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领导者如何指导教学

时间:2022-04-21 07:53:29

浅谈学校领导者如何指导教学

常言说:“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个好学校,一个懂得教学的校长,才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校长是领导全校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主要组织者,他不仅要具备一个优秀教师的一切素养,而且还应具备有比优秀教师高出一筹的素质,要成为“师者之师”。如何成为“师者之师”呢?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了三个口号:“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这是领导指导教学的必经之路。

教学是学校永衡的中心工作,学校领导者抓教学主要有两项,一是要抓好常规教学,二是要抓好教学领域的改革。当前,学校的教学形势是比较好的,到处都生气勃勃,经验层出不穷。但是,应该看到发展是不平衡的,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盛行分数管理,重智轻德,严重地扭曲了教学的价值取向;二是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观念陈旧,教研形式主义严重;三是盲目服从,缺少创新,一切听领导的,听权威的,听中考、高考指挥,与教育改革精神相背离。

要解决这些弊端,作为学校教学管理者必须加大力度,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学校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主

正确认识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抓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多年来,人们虽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没有太大异议,然而在课程不断改革的今天,再强调一下也似乎很有必要。为什么学校工作要坚持“以教学为主”呢?作为学校教学领导者应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1.1 坚持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的根本任务决定的。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其任务就是培养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要培养人,需要做很多工作,诸如教学工作、德育工作、总务工作等,这些工作对于办好学校都是十分重要的。但中心工作只能是教学,而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教学并为其服务的。教学工作是学校里一项最经常、最大量、内容最丰富的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他工作。实践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以教学为主,学校教育就健康发展,否则就要遇到挫折或出现失误。

1.2 坚持以教学为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人才来自教育,学校培养人主要是依靠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教学活动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最基本的途径。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向学生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规范行为;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发展学生的体力和心理素质,全面体现“五育”,实现整体育人。

1.3 坚持以教学为主,也是贯彻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纲要》中强调要“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基础教育的重点是实现九年义务教育,而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教育质量,要提高教育质量就非抓教学不可。因此,学校领导应把主要精力用在抓教学上,如果校长不重视抓教学,那就如同厂长不抓生产一样,是很难让人理解的。

领导者怎样做才算坚持以教学为主呢?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要真正认识到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培养人才的最主要手段。不能把以教学为主,片面理解为就是单纯抓智育。二是在工作安排上,领导者要把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用于抓教学,力排各种干扰,克服形式主义和烦琐哲学。三是在具体抓法上,领导者要通过科学管理,使各项工作都能主动地、有条不紊地服务于教学工作,服从于育人目的,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 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领导者抓教学的方式有多种,常用的有行政办法,通过下指示、做规定指导教学;再就是用教学规章制度进行调控。在教学管理中最常用的是实行教学常规管理,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规范性管理。运用教学规章制度控制和引导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有利于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有利于克服和纠正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和各行其是的随意性;有利于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需要制定的教学规章制度有哪些呢?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制定各种教学人员的岗位职责。校长要根据上级的管理要求及本校的实际,制定出诸如教务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各科教师、教务员等的岗位工作职责,促使他们按规定的职责条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2.2 建立教学规章制度。就是对教学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提出具体规范要求,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

⑴教学计划常规。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制定教学计划,包括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和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对不同层次的计划,要提出不同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⑵教务工作常规。这是建立正常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规定。教务工作常规主要包括:做好编班工作;制定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各项活动表和校历;检查教学工作;组织全校性教研和观摩教学活动;安排复习考试;进行教学工作总结等。

⑶教学制度常规。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实施教学管理的基本保证。制定的教学制度包括:校长办公会和教务处例会制度;教务处、教研组的教学工作条例;各学科的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图书室、实验室等专用教室的规章制度;师生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定标准及奖励办法。

2.3 教学研究常规。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学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校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内容包括传达有关方针政策和指示、学习教育理论、组织看课评课活动、总结交流经验、开展教学评优活动等;二是教研组、年级备课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内容同前同前者类似。

2.4 教学质量管理常规。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应抓好提高质量的全过程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外辅导、成绩考核等提出基本要求;二是对学生的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等提出基本要求;三是要做好教学质量管理总结,既要有学期或学年总结,也要有阶段总结;既要有全面总结,也要有专题总结;既要有学校的总结,要有教研组、班级的总结;既要有领导的总结,也要有教师、学生的总结。

针对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当前需要抓好以下几点。

⑴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要改变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错误做法,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教学计划,增减课时。

⑵要抓好对教学内容要求的管理。教师要严格根据课程计划和教材进行教学,不得偏离或擅自增删教学内容。

⑶重视和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要抓好备课、上课、辅导等基本教学环节,要改变那种管得过死或各取所需、没有要求的状况。

⑷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减少考试次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目前,领导者在坚持看课制度方面要努力做到下面几点:

⑴从偏重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注重师生互动情况;

⑵从偏重关注知识点的掌握转向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⑶从偏重关注学生回答问题转向关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⑷从偏重关注教科书内容的解读转向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强调联系社会、自然、科技和现实生活;

⑸从偏重关注单一化的教学手段转向关注多媒体的科学选择和合理运用;

⑹从偏重关注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

总之,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领导者,坚持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永衡发展的主题,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不断总结和升华,努力成为管理指导教学工作的行家。

上一篇:蒙纳维欲正式入华 下一篇:谈如何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