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需“创新” 学生能力重“培养”

时间:2022-04-19 03:50:10

政治教学需“创新” 学生能力重“培养”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和谐发展”,其强调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学生潜能的发展。经过我个人几年的教学实践,感觉政治教学需要创新,学生能力重在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未来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将最终取决于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中小学,基础教育承载着教育事业繁重而艰巨的压力和使命,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纵观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状况,分析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创新教育刻不容缓。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归根结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对中学生如何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将创新教育落实到教学活动中

创新理念决定行动,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时刻想到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如何通过老师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进行创新实践活动。要不断加强学习,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教材教法、经典教育理论、中外著名教育案例等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理念,让理念决定行动、支配行动,使创新教育成为自己教育教学的自觉行动,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细节中,始终站在创新教育决定国家和民族兴衰的高度,充分认识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入贯彻创新教育思想。

二、 利用多种资源,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现在,我们可用资源很多,教材、多媒体、教辅资料等等。而教材是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重要资源,新课程十分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探究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要将新课程理念深入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将科学思想与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感兴趣或熟悉的事实和现象入手,让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去熟悉周围的事物,包括各种物体、原理、社会现象、社会现实、历史事件等,学会观察、收集、处理和描述他们,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对事物与现象搜集、筛选和分类,进行观察、访问和民意测验,让他们得到亲身体验,使他们尝试创新的乐趣和快乐,使他们获得创新活动的成就感。要更多地向学生提供历史背景资料,理解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培养学生通过间接方式获取资料,得到结论,要指导学生去查阅资料,通过资料分析整理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和规律,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就是所谓的创新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现存的思维方式中大胆跳出圈子,充分发挥想象,冲破种种束缚,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审视问题,得出结论和答案。要坚持让学生清晰的表达思想,培养善于思考、科学严谨、思路清晰的良好习惯。

三、 结合社会和生活实践,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

利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和亲身感受到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真情实感中去感悟其中的道理,从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使他们在分析现实的基础上,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有较为深刻地认识。结合教材确定专题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发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认识事物规律,在此过程中,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四、 结合政治课经常进行创新能力培养

适当地激励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要在教学活动中经常恰当运用激励方法,从而保持学生始终处于旺盛的创新状态之中。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利用一些活动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活动,如对某一问题的讨论,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后,要在正面导向下,引导学生向着正确方向集中,表扬鼓励观点正确、见解独到的学生。在开展专题调查后进行调查报告展览和评比,让做得好的学生进行演讲,激发学生热情。分组开展辩论赛、擂台赛,进行历史人物评价,社会热点评析,班级事件点评,中学生仪表服饰论坛等,让学生在各自的观点展示中受到激励,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熏陶。

五、 利用班集体的群体优势为政治教育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注入活力

班级是学生教育的最小单元,建设团结、向上、活泼的班级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能为班级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打好坚实基础。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每个人都具有归属集体的需要,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学生在学校中不仅受教师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作为一种影响源自发的对其他成员产生教育作用。班集体可以成为强大的教育力量,自发的培养和塑造人。因此,建设团结、向上、和谐的班级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与学风,对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有着重大的教育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不是一味的标新立异,而是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思维方式,用健康有益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的潜能,为将来进入社会适应社会,为将来社会竞争和国际竞争打下坚实基础。要以此为原则,组织开展有意义的活动,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切实开展创新教育,进行创新能力培养。

上一篇: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记忆效率 下一篇:抽象思维能力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