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提高初中思品课信息化实效的指向

时间:2022-04-20 11:14:33

整合:提高初中思品课信息化实效的指向

摘 要 初中思想政治课在身心健康、遵纪守法、社会责任三个层面上注重对学生的人格、法纪和品德教育,目的是培养“四有”新人。以大整合的理念,关注学生实际与社区环境,把信息技术融入课程的整体中去,从而创立信息化校本课程文化,这是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实效的未来指向。

关键词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初中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7-0102-02

初中思想政治课在身心健康、遵纪守法、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格、法纪和品格教育,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其每个方面的课文体系非常严密,在条理上以传递式组织教学也能让学生接受。但在笔者的了解中,这种课堂往往缺乏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和体验,因而学生的内化就显得效果不佳。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师生眼界更加开阔,资讯的取得可以变得即时化,大量信息的刺激使学生失去对教材本身的兴趣。为了增强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广大教师正在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课堂教育,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发现,这种简单地运用多媒体的方式仍存在不少问题,可以说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人际沟通和社会责任等方面仍显得力不从心。

1 信息技术运用于初中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

1)没有改变单向传递式的教学方式。在一些思想政治课上,教师精心准备的材料、图片、表格、Flash,以教学目标为需要,依次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虽然在信息的刺激上由单一到多向转变,但单向传递的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学生仅仅引起感官刺激而非进入心理体验。

2)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课堂的点缀。信息技术作为教具的组成已毋庸置疑,但正因为仅仅把它当作工具使用,所以出现了教师辛苦准备,使用时一闪而过的高耗低效局面。现实中信息化已无处不在,大量的社会实践表明,信息化已渗入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所以人的行为必将随信息化的深入而改变,作为工具特性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也将超越工具功能,促使人们思维变革,从而改变课堂组织形式与授课方式。

3)思想政治课的信息化缺乏师生的互动。正因为好多教师仅仅把信息化技术作为纯工具使用,所以课堂内外缺乏以信息化技术为桥梁的互动平台,而缺乏互动的教学与现在提倡的新课改精神不相容。

因此,现在尝试的大量信息技术下的思想政治课,依旧是教师陈旧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映,唯一有变化的是课件呈现方式的多样化。

2 解决思想政治课信息化教学的根本问题

解决思想政治课信息化教学的根本问题在于转变教师观念,确立大整合观,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的整体中去,关注学生实际与社区环境,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使思想政治课的体系符合学生发展水平与社区发展水平,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寻找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沟通合作的能力与探究创新的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有健全人格与高尚品格的人。

3 大整合下思想政治课信息化教学的操作

3.1 确立技术为学习服务的观念

信息技术无论是工具或超工具,都应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服务。笔者执教时,往往让学生先去看一本书的提纲与内容,然后依据学生实际与社区环境特点,要求他们自己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并适当摘录或打印,利用(数码)相机去记录社会及校园中的即时镜头。总之,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工具,用于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事,用于课堂分析。

3.2 重视课程的目标管理

初一思想政治课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那么为此目标,教师提供测量工具,可以让学生自测自己的心理状况,在计算机上做出分析统计图,引导学生搜寻心理网站,用于指导解决忧郁、焦虑、人际交往矛盾、学业不良等问题。同样初二的学习是要让学生知法、守法,在此大目标下的各课小目标分解后,也放手让学生自己上网或走向社会进行调查,分析交流在计算机上进行。

3.3 为学生的创造设立平台

一是网络平台。在BBS上师生可以随时放言讨论,在班级的学习园地学生可以贴出自己的分析报告或寻找的有趣资料。

二是社会舞台。教师可以运用一切社会人际资源,为学生的调查创造条件。如讲到交通安全,教师和学生联系到市交警大队,让他们自己去作提问,在网上查阅资料,作出市区5年的交通事故分析表,对照全国周期事故,分析产生原因及管理策略。这种自主、体验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无疑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进行的。

3.4 重视案例分析

思想政治课的案例是丰富的,但这些案例往往缺乏新鲜感,为此电视中的“焦点访谈”“生活”“市电视台星期天大家谈”等栏目与网络上的即时新闻与案例弥补了这一不足,并且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组织学生在网络下进行案例分析,学生参与度高、体验深。在讲初三“建设人类共有家园”时的环保问题时,从网上浏览有关信息,得出“环保刻不容缓、环保应从我做起”的想法就显得非常自然。教学初二的“消费者权利和义务”时,学生在网上查阅维权实例、打假实例及课后对家人调查,非常清楚地明白了作为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做成的调查材料在计算机上以各种统计图型出现,达到了思想政治与信息技术、数学等的整合。

3.5 合理安排教学时空

一旦以信息技术打破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结构后,时空的设置必将改变,一是从传统课堂走向网络课堂,二是从传统课堂走向社会。这种时空新要求必将以保证学生安全及自主探究为前提,否则就可能引起走马观花或上网瞎聊等负面因素。并且外出时的家校联系更要加强。

从实践看,以信息技术为主的课内外拓展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真正改变了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在目标指导下学生基本能完成任务。在社区的广泛交流,培养了学生沟通、合作、探究能力,信息化校本课程文化也能由此逐渐形成。

笔者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整合的思想必将成为教育教学的新发展,复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与信息化校本课程文化实践必将走进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课堂。

上一篇:整体解读视点的创设方法 下一篇:高中多媒体音乐教学的执行效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