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门诊输液中心实施体会

时间:2022-04-21 11:55:16

健康教育在门诊输液中心实施体会

[摘 要] 目的:帮助输液中心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控制的有效方法,建立一套有效的预防、治疗、保健措施。方法:对护士健康教育技巧深入探讨。结果: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增高。结论:针对病人、病种,通过合理的宣教,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护患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存在问题,并及时解决,为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健康教育;输液中心;护理

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和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模式转变。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总结我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体会如下:

1 健康教育对门诊输液中心护理人员的要求

由于门诊输液中心患者病情多样化,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多层次的知识结构,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实施健康教育的技能,培养良好的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的技巧,并且还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医疗新信息、新动向,不断拓展知识面。

2 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

2.1沟通技巧

①语言性沟通:语言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杜绝过于专业化术语,使用温和的语气,适中的语速进行沟通交流,并且使用礼貌用语,尊重病人。加用安慰性的语言,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产生依赖和安全感。②非语言性沟通:提倡微笑服务,衣着整洁,着淡妆上岗。同时注意坐立行走姿势符合职业规范,操作要轻,保持护士的美好职业形象,赢得患者信任。

2.2建立健康教育输液常规流程

①输液前告知流程:明确通过输液时给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是实施健康教育的“黄金时间”[1]告知患者现遵医嘱要给您静脉输液,询问患者在输液前有何要求,放好输液架于合适位置。②注射告知程序:Ⅰ认真核对药物名称及患者姓名,查对药液有无浑浊,絮状物,查对患者姓名,采用双向核对,确保注射安全。Ⅱ注射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严格一人一巾一带一洗手,认真消毒注射部位,注意彻底排除输液器内空气。Ⅲ进行个性化指导,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及药物性质调节输液滴速,告诉患者不要随意调节输液滴速及输液的注意事项、所用药物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Ⅳ输液过程中认真巡视,观察药液有无变色,输液滴速是否准确,穿刺部位有无外渗、红肿,有无皮疹、瘙痒、胸闷、气憋等过敏征象和药物不良反应等,并及时解答患者的任何疑问。③拔针告知流程:首先告知患者液体已经输完,现在给您拔针,其次告知患者正确按压针眼的方法,不要搓揉,以免出血损伤血管。

2.3宣传用药常识

护理人员要使病人认识到用药准确的必要性及意义。尤其是用药时间、剂量、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其注意事项,还要使病人认识到盲目和滥用药物的危害。

2.4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等差异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采取各种易于患者接受、简单易懂的形式如:图片、板报、宣传册以及输液时的现场演示等方式主动为患者解释,使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参与过程。

3 体会

护理服务的特性决定了影响护理服务质量的因素是时常发生的,在护理服务过程中,语言沟通和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3],当患者满意时,会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和顺应性,从而对治疗产生良好影响。健康教育实施后,明显增强了门诊输液中心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护理能力,提升了他们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患者从开始输液那一刻起就开始享受到的是护士全方位的照顾,不仅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而且使繁杂的输液过程变的轻松有序,服务质量得到了改善和提升。护患纠纷减少,使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不断提高。通过开展门诊健康教育,不但可以使病人及其家属得到系统的、专业的健康指导,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降低疾病的复发率,缩短病程,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健康行为,获得最好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3~5]。从而推动了整体护理工作在输液中心的有力开展。随着传统医学模式的转变,过去以疾病护理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也向着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健康教育是帮助人们形成正确行为和观念好地自我护理和保健的重要手段。

4 结论

针对、病种,通过合理的宣教,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护患沟通,了解患者的要求和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到及时解决,为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建辉.新时期服务创新特点和管理创新.中国医学学术期刊,2010,05.

[2]彭雅君,郑碧霞,黎小群.门诊输液患者健康需求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2,18(7):65-66.

[3]王良琼.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6;21(8):23~25.

[4]袁丽芳,许玉华.门诊健康教育的策略与形式.郧阳医学院学报,2004,23(2):117-118.

[5]刘金萍,褚雪梅,张新艳.门诊病人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探讨[J].吉林医学,2005,26(7):715-716.

上一篇:中风失语症患者的家庭康复训练指导 下一篇:如何开展社区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