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之虚实结合

时间:2022-04-21 11:53:43

记叙文阅读之虚实结合

【阅读目标】

所谓虚实结合,就是指把抽象的叙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是把对回忆、想象的描写与对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相结合的一种写作手法。运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赡,所表达的思想感悟更为深刻,从而赋予了被表现事物以多层次感与丰富感的特征。

同学们在运用这种方法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虚实结合在文中的具体含义。这里的“虚”指的是与被表现事物相关的回忆、背景、想象及心理活动;而这里的“实”指的则是对真实的、正在发生的事件的叙写。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即学即练】

母亲的鼾歌

丛维熙

母亲的鼾歌,对我这个年过五十的儿子来说,仍然是一支催眠曲。

在我的记忆里,她的鼾声是一支生活的晴雨表。那个年月,我从晋阳劳改队回来,和母亲、儿子躺在那张吱呀吱呀作响的旧床板上,她没有打过鼾。她睡得很轻,面对着我侧身躺着,仿佛一夜连身也不翻一下;唯恐把床弄出声响,惊醒我这个远方游子的睡梦。夜间,我偶然醒来,常常看见母亲在睁着眼睛望着我,她可能是凝视我眼角上又加深了的鱼尾纹吧!

我真无法计数,一个历经苦难的普通中国女性,她体躯内究竟蕴藏着多少力量。年轻时,父亲被追捕,肺病复发而悲愤地离去。她带着年仅四岁的我,开始了女人最不幸的生活。风摇晃着冀东平原上的小屋,树梢像童话中的怪老人,发出尖厉而又显得十分悠远的声响。我在这古老的童谣中闭合了眼帘,到童年的梦境中去遨游!

我的母亲!也许只有我在梦中憩睡的时刻,她才守着火炭早已熄灭的冷火盆独自神伤吧!

我不曾忘记,①在那滴水成冰的严冬,母亲怕我钻冷被窝,总是把我的被褥先搬到炕头上;她怕被窝热度不够,久久地坐在我铺好的棉被上,直到焐热了被窝为止。我年幼,不理解母亲那颗痴心,死活不睡热炕头;她只好把被窝又搬回到炕的那一边去,催我趁热躺下。

我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下河洗澡,摔跤“打仗”……干的都是一件件让母亲忧心的事情:和小伙伴们在墙头上追逐,掉下来摔死了过去;和小伙伴们玩“攻城”游戏,石头砸伤了我的左眉骨,再往下移一寸,我就变成了独眼少年。为了给“野马”拴上笼头,更为了让我上学求知,当我十几岁时,一辆带布篷的马车,连夜把我送到了唐山——我生平第一次坐上了火车,从唐山来到了北平。母亲像影子一样跟随我来了,为了交付学费,她卖掉了婚嫁时的首饰,在内务部街,二中斜对过的一家富户当洗衣做饭的保姆。当我穿着戴有二中领章的干净制服,坐在课堂上学习的时候,同学们不知道我的母亲,此时此刻正汗流浃背地为太太小姐们洗脏衣裳呢!母亲也想象不到,她靠汗水供养的儿子,并不是个好学生。我不是为苦命的母亲解忧,而是增加她额头上的皱纹。回首少年时光,这是儿子对母亲最严酷的打击!

可是母亲一如既往,洗衣、做饭、刷碟、扫地……两只幼小就缠足了的脚,支撑着苦难的重压,在命运的回肠小路上,默默地走着她无尽的长途。星期六的晚上,我照例离开二中宿舍,和她在一起度过周末,母子俩挤在厨房间的一个小床上安息。记得那时,她从不打鼾,我还在幽暗的灯光下看小说,她就睡着了。母亲呼吸均匀,面孔恬淡安详,似乎她不知道人生的酸甜苦辣,也没意识到她心灵上的沉重负荷……

1979年的元月6日,我终于回到了北京。如同鬼使神差一般,她从那一天起又开始打鼾了。我住在上铺上,静听着母亲在下铺打的鼾歌,内心翻江倒海,继而为之泪落。②后来,我们从十平方米的小屋搬到了团结湖,我常常和母亲同室而眠,静听她像摇篮曲一样的鼾歌。

(选自《中华百年经典散文·情感世界卷》)

1.文章第二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是虚写还是实写?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本题是对虚实结合和修辞表达的综合考查,解答时,同学们可根据虚实结合的具体表现,并用自己所掌握的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来回答就可以了。)

2.请分别从虚、实两方面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①②的理解。

(解题思路:虚实结合是指作者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既要真实地把正在发生的事情写清楚,同时也在写作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一些与正在发生的事件相关的内容。做这类题目时,同学们需注意虚与实的对立统一关系,再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就可以了。)

上一篇:快乐的紫薇花 下一篇:文题汇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