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综合布线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04-20 04:41:27

浅谈高职“综合布线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文章编号:1672-5913(2008)16-0039-01

摘要:本文以高职“综合布线工程”课程为例,介绍了我院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体现专业课以“应用为目的”,结合项目教学法的教改实践。

关键词:综合布线;技能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课程改革的目标

综合布线工程不但要求学生具备制作网线、打接水晶头等技能,还要具备规划、设计、组织、管理工程的能力,以及遵循工程标准的思想。经过社会调查,社会上需要的也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专业课以“应用为目的”,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的方法的教学改革思想。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是,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线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和技能,而对课程总体的理论体系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就可以了。

2教学内容改革

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我们对本课程的内容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调整,大大地减少了纯理论的教学内容,把重点放在网络工程和综合布线两大块上。在网络工程中增加了小型局域网组建、无盘网络、无线网络组建等小型网络工程建设内容,可以让学生比较快地接触到路由器和交换机设置,熟练掌握服务器的安装与调试。大型网络工程部分,结合学院校园网的实际,着重介绍校园网的设计规划和管理维护。综合布线部分则在前面的基础上,以工作需要,分模块来学习和强化必要的技术。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动手操作才能完成每个工程项目,在完成整个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独立探索及合作学习的意识得到强化。

3教学环境改革

综合布线课程把教室搬进网络中心、带进实训室。我们带领学生参观网络中心,让学生头脑中形成大型网络、智能大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到设计与实现一个合理综合布线系统的六个步骤:获取建筑物平面图;分析用户需求;系统结构设计;布线路由设计;绘制布线施工图;编制布线用料清单。通过参观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每个子系统的功能,以及基础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

除了参观网络中心之外,需要建设一个综合布线的实训中心,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实施工程。实训中心用模型展示各种布线环境,如建筑群、建筑物之间、穿越公路、地沟布线等。而工作区、水平区、垂直区、管理区和设备区都采用实景设计,学生可以亲自布线、安装配线架、安装线槽、打接网络模块。布线结束可以使用各种测线工具来测试施工线路和通道链路。

建立网络专业机房,在这里学生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二、三层交换机的设置,路由器和防火墙的配置与调试,安装配置文件服务器,FTP和WWW服务器等等。学习管理并监视网络流量,划分VLAN,组建无线网络等。

4教学组织形式

结合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改革思想,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具体项目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和教师的指导自己解决问题。根据综合布线系统课程特点,我们结合实际综合布线系统项目建设流程来确立综合布线技术知识体系结构。包括整个布线系统的规划设计、预算、施工、测试和验收,再通过项目教学法来体现这些知识模块的实际应用。在做每一个项目之前,首先指导老师把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由指导老师示范,慢慢演示操作步骤,同时阐述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应该要注意的,为什么要特别注意,指出有可能出现的错误,并且提示劳动安全。接下来由学生进行分组操作,指导老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并给予帮助。在每个项目练习中,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独立解决,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提问、检查工作质量等方式评定得出平时成绩。在此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职业专业技能,而且还应重视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包括守时、工作态度、责任心、行为规范的训练、与人合作、协调、交往能力、独立计划、组织、实施的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考核方式

本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考核成绩以平时成绩为主,并可以结合一些建筑图纸进行智能大厦楼宇设计方案的考核,让学生设计出总体设计方案,用AutoCAD或Visio等软件绘制出综合布线设计文件,包括设计总说明、主要材料设备清单、总平面图、各楼层弱电平面工程图及管线预埋、绘出管线施工图纸等。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考核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以及规划和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家超,何洪磊. 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实用教程[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 胡金良,张庆彬.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的研究 下一篇: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信息科技系教学组织、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