食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水稻生产对保证当地粮食产量乃至实现我省粮食千亿斤产量工程目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水稻作物生产中的大棚育苗存在用土量大、取土难、破坏植被严重,春季土壤化冻慢,造成不能适时育苗,床土质量差,苗细苗弱,易产生病害,药害等问题,严重制约水稻产量的提高。

无土育苗(膨化砂育苗)是用石头粉作为基质育苗的方法,具有防病、抗病、抗倒伏、保温性能好、透气和透水性强的特点。推广应用水稻无土育苗可以解决这些制约水稻生产的取土难、育好苗难、防病难的“三难”问题。为了研究和验证此项技术性能,并为今后的示范、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我们在市总站领导的直接指导下进行了此项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二、试验技术内容

水稻无土育苗(膨化砂育苗)是在无土条件下,用专用石头粉作为基质材料育出的育苗法,也就是利用红色矿砂在1400度以上的高温下,将矿砂膨化到7倍以上,形成玻化微珠无菌育苗基质,将基质均匀铺在特定的塑料农膜上,然后撒播拌有专用肥

种子的育苗法。水稻无土育苗技术与传统的育苗技术相比,具有秧苗素质好,成苗率高,根系健壮,跟量大,无病虫草害,移栽后无明显的缓苗期等特点,而且还具有操作方便、省工、省时、成本低、增产等作用。

三、试验设计及处理

1.试验地点

本试验落实在我县水稻主产区宾州镇永乐村李华屯。共落实一个试验点次。

2.试验材料

(1)品种:选择株高中等以下、抗倒伏、抗稻瘟病性较强的东农428优质品种为供试品种。

(2)处理:以常规旱育苗做对照,采用大区对比,不设重复。无土育苗处理在独立大棚内育苗。无土育苗面积70m2。处理区秧苗及对照区秧苗5月28日插秧,插秧规格为30cm×16.5cm。无土育苗移栽面积10.5亩。

3.育苗过程

(1)做床:选定育苗大棚后整平床面,压实,分块分段做床。床面保证一定的湿度,做到苗床表面无杂草和土块。

(2)铺床:铺无土育苗专用钙塑盘。

(3)铺基质:铺放拌有水肥后湿润状态的膨化砂基质材料,厚度为0.8cm(每50m2拌500g专用化肥)。

(4)播种:每平方米播0.6kg水稻芽种,做到播均播匀。

(5)盖砂:播种后立即用小米粒大小的细砂盖籽,砂子要无草籽,覆盖厚度0.8~1cm。盖砂后配合施化肥均匀浇水,达到最大湿度。最后覆盖保温、保湿薄膜。

4.苗期管理

(1)温度管理:播种后保持温度28~32度,出苗率达到30%时揭地表层保温膜。一叶一心期控温在23~28度,一叶一心到二叶一心期控温在20~23度,二叶一心到移栽前与外界气温相适应。

(2)水分管理:揭膜后配合施肥浇水,做到含水量达到最大,但保证苗床表面不积水,缺水补水,保持到一叶一心期。2叶一心到移栽期可大水浇灌,保证底膜有水。移栽前一天停止灌大水,保持根系湿润

(3)施肥管理:移栽前两天浇一次送嫁肥水。

四、试验调查

1.秧苗素质调查(见表1)

据5月25日秧苗素质调查表明,对照普通旱育苗处理的株高和叶龄为16.3cm和4.1,无土育苗处理株高和叶龄为15.5cm和3.9。普通旱育苗处理的株高和叶龄多0.8cm和0.2。无土育苗处理的根长7.7cm,比普通旱育苗根长5.6cm长2.1cm,但根数少0.4根。无土苗在苗床无分蘖现象,普通育苗分蘖率为7.3%。处理区和对照区地上部干重及充实度差别不明显。处理区和对照区均未发现苗期病害。

2.育苗进程调查(见表2)

在同一天播种条件下无土苗处理的秧苗比普通育苗处理相比出苗期晚一天,齐苗期晚三天。出苗初期的无土育苗叶片颜色较普通育苗叶片颜色浅,后期的颜色差别不明显。

3.群体茎蘖动态和叶龄调查(见表3、4)

从表三茎蘖变化调查表明,每穴移栽株数为三株的同等条件下,分蘖期开始到成熟期不同阶段的无土苗茎的数量增加比普通育苗少。具体表现为分蘖始期少0.2、有效分蘖终止期少0.5、分蘖高峰期少0.6、抽穗期少0.7。

从表四的叶龄调查表明,移栽期无土苗的叶龄比普通苗少0.2个叶龄条件下,后期的叶龄变化速度始终落后,但差距不明显,未出现营养生长时期明显延后现象。

4.生育日期调查(见表5)

生育时期的调查表明,除返青期无土苗比普通苗返青早一天外,其他各生育期的生长表现基本相近。

5.抗逆性调查(见表6)

调查表明,处理区和对照区均未发现稻瘟病病害、二化螟虫害及倒伏现象。

6.考种调查表(见表7)

从表七调查表明,无土苗和普通苗两处理的株高、穗长之间差别不明显,但普通育苗区的平方米穗数和穗粒数多于无土苗处理区。平方米穗数多3穗,每穗粒数多1.3粒。结实率及千粒重相近。无土育苗处理亩产量为548kg,普通育苗处理亩产量为560kg,无土育苗处理亩减产12kg。

五、小结

1.经一年的试验研究实践证明,水稻无土育苗(膨化砂)新技术是针对我县水稻育苗存在用土量大、取土难、破坏植被严重,春季化冻慢,不能适时育苗,床土质量差等问题而采用的具有取材方便,秧苗素质好,成苗率高,操作方便,省工、省时、成本低的新的育苗栽培措施。搞好试验研究和进一步完善此项技术,对今后的水稻生产发展和稻田农户的增产、增收将起到良好的作用。

2.无土育苗处理区亩产量为548kg,比普通育苗对照区亩产量560kg,亩减产12kg。两处理间产量差别不大。

3.由于第一年搞此项试验,对基质材料的水分调解、营养剂调配及苗床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还不够完善,需进一步在实践中探讨和研究。

4.膨化砂基质材料吸水、保水性能差,出苗揭保温膜后的水份增发较快,增加浇水劳动用工量。

5.认真搞好今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和技术交流,做好明年的试验研究计划。

上一篇:江宁区商品有机肥推广运用情况分析 下一篇:玉米半膜平铺起垄沟灌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