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与员工忠诚度培养

时间:2022-04-21 09:11:50

家文化与员工忠诚度培养

一、家文化的特点

家文化既然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就具有区别于西方“个体文化”的特点:

第一,长幼有序,等级明确。一个有序的组织才会有效率,一个有效率的组织才会有发展。在家文化中,家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中国家庭的内部有独特的结构,这就是“长幼有序”。

第二,家庭教育与培养。在中国,“家教”受到很大的重视,家庭教育是一个人的最基本教育,《弟子规》、《颜氏家训?教子》等古书中有一些内容至今仍可值得借鉴。古人常言“教化”,要达到“教而化之”显然不是短期可以实现的。家庭正好充当了这一角色,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家庭成员的长期教育。

二、在企业中营造家文化

文化决定管理。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在我们大谈西方管理、外国企业文化的时候,却忘记了我们自己的独特文化遗产跟优良的思想传统。在竞争经济时代,好的企业文化无疑是企业的优势,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并贯彻执行,是企业能够基业长青的关键。将这一中国传统延续下来并运用到企业管理当中,并不仅仅是指家族企业,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打造家文化,“以企业为家”,在企业营造出的家的氛围,打造出家文化。

第一,建立秩序之“家”。在物质层面建设完备的基础上,建立制度层面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平衡有序,权责对等,方能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并辅之以配套的制度要求,如企业的规章制度,员工手册等,在其中融入家文化的思想,增进员工之间彼此信任、相互关爱。

第二,打建造心灵之“家”。真正在企业推行家文化,要在基层建好家,首先需要培育起共同的目标、理想信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形成凝聚整个团队的精神力量。既称为“家”,则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责任为家的建设出力,只有将集体意识、自律意识、奉献意识“三种意识”融入个体行为之中,才会实现企业的共同愿景。

第三,打造学习之“家”。“家文化”不是一种单纯的表象,不是游离于生产经营之外的第二中心,而是服从和服务于企业中心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家文化是可以不断发展、传承的,企业要在推行家文化的过程中注入学习力,使家文化能够延续并持续发展。

三、在家文化中培养员工忠诚

企业员工忠诚是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和竭尽全力的态度与行为,具体表现为在思想意识上与企业价值观和政策保持一致;在行动上尽其所能为企业作贡献,时刻维护企业集体的利益。忠诚带来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因此,忠诚就是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第一,员工培训方面。在家文化的背景下,企业对员工的培养采取个性化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类型的员工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培训。避免传统上一刀切的培训模式,既费力费时,又取不到理想的效果。在培训的过程中,注入家文化的理念,使员工在培训的过程中真正学到知识、技术,保证每个员工都有一定的企业文化学习时间,提高员工对本企业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体会到企业的良苦用心,提高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二,满足员工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员工的需求是有层次之分的,企业要真正了解员工不同时期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并尽可能的满足员工需求才会培养出较高的员工忠诚度。在比亚迪的家文化中,为了满足员工的住房需求,在2001年公司很困难的时候,依旧投资兴建现代化高档小区——比亚迪村。小区里还有幼儿园、健身房、露天泳池,解决了大多数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住房问题。公司的这一举措受到员工的强烈好评,自然调动起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忠诚感。公司还有自己的民办学校,解决了员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第三,以企业为家,以爱家为荣。在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之后,企业形成整套的家文化,从而在员工心中形成“以企业为家”的观念。在家文化的体系中,真正完成家文化系统的点睛之笔是要在员工心中建立“以企业为家,以爱家为荣”的理念。这样理念不是一朝一夕促成的,在推行家文化的最初就要强调这种价值观,使家文化的核心观念深入每个员工之心,在员工真正接受家文化的同时,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于是,对于“家”的认同、归属、依赖、责任和忠诚便油然而生。

“以人为本”正逐渐被认可、接受并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家文化正是这种管理理念最好的体现。家文化是我们宝贵的文化传统,在借鉴西方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同时,不要忘记祖先留下的财富。在企业开始重视员工忠诚度培养的当下,家文化无疑是培养员工忠诚度最好的沃土,推行家文化,是企业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明智选择。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上一篇:财务战略对企业战略管理的促进作用 下一篇:票据行为的无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