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休闲产业的品牌之路

时间:2022-04-20 11:32:09

城市休闲产业的品牌之路

城市休闲产业是以旅游、文化、体育、交通、餐饮等连带产业群为主体,将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文化产业整合成一个休闲产业系统。假日经济的出现,是近年来人们期望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它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就在人们纷纷热情地投入到旅游大潮时,还需要我提前思考:如何维护城市假日经济这一良好势头,促使其长盛不衰,并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现在:消费需求下的“满汉全席”

休闲产业并不局限于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行业,而是将各种能够调节人们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行业从传统产业划分的框架中剥离出来,即以休闲产品为龙头,以人们的休闲消费为市场的综合性产业。它的主要阵地是为满足现代人旅游、健身、服饰、娱乐、求智、消闲、居室装饰等休闲要求。由于它贴近生活,崇尚国际潮流,顺应大众风俗习惯,并紧密地依赖先进技术,有助于高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因而被人们称为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

从近年来看,假日休闲已经成为一种生活质量提升的标志,不同于基本生存的单一化和物质型,而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和精神型。如文化娱乐消费、体育健身消费、旅游服务消费等。

文体娱乐业成为城市假日休闲的重点产业

近年来,文化市场成为市民和游客在假日里光顾的重点。常常以家庭亲人为单位,或在家观看电视、录像、家庭影院,或外出观看电影、观赏节目、听听音乐、跳跳舞。还有的经常以亲朋好友为群体,或切磋棋艺、品尝茶艺,或尽情享受泡吧文化和网络文化的乐趣等等。这些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不仅使人们得到高尚有益的休闲消费,而且还可以得到高雅美好的艺术享受。从文化市场的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报刊、图书,还是电影、音像,其市场潜力都是巨大的。利用休闲时间进行文化娱乐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消费最主要、最普遍的需求。

体育健身行业成为城市假日休闲产业的新宠

在现阶段,人们似乎更愿意把休闲时间和部分收入花在强身健体上――人们越来越有钱,但是工作也日益繁重。于是,“花钱买健康”就成为都市时尚。不需要特别留意,你就能感受到体育健身在当今都市的热度,游泳馆、网球场、羽毛球场、溜冰场、旱冰场、男子健身房、女子健美中心、台球厅、保龄球馆等等,这些地方都成为上班族经常光顾的场所。甚至被称为贵族化的高尔夫球也吸引不少顾客。至于观看足球、篮球、排球、体操等比赛的人,更是不可胜数。

商业街成为城市休闲好去处

现代的商业街,商场、超市林立,各种专卖店,餐饮店也应有尽有。加之城市及城乡之间交通便利,人们已将逛街看成首选的休闲方式,商场也就成为休闲产业最大的窗口之一。时下,有不少商厦和专卖店十分注重美化购物环境,其构思巧妙,品位高雅,的确让人流连忘返。许多商场引进盆景、鲜花、灯光喷泉、艺术雕塑乃至假山鱼池,使购物环境充满活力,让顾客在浏览购物中得到美的享受。有的商厦和购物中心特意辟出一大片场地为顾客提供共享空间,实行开架售货,电脑管理,并设立咖啡间、休息厅、展览角……还有更多的时装商场推出流行服饰展览、名师获奖作品展、时装模特表演,增添不少艺术渲染力,使顾客觉得已不再是单纯的购物,而是置身于特定的艺术环境中。

餐饮业也在假日经济的大潮中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国传统的大餐,各具特色的地方小吃不仅吸引外国人,也吸引国人从家庭餐桌走向酒店、饭店。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进饭店、吃宵夜已经成为寻常的事,特别是像元宵节、中秋节和春节这些具有团圆意义的聚餐已成为各大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

风格各异的“吧”文化极具开发潜力

如今,都市里各式各样的“吧”已经非常流行,如“陶吧”、“玻璃吧”、“布吧”、“果吧”等。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这种新兴的“吧”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休闲的新时尚。“吧”里面的那种艺术、文化或浓浓的个性化氛围,能使人们的心理得到极大满足。欣赏陶瓷艺术佳品和制作陶瓷作品是“陶吧”最诱人的主题。在昆明、贵州、上海都能见到“布吧”,那是都市女孩儿聚会的最佳去处之一,前卫的女孩儿在这里能够体验到“男耕女织”的田园风情。

休闲农业成为城市假日休闲的高端产业

休闲农业是近年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双休日制度的实施,人们崇尚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出现的一个新经济用语。节假日和家人或朋友到近郊的农田去从事种地、除草、采摘等农活,可以亲自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辛劳和丰收的喜悦,还能获得休闲度假和精神享受的双重满足。

休闲农业提供给城市居民的是轻松、愉快、宁静的精神享受。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旅游娱乐型:这种类型的景点设置有花期(果树)赏花、农作物生长、收获阶段参观、鱼塘垂钓、采菱泛舟、农家习俗、舞蹈等。(2)品尝消费型:这种类型主要是在农产品收获时期,让城市居民亲自采摘、品尝,并且引导他们消费购买;另外还有畜禽烧烤、畜禽加工制品的品尝和出售等活动。(3)耕作体验型:这种类型主要是通过城镇居民亲自参加农事劳作、体验农村生活而设置的。它的方式可以是出租小片菜地、小片果园、小片鱼塘给城镇居民,或者实行会员形式定期举办活动等。这种类型强调真实感,精耕细作的传统方式和高效率的机械化现代方式相结合。许多退休工人愿意在退休后寻找一种充实的生活方式,这种类型适合他们的需要。(4)疗养修身型:这种类型以提供度假村的方式提供给城市上流社会综合服务,达到修养身心、疗养身体的目的。它强调全方位的休闲,重视服务质量,重视生态环境。

未来:吃饱还要吃好

可以预见,随着人均可支配性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会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假日经济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有理由去认真地研究、开发与之相关的休闲产业,推动假日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让消费者在“吃饱”的背景下,能够“吃好”。

整合打造龙头品牌,进行产业升级并逐步向国际化靠拢

其一,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除了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景区,许多景区其实早就有相当的知名度――这些景区长期以来产品单一,又缺乏高水平的策划包装,加上财力有限、促销乏力,因而不能对国内外市场产生吸引力。只要完善这些景区的基本配套设施,加大促销力度,这些景区就会“活”起来,既能分流过热量区的部分客源,又可以扩大旅游市场的需求总量。同时,也让更多消费者扩大视野。

其二,旅游城市要在承载力上下工夫,改变旅游管理体系中条块分割、职能弱化等弊端,使旅游管理一体化。此外,还应发展城市周边旅游和城郊旅游,以分散游人。引导本市居民在假日到郊外旅游,以便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外地游客。

其三,目前国内外的旅行社大多处于小、散、弱、差

等状态,无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政府主管部门一方面要扶优扶强,使具有优势的旅行社得以不断地发展扩大,另一方面要鼓励旅行社组建联合体,内部统一步调,规范运作,优势资源互补,推出精品,开辟特色,提供优质服务。只有规范了,才能让消费者满意和尽兴。

加强对游客在假日休闲方面的促进性宣传教育

目前,假日消费市场怨声载道的现象很大程度上与假日休闲行为的指导不力有关。因此,加强对游客休闲行为的引导显得格外重要。首先,加强休闲学研究。在国外,闲暇社会学是热门学科,但国内重视和研究休闲学的人却寥寥无几,这与迅猛发展的假日休闲产业是不相配套的。其次,要加强休闲信息指导。假日市场呼唤能指导休闲,推介市场、播报信息的休闲信息网络的产生。当前尤为急切的是要建立全国旅游城市及景点的信息网络,及时为旅游者提供旅游路线、交通状况、景区接待、订票订房、购物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该网络系统的涵盖内容,向假日市场其他消费领域扩展,为消费者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假日休闲信息指导。

加强假日休闲品牌产业链的完善性建设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人们在长假期间不仅要达到休闲目的,还期望在休闲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满足精神需求。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单位和假日市场相关行业的生产经营者,紧紧围绕休闲消费,为消费者提供相应的休闲产业。

文化娱乐业。据悉,长假期间,在市民的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占家庭、社会消费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市民花钱观赏文艺表演、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已越来越普遍。随着假日经济的发展,我们应积极发展报刊、图书、电影、音像等传统文化行业,举办书市、花市等富有特色的广场娱乐项目,应适当增加文艺演出,开展各种娱乐项目。以此增强娱乐性,加强参与性,提升假日的附加值,深化假日的吸引力。

体育健身业。目前,很多人在休息日、假日更愿意去体育场做健身运动。在这种需求下,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兴建和改造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二是要正确合理地引导这种休闲消费。关于前者,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拥有61万个体育场馆,从绝对数量来说,已具相当规模,但人均体育场馆面积不足1平方米,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因此,兴建一批体育场馆,改造一批体育场馆,已成为当务之急。应该看到,我们的体育健身休闲消费起步很晚,消费水平不高,要从现有的实际出发,合理引导这种休闲消费。

餐饮零售业。节假日是亲朋好友难得聚会的时候,“食”自然是少不了的环节。首先,餐饮业要把握好以下几种节日服务型经营方式:一是主妇型。即饭店为市民家庭配送半成品节日套餐,饭店只收取少量的加工费。二是系列型。为适应现代人的消费需求,餐馆酒店应推出面向家庭的节日宴席快送、“出租厨师”,向居民开放客房、游艺厅等休闲娱乐设施和场所,以吸引居民到酒店里自娱自乐过假日。同时,还应在文化品位上做文章,要以饮食文化搭台、在店内推出书面摄影展览、音乐欣赏、杂技魔术表演、名厨教授顾客“绝活菜”等活动,让顾客集食、饮、赏、览、听于一体,吃得潇洒,玩得开心。

商超。商场和超市要在店内外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除了张灯结彩、披红挂绿等一般方法外,还要注意布置出自家的特色。节假日商家应以真诚回报顾客消费者为宗旨,开展打折销售、买大件赠小件、以旧换新等促销活动,促销活动要以“情”字当先,充满浓郁的温情,打动消费者的心。

技艺培训。不少人希望利用假期难得的时间学习汽车驾驶、电脑操作、花卉栽培、投资理财、古董鉴赏、书法篆刻和体育、舞蹈、烹调等一技之长。社会各方面应当提供这些方面的机会,以满足各类培训的需求。

上一篇:从文化力到销售力 下一篇:大国崛起迷失在国产大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