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程理念,建构生态型课堂

时间:2022-04-19 11:13:31

践行新课程理念,建构生态型课堂

生态型课堂即是教师和学生在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有利于人整体生命投入的学习生态环境中,调动起自身的一切,去不断地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建构合乎新课程理念的、有较高实效性的课堂教学生态,是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的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怎样去建构呢?

一、尊重学生,肯定学生

教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肯定学生表现为特色,是师生间心灵的碰撞、智慧火花的绽放。尊重学生,肯定学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做到:微笑站在学生中间,从上课的第一声问好开始;艺术化地调节课堂,让眼睛同学生说话、交流;乐于接受学生的质疑,以民主、尊重的方式接纳学生;注重婉转地给予学生中肯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同学、学会倾听、学会提意见;精选知识为学生乐于接受和易于感悟。

二、自主合作,交流探究

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就是要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化灌输填鸭为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应该是自主、合作、交流、探究互动的课堂。曾听到不少老师对他的学生发出这样的感慨:这道题我们已经做过好几遍,你竟然还是出错?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这道题缺乏独立思考后的自主感受,这样的学习是无效的假学习活动。教育实践表明,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脑力劳动过程,教师与每个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共同琢磨讨论,学生的发现能力、质疑能力、思考探究能力、口语交流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情景,营造探究问题的气氛,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珍视合作交流中产生的新知识的价值,提升思维品质。这就要求精选知识,要考虑精选出来的知识要为学生乐于接受和易于感悟。其表现为:把学生作为出发点,把学生的已有经验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来利用;应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哲学现象与教科书上知识的联系,使政治学科知识与生活融为一体;应从政治学科的本质出发,去除一些华丽的装饰,但要注意不能片面地以生活味取代政治学科化。

三、本真自然,和谐融洽

强调真实自然,去除雕饰作秀,追求和谐融洽。本真自然,和谐融洽。这是生态课堂的第三特点。教学的发展趋势是:教学必须回归生活,回归真实的教学世界。因此在课堂的设计过程中本着以学生为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要促进学生的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学生的实际,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基本问题为依据。同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为了获得实际教育效果,应该让学生们在生活体验中来思考相应的问题,从而形成真正的思想或观念的内化,把品德内化成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先生所有的教育思考与实践可以说都是建立在一个非常朴素的理念之上,这就是“真教育”。他对一切形式的虚假教育充满了厌恶,他的一生都在热切呼唤教育的真挚、朴实和真诚。确实,真实朴素应是教育的根本、课堂的基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应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习不能靠单纯的模仿与记忆,应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感悟,并使讨论常规化。避免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形成多样化、有效的学习方式的组合。

四、教学相长,共生互赢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的理想,达到“共生互赢”的目的。《学记》中所提出的著名教学原则性之一。出自“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说,学生经过学习实践,才会发现自己知识经验的不足;教师经过教学实践,才会发现自己教学中的困惑之处。知道知识不足,便能发奋“自反”,加紧学习;感到教学的困难,便能“自强”不息,努力进取。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学记》深刻地说明了“教”与“学”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并认为“教”与“学”是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学”因“教”而有进;“教”因“学”而得益。这就叫做“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具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揭示了教学工作中的客观规律,也是对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思想的发挥。课堂生活是师生相伴的教育人生,是生命的交往,拥有互属的生命意义和共有的发展空间。在课堂中要真正实现多元的交往,成为思想与思想碰撞,心灵与心灵沟通的对话、交往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把说话的权力给每一个学生,特别是一些弱势学生。教学活动设计不能仅停留于知识传授程序、技巧的编排,而是将重心落实在如何让每一个生命主体活动起来,关注每一个生命主体对活动的体验与表达上。关注学生反馈信息,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因势利导,及时做出互动性的教学决策。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师应在课堂上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有提高、学有创意、学有追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成为影响学生知识积累、潜能开发、情操陶冶、正确价值观形成的沃土。让学生今日能健康成长,明日能长足发展,这就是新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努力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不能流于形式,而应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新课程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上一篇:高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个性特点 下一篇:如何在小学数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