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能否演绎年末的完美?

时间:2022-04-21 01:47:59

股市能否演绎年末的完美?

2010年即将结束,今年的行情演绎了先抑后扬的趋势,年末了,投资者开启了新的布局。

时光飞逝,转眼间2010就要划上句点了,走过今年的股民们,不知此刻心情如何呢?

从年初CPI高于预期、信贷投资额超预期引发的央行调控开始,A股几乎成为下跌的代名词;此后房价高涨引发的“国十条”再次重伤地产;进入7月份随着政府对项目审批的放开,A股才逐渐反弹……

如今已到年末,全国十多个城市陆续开始限购,央行今年首次加息,股市将以怎样的表现完成2010的演出,投资者在新的形势下又该如何选择?

流动性拐点来临?

几天前,一份高盛提供给中国客户的报告中赫然提示:近期中国央行连续性的货币政策,很可能引发加息预期,建议客户卖出手上获利的全部中国股票。而此前瑞信等国际投行也纷纷预测央行有持续加息的紧缩动作。巧合的是,当天沪综指大跌162点。

高盛对流通性有悲观预期的观点,很快就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流动性平衡的不利因素已经开始累积,风险值得警惕。”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CPI快速上升,并可能继续攀高;PPI环比连续加速上升;贸易顺差同比快速收窄;货币政策从紧的步伐较快;以及美元汇率的小幅反弹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等,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后续一段时间可能仍将维持甚至加剧。如果顺差持续下降与通货膨胀的持续攀高交织在一起,那么届时流动性平衡可能就会发生不利的转折,并对2010年下半年以来的市场趋势构成挑战。

在这种对流动性悲观的预期下,券商对后市的不乐观也符合逻辑。“‘中期牛市’的一致预期是否会改变,确实需要密切跟踪了。”国泰君安首席研究员王稹认为,短期大盘继续震荡,本周前半周反弹的概率较大。尚不能断定大小盘风格会否发生转换,预计业绩良好的中小市值股票存在相对收益机会。市场担忧的还是CPI飙升,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收紧。感觉这有点儿像2009年的8月份,当时央行指出货币政策注重动态微调,引起了市场的担忧。

基金经理看法不一

以大成基金为例,其四季度策略称,“四季度中国经济将在二季度快速回落的基础上展开反弹”,并在11月12日收盘后明确表示,“A股短期调整后趋势仍然向上”。

一位来自前十大基金公司的投资副总监认为:“四季度对基金而言是个关键时点,投资实践上,既要为年终排名拼抢,又要为下一年表现做准备。因此左右为难,降仓位可能会变成保守,而且担心万一错失年终行情,仓位太高年后换仓又会比较困难,只能是跟着市场调。”

声称看好后市却有杀跌嫌疑的还有泰达宏利基金。其在12日收盘后观点称,“政策从紧预期和市场恐慌心理是导致大盘急跌的主要因素”,并表示仍看好市场后续表现。

其基金仓位却未能呈现出坚持看多的迹象。据天相统计,泰达宏利旗下积极偏股型基金12日股票仓位较前一周缩水一成以上。

同期基金净值也与基金仓位一样呈现明显降幅。中金公司研究显示,泰达宏利旗下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11月8日-12日的一周净值均有不同程度下挫,以泰达宏利首选企业基金近5%的净值跌幅为最。

言行不一、左右为难的远不止这两家基金,规模排名靠前的多家基金公司在眼下行情中都有类似现象。

华安基金11月11日宣称:股市可以忽略利率的爬升,但不可以忽视利率爬升后面的数量紧缩。本轮市场高涨,很大程度是流动性过剩预期驱动的,一旦这一信念遭到动摇,市场的震荡也将不可避免。

看好股指中长期走势

即使后面有加息的动作,有券商并不认为对股指来说就是利空。华泰联合分析师穆启国认为,1995年以来央行共有9次加息,几乎都是由于CPI的高企引发。实证也发现,每次加息几乎都成为股市的催化剂,低开高走成为规律。

对于受调控政策打压的银行股,申万高级策略分析师袁宜认为,准备金率上调的负面影响已在股价中提前反映。随着通胀预期增强,未来两三个月内存在进一步加息的可能,但不对称加息的风险在逐步消除。在量价齐升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的背景下,2010年银行业的财务指标将持续向上,预计上市银行2010年和2011年的净利润增长能够超过20%,目前银行板块估值安全,中长期投资价值显现。

插排:在量价齐升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的背景下,2010年银行业的财务指标将持续向上,预计上市银行2010年和2011年的净利润增长能够超过20%,目前银行板块估值安全,中长期投资价值显现。

上一篇:改变消费习惯巧理财 下一篇:稳健型私募也能远超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