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研究

时间:2022-04-21 05:27:22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7-000-01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规避控制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在企业的发展中所遇到的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继而探讨了我国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最后就如何有效的进行企业财务风险规避和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财务风险成因防范控制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任何一项生产经营环节都是需要进行财务管理的。而财务部门为了帮助其他部门更好的完成生产经营工作而作出的财务活动都是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其主要的风险表现形式可以由下述几点内容来体现

1.筹资风险。在当前的企业经营中,为了能够扩大生产,提高企业的经营生产能力,往往都需要进行一定的筹资活动来筹集更多的资金,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但在资金的筹集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的不定变化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影响,会使资金的筹集结果面临一定的风险。如筹资成本高于筹资所带来的利益、过度负债或债务的期限结构不够合理等。

2.投资风险。企业进行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增大资金应用的经济效益。但当资金投入后发现实际收益并没有达到预期收益时,就说明了企业的投资遇到了风险。根据成因的不同,可以将企业的投资风险分为政策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等。

3.收益分配风险。企业在进行收益分配时,若能够进行较为合理的收益分配,就能够提高企业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从而增强企业的经营生产能力。但若不能够进行合理的收益分配,则极有可能会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生产经营活动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4.资金回收风险。这部分风险主要是针对流动资金而言的,因为流动资金是一个投入再收回的循环过程,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经济支持来源,若企业的流动资金没有进行有效管理,就会造成企业的资金链断裂,从而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尤其是在流动资金的回收受到影响时,就会增大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比例,使资金周转出现严重问题,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5.信用风险。这主要是指企业的信誉程度来讲,若企业在进行某项合同的交易时,没有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而造成对方企业的经济损失时,就会形成一定的经济纠纷,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名誉和信誉,增大了企业的信用风险。

二、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就目前我国的企业财务经营现状来看,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但总体来讲,还是因为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内政策的调整以及市场自身的特性所引起的。首先,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企业发展中所处的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投资活动就面临了更大的风险。第二,买方市场的形成促使了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买方市场,企业一定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安排生产,适应市场的变化,才能真正降低企业的财务与经营风险。第三,信息时代的到来。在信息社会中,随着经济活动的网络化、虚拟化,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如果企业内部和外部对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不及时甚至不准确,又或者企业当局不能及时有效地选择利用内部和外部的信息,这必然会加大企业的决策风险。

三、针对财务风险进行的防范与控制

1.加强企业的筹资管理

资本结构要优化。资本是企业生存的基本,资本结构合理是优化财务结构的重要条件。将不同的债务按期限合理搭配,以减少偿还债务的压力,保证企业资金周转顺畅。融资金额大小直接决定了资本结构状况。企业应当努力使资本结构最佳,融资成本最低,这样才能降低风险。平衡企业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率。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而资产负债率则制约的企业的发展规划和企业的机构。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

2.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

在企业内部建立主动的风险防范机制。当企业进行投资时,要选择风险和收益适当的方式进行投资,而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也决定了其选择的投资活动。权衡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对投资方案进行评估选择是有效的选择投资项目的方法,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的确立在合理确定负债经营规模和形成合理化经营预期方面有着重要应用。公司制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模式,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必然会造成了管理风险。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就是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公司员工在相互独立、权责明确的情况下,互相制约、互相配合,对公司法人财产进行有效的管理的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就能防范风险。

3.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公司中的委托人为使人的努力目标与自己的利益目标尽可能一致所进行的制度安排。在现代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风险。由于利益的不一致导致人在经营企业时过分关注自己的利益,导致委托人的利益的损失。只有激励机制恰当合适才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使人权衡各方利益,才会对企业未来发展和业绩增加提供保证,降低风险、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4.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既是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企业财产安全、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和财务活动合法性的有效手段。具体措施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设计财务岗位。做到不相容岗位分离、赋予各岗位权利和责任,相互牵制,互相制约。首先,会计核算流程和财务管理的流程要与企业经营方式与发展模式的变化相适应,有效地支持企业的市场竞争,扩大市场份额;其次,财务管理岗位的设置要与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动态适应,来预防和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财务活动管理中,必须要认清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做好企业财务环境的调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影响到企业财务运作的不利因素,做好应对防范措施,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规避,控制企业资金链的循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永亮.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 财政监督.2009.06.54-55.

[2]郭强.企业财务风险探讨. 经济理论研究.2009.79-82.

上一篇:浅谈如何完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 下一篇:探究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问题及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