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改革

时间:2022-04-19 01:53:01

浅析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改革

【摘 要】声乐课程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更好地适应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和学生实际应用需要,本文着眼建立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经验,形成了“教、演、赛、训、研”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为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63-01

一、合理规划课堂教学模式,突出教学环节的科学性

课堂教学是声乐教学的基础。传统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基本是采取集体课、小组课为主要教学方式,由教师讲授和指导学生试唱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存在授课时师生互动不够、理论和实践课程占比不科学等问题。因此,深化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形式等进行转型突破。一是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设置,合理安排课堂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重,在声乐教学内容、课时等方面给予科学定位。采取理论大课、练习小课及“一对一”授课等形式,确保理论和实践课程合理配置,逐步扩大实践教学占比,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练习和提高。二是科学搭配教学方法。声乐理论授课进行集体授课,对理论知识进行集中讲解。实践课程应运用科学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采取小组课和“一对一”授课,运用练习、互动、分层分步等不同方法因材施教,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演唱技巧和练习方法。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通过小组课学生演练互相观摩学习,达到增进知识理解、取长补短的目的。三是科学规划教材资源。应突出幼儿歌曲演唱练习和编排的特点,正确把握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选用适宜的声乐教材,不能用声乐表演等专业类教材代替。要经常深入幼儿园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实际编排创作一批幼儿歌曲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检验。

二、合理设置课外专业活动,强化实践训练的辅

科学组织开展声乐课外活动,有助于全面提升专业学生声乐实际应用技能。要坚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寓教于乐、注重操作,采取社会化运作方式,通过演、赛、训等多种方式,合理安排课外声乐实践活动。一是搭建声乐实践训练平台。立足实际建立校内实践场所,开展声乐观摩会、声乐才艺比拼、幼儿声乐成品展示等演练活动;采取“校园合作”方式,组建各类幼儿实践教学和艺术教学基地;采取课堂教师指导、课余自主训练、校外入园应用等渠道,组织学生模拟仿真幼儿声乐教学活动,入园开展观摩学习和实践锻炼。二是经常开展声乐表演活动。联合校外幼儿园开展社会舞台演出,由学生组织声乐节目编排和演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设计组织协调能力,展示声学习效果。同时,在校内依托课堂,开展一些小型声乐表演活动,实现技能练习经常化和常态化。三是打造校内声乐技能竞赛精品。围绕提高专业学生声乐技能和幼儿教学水平,设计和开展各类声乐精品竞赛活动,在竞赛中组织专业学生编排一批幼儿唱练歌曲作品等。同时,建立和完善竞赛的组织和考核制度,逐步实现技能竞赛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合理分析研判验效果,注重教学研究的实用性

推进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改革,应注重在实践中研究方法,在研究中总结规律,推动教学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一是抓好日常教学实验。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上大胆尝试,采取分班试行、分组实验、分段分析、对比分析等方式,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安排,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周期实验,定期分析研判实验效果,选择效果好的积极推进,对效果不明显或方式不恰当的要及时改进和调整。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验,科学确定声乐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比重、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应用、课堂教材的选用等事宜,确保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和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二是抓好专业教研活动。采取互动教学、互助学习、走园观摩、实践模拟等具有改革性和实用性的方法,运用边学习、边实践的方式,大力拓展在工作中学习的“走园”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课堂理论教学,到幼儿园观摩实际教学工作,与教师一同进行听评课、教学研讨和实训锻炼,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和消化所学理论,增强实际工作能力。院校应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和交流研讨活动,采取院内听课评课等方式,共同推动教学改革工作取得实际效果。

三是抓好科研课题工作。把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纳入校级或省市级课题研究体系,积极推进课题立项和攻关,组织师资力量结合日常教学改革进行课题研究,及时总结推广研究成果,使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新业态需要。

参考文献:

[1]阳赛玉.对高职高专声乐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艺术科技,2013(10).

[2]吕飞.新时期高职高专声乐教学改革的探讨[J].艺术教育,2009(6).

上一篇:养生思想在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课程中的培... 下一篇:多元思维下的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思考